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推出了“1+X”证书制度表明了对高职教育的大力支持,有利于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会计专业是职业教育中的热门专业之一,在此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也应作出转变,结合当下国情,加快推进改革创新的脚步,培养更加专业的人才。本文从目前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策略,希望能够为会计专业的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1+X”证书制度;高职教育;会计专业
1.引言
2019年4 月1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 +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1+X”证书制度),“学历证书”不难理解,就是学生学历的证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则体现了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在社会越来越重视学历的时代,国家展现了对职业技能的重视,这也给人们过于传统的观念带来一定的冲击。学历并不代表一切,优秀的职业技能同样可以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就业机会。会计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也有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甚至是注册会计师等证书可以考,这也就是教育部这一制度中所提到的职业技能证书,这类证书是专业深度的体现,高职院校应该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证书,加快课程转型,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2.职业技术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失衡,重理论轻实践
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专业技能,但是在课程的设置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占比却大大失衡,理论课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实践课却只是点缀。职业教育培养的并不是学术研究型人才,这样的课程设置是不够科学的。理论固然是实践的基础,但实践环节是理论的消化和利用过程,如果忽视了实践环节,会大大削弱职业教育的作用,学生在就业市场的优势也难以保持,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
2.2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是教育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师资力量还有待加强。一方面,缺乏具有企业经验的教师,大部分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就直接进入学校工作,虽然理论知识极为扎实,但实践经验相对较少。这也与前面提到的课程设置密切相关,學校重视理论课,教师也是理论知识比较强,因此学生也会将重心放在理论上,但知识的掌握是能够熟练的应用,学校应该加强对综合型教师的聘用或者是开辟新的教学模式,弥补在实践环节的疏忽。
2.3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也不仅仅拘泥于课本,网络平台也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也可以丰富自己的课堂形式。虽然很多教师也会使用PPT,开展翻转课堂等形式,但是忽视课下的网络平台建设,没有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的课下时间没有得到高效的利用。综上,网络平台也应该成为教师教育的主阵地,通过视频、新闻等形式向学生传递各种层面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3.“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改革策略
3.1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重视实训环节
很多高职院校只给毕业生开设实训课程,但时间也比较短,学生很难快速的适应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应该每年都开设相关的实训课程,比如企业目前应用的财务软件实训、模拟会计工作流程、ERP实训等。让学生逐渐适应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其次,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给学生提供去企业实习的机会。很多学生自己在寒暑假期间也会找兼职,一方面可能存在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也得不到有价值的锻炼,倒不如学校和企业合作,给学生提供一个实习的机会,既能够有一些基本的收入,也能够锻炼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如果企业发现优秀的人才也可以抓住机会,通过实习让学生更了解公司,在毕业时签约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方式。
3.2针对教师制定企业培训制度,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往往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因此在应用方面的教学相对薄弱。针对这个问题,学校一方面可以从企业聘请专业教师,实现“双师”教学,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在毕业找工作或者是实习阶段企业的专业教师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学习理论知识以及考取专业证书时校内教师有更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让现有教师进企业培训,培养会计工作经验,与企业接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自己深入了解才能更好的向学生传授经验。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以上政策可以提高师资队伍的实力,为培养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3.3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会计教育创新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发挥网络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比如说,教师首先应该及时发挥网络会计育人平台的作用,要求学生坚持学习,将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紧密结合,定期在平台上发布具有会计专业知识讨论,了解会计相关时事热点问题,由此让学生多多参与。还可以开辟会计专栏,利用一些优秀的会计案例来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素养。总之,通过网络资源可以丰富已有的会计教育资源,同时也可以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4.结论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新时代大背景下,尤其是在“1+X”证书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1+X 证书制度” 是为了培养应用性、实践性更强的专业人才。只有充分的发挥企业和学校各自的优势,整合资源,才能学生们在离校后迅速的适应社会生活,从而为会计行业的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人才,推动我国会计专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群.1+X证书制度背景下会计专业的"三教"改革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1,30(4):68-72.
[2]李亚莉.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探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要点[J].现代职业教育,2021(12):190-191.
[3]司小爱.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1):15,17.
[4]洪勋.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师,2021(22):90-91.
基金项目: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证融合之《外贸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编号:2018kg42
作者简介:陈淑莹(1991.08-),女,汉族,浙江义乌人,研究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