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 贾鸿皓
摘要:信息化时代,通信工程技术水平不仅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同时在国家层面,对国防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以及区域规划管理上,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光纤作为数据信息最主要的传输媒介,承载了数字化时代绝大部分信息的传递,因此光缆线路的敷设在通信工程项目建设中,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光纤通信工程施工;光缆线路;敷设
1光纤通信工程中光缆线路的设计选型分析
1.1光缆线路的选型分析
光缆线路的选型设置,需要结合光纤通信工程的设计方案与有关要求,以经济合理且性能可靠的产品、技术为光缆线路设计与敷设施工应用的主要选择。其中,光纤通信工程建设中应用的光纤类型较为多样,从光纤制造的工艺及其材料上进行划分,包含塑料光纤与玻璃光纤等;而从光纤的传输模式上分析,又包含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从光纤在信号传输中的波长分析,可划分为长波的长光纤与短波的长光纤等。
1.2光缆线路的设计分析
光纤通信工程中光缆线路的设计,应以确保整个光纤通信网络的可靠性、高效性与提高光缆线路的可控性为基本原则,从而对其设计与施工的质量和效果进行保障。因此,在具体设计中,应先结合光纤通信工程的网络建设需求及其施工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根据其光纤通信的网络需求,按照施工地区的地质水文条件与自然气候特征等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分析,对光纤通信工程的光缆线路敷设施工的具体模式进行确定,然后再通过多种方案对比与综合分析考虑,选择经济效益较高且最为合理的光缆线路敷设施工技术方案,从而对其具体施工开展进行有效指导。此外,进行光纤通信工程的光缆线路设计中,还需要结合其光纤通信网络的整体需求,对光缆线路敷设施工中的通信节点数量与长度等具体参数进行确定,并确保其合理性,从而对光缆线路的敷设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支持。
2光纤通信工程中光纤线路敷设施工前的测试准备
2.1路由复测
光缆线路敷设施工人员在接触到施工图纸后,应先对施工图纸的内容进行检验和分析,确保施工图纸设计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对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整理并提交设计人员与施工单位进行复核与讨论,以避免施工图纸中存在问题对光缆线路敷设的施工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2.2光缆配盘的检测分析
对光缆配盘需要开展相应的技术检测,以确保其在光缆线路的敷设施工中能够有效应用,避免对光缆线路敷设施工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光缆配盘是以确保光纤通信工程的线路施工质量基础上,对其光缆线路的节点数量进行合理控制,并确保光缆线路敷设施工中各区段所留设的长度充足,以便于后期维修与检测工作的开展。
2.3光缆检验
光缆检验作为光纤通信工程光缆线路敷设施工前的主要测试工作之一,主要是针对光缆的质量进行检测,围绕光缆线路敷设施工中所选用的光缆产品,对其出厂合格证以及光缆线路外表是否存在破损等情况进行检查,并采用光时域反射技术对光缆的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其光缆线路敷设施工中的有效运用,对其施工质量进行保障。
3光纤通信工程的光缆线路敷设方法与技术分析
3.1光缆线路敷设的打洞和立杆施工
光缆线路敷设施工中,对立杆的位置应尽量避免在公路路肩与排水沟附近,同时避免选择地势低洼与建筑物的出入口位置作为立杆位置;对新设立的电杆与地锚及其埋设,应尽量夯实,并且在回土填埋工作中需要进行分层,确保回土填埋的高度与地面高程相比,约超出15至20cm为最佳,同时避免将稀泥、杂草以及冻土块混入回土中。对光缆线路的立杆设置与施工中,对其杆根的左右偏差应控制在5cm以内,同时杆梢的前后左右倾斜也不能超出1/3梢径;终端部位的立杆应向拉线的方向进行适当倾斜约10至20cm,并确保其杆洞的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对重负荷區域的立杆设置和施工中,应确保其杆洞深度在上述标准和要求基础上再增加10至20cm,从而对其施工开展的质量和效果进行保障。
3.2拉线装设施工与方法分析
光缆线路的敷设施工中,通常对设置的杆线中,会按照每8根线杆进行一组双方拉线设置,而对每32根线杆则会进行一组四方拉线设置,以确保光缆线路敷设应用的立杆具有较好的稳固性,能够满足其线路信号传递等有关要求。此外,进行四方与双方拉线应用的线杆,一般会选择直线杆,并且与拉线杆相邻的两根电杆禁止使用角杆;对角杆和撑杆的拉线位置,多会设置在角杆的角平分线中,并确保其拉线与线路进行方向呈垂直或平行状态;对拉线距的高比应控制为1,在不满足该标准的情况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拉线程式加大,从而对其施工效果进行保障。
3.3光缆线路的架空施工技术分析
对光缆线路的架空施工中,需要根据线路架设施工地区的自然气候及其对线路信号传输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与考虑。一般情况下,对雷电较多的线路架设施工地区,需要在线路及其光缆接头部位进行相应的防雷保护设计和应用,而对风力较大且刮风时段较多的区域,应通过对光缆线路张力情况的合理计算与设置,避免架设施工的光缆线路出现被刮断等情况。
3.4光缆线路的管道敷设施工分析
对光缆线路的管道敷设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进行执行,并注意加强对线路敷设施工中的动态弯曲情况进行合理控制,并确保管道线路敷设的牵引速度合理,一般应控制为10m/min,从而保障对光缆线路的管道敷设施工开展及其质量。
3.5光缆线路防雷及防强电施工分析
光缆线路敷设施工中,还应针对雷击以及高压线路等问题在光缆线路信号传输中的影响进行合理控制。其中,对光缆线路的防雷与防强电施工,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所采取的保护措施。通常情况下,对光缆线路的敷设施工,需要在其线路的金属件以及接头盒部位进行相应的防雷与防高压冲击保护设置,以避免线路在雷击与高压电流冲击下发生绝缘层被击穿事故,对其线路的信号传输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童建春.通信管道和光缆线路架空、地埋探测装置施工的创新运用探讨[J].现代信息科技,2019(10):74-75.
[2]田仁海.通信管道光缆线路施工和质量检查的关键技术[J].通讯世界,2019(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