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璇 何浩瀛
摘要:绿色货运政策影响下,近几年新能源物流车发展势头迅猛,但从实际市场角度看依旧还是存在叫好不叫座的局面。本文通过对温州地区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现状的调研分析,从市场、经销商、政策等多个角度剖析其市場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地区特点提供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新能源;物流车;绿色货运
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近几年来得到了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出众多与新能源物流车相关的政策,大大推动了新能源物流车的大范围投产,同时中国电商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为新能源物流车带来了巨大的需求窗口[1]。截至2020年全国新能源物流车保有量在48万辆左右,其中纯电动车物流车占比99.6%,燃料电池物流车仅占0.4%,但从整体数据来看,新能源物流车占整体物流车总量不到5%,市场还是呈现“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在2019年12月19日举办的“2019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现场推进会”上,第二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名单公布,温州市成功入选24个城市之一,从12月开始,示范期两年。随着示点的进行,温州市将进入新能源物流车高速发展时期,通过社会、政府、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与推广,现阶段是新能源物流车发展推广最好的时机。
一、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现状分析
温州地区新能源物流车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市场格局尚不稳定。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市区目前新能源物流车保有量在140台左右,今年上半年增量在30台左右,基数不大。温州下属的县市地区新能源物流车的保有量相对较大,这其中主要因为市区货运车辆上牌难的问题,大多车辆选择在县郊上牌。从消费者的构成来看,主要集中在物流公司、生鲜配送以及部分个人购买者。
目前温州地区在售新能源物流车品牌主要有吉利、比亚迪、五菱、瑞驰、东风、大通、飞碟等,其中以五菱汽车销量最佳,今年上半年以来每月销量维持在20台左右。随着《温州市级2020-2021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支持政策》的影响,温州地区物流车销量对比前两年增量明显,平均每月销量达50台左右。
二、新能源物流车市场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新能源物流车自身方面
1、价格问题
由于新能源物流车目前市场规模较小,生产企业短期难以获得规模效益,生产成本尤其是核心技术电池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新能源物流车售价是普通燃油车的1.5-1.8倍,与消费者普遍接受的价格区间差距较大。此外,近几年来对新能源车型补贴标准退坡,门槛提高,普遍要求续航300公里以上车型才能获得补贴。与此同时,很多城市相应的地方性补贴也随之取消,而专门针对新能源物流车的补贴政策却尚未出台,这就导致了新能源物流车售价虚高的问题。
2、电池与行驶里程问题
相对于乘用车而言,商用车作为运营工具,每天行驶时间越长,效益越高。而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普遍实际行驶里程在200多公里,并且到了冬季,电池的性能会下降,续航里程会大幅度衰减,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且冬天充电时间也会增加,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工作效率。此外,电池损耗及后期更换费用也是当前很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3、售后问题
由于新能源物流车起步较晚,且整体的市场保有量不大,整个售后服务体系还不完善,部分新能源物流车售后环节还存在维修定价不规范、维修成本高等问题。当前新能源物流车品牌商主要采用售后外包的形式,这也导致了售后无法达成统一化的质量保证,容易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体验感。
(二)市场环境方面
1、社会认知度
由于2014-2017年政策补贴力度过大,一些纯粹为了补贴挤身做新能源物流车的企业,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方面,都没有严格把控,导致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不但没有享受到应有的优惠,反而提高了成本,使得新能源物流车在部分地区市场口碑不佳[3]。而个人消费者目前就购车成本、充电便利性、电池寿命等问题,对是否要购买新能源汽车还是存在矛盾心理。
2、充电设施
从目前公共充电设施建设来看,虽整体发展很快,但还远远达不到车桩1:1的比例,这其中还存在不少的“僵尸桩”。并且这些充电桩分布并不均匀,有的充电桩使用较频繁,有的充电桩却很少被使用,且充电桩多以慢充为主,物流货运车辆由于电池带电量多,充电频繁,慢充充电无法满足需求,造成忙的时候繁忙区域需要排队等待充电的现象。
3、政策方面
据了解大多数城市对于新能源物流车的政策以普通燃油车政策为准,通行时间受限,物流车的“路权”没有打开,这客观上限制了新能源物流车的推广和应用。今年8月份温州市响应绿色货运示范城市建设号召,出台了相应的新能源货车优惠政策,调整市区纯电动新能源小型货车上牌政策,市区内可直接上牌;另外对新能源货车提供了“路权”,可在非高峰时段在市区限行区城内道路备案同行。但就新能源经销商评价,这个“优惠政策”也是不温不火,因为没有对传统燃油货车进行政策约束,对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物流车的刺激度还不够。
三、市场发展的建议
(一)创新营销模式
与传统汽车4S店销售模式不同,现阶段新能源物流车营销模式更关注货源与金融,以货源加持吸引客户购车,以金融解决客户购车车款,通过招聘司机的形式,来拉动车辆销售,因此新能源物流车行业的竞争,实质是货源与金融解决方案的竞争。除了传统的直客模式外,新能源物流车经销商需因地制宜,根据地区特点采用多元化的销售模式,如以租代售、以货代售等,或与物流公司合作采用“人+车+货”的匹配合作销售模式。
(二)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就目前各品牌的区域保有量来讲,想建立自身品牌售后服务体系还存在一定难度,在一定时期内还是会以售后外包为主。一方面经销商在选择售后外包公司时要有完善的遴选标准,对公司资质、技术条件、人员配置等要有明确的要求。
另一方面,品牌商要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售后服务体系,可以通过多品牌合作、三方检测等形式保证售后服务的质量,提升客户体验感。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是新能源物流车推广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增加充电桩的数量,要尽量结合地方物流车的配送组织方式、装卸点位置,优化城市公共与专用充电桩布局,助力新能源物流车推广[2]。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规范充电桩的充电效率标准,并且要加强对已经建设的充电桩的检修与维护,增加使用率,减少一些僵尸充电桩的存在。
(四)出台相关“有力”政策
一是还需持续推进、落实新能源物流车的运营优惠政策,根据行驶里程对实际营运车辆进行补贴。二是要尽快出台新能源货运车辆的特殊通行优先政策,如放开路权、不限尾号、停车优惠、过路过桥减免等,也可在维修、保险、年审等环节创设合理的新能源物流车专项政策试点制度创新,来鼓励企业购买新能源货车。
参考文献
[1]汪沁,曹流.绿色物流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平台.2020(08):48-49
[2]邱诗永,薛露露,刘岱宗.新能源物流车推广还需政策“加码”[N].中国交通报2021-5-20(008)
[3]陈俊彦,邵丹.上海市新能源物流车推广实践与使用特征[J].交叉创新与转型重构.2020(09)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彭璇(2000年7月—),女,汉族,河南商丘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学生,研究方向:汽车营销
第二作者:何浩瀛(1986年2月—),男,汉族,浙江瑞安人,长安大学硕士,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汽车营销
课题来源: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温州地区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