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正处于农业转型期, 如何引导农业成功转型实现乡村振兴, 是乡村振兴中的必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美化乡村环境、带动农民就业和推动城乡一体化, 既符合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本文立足乡村振兴中乡村旅游旅游扶贫模式的创新研究,紧抓新消费,为乡村旅游注入创新驱动力,通过新的驱动力,实现乡村角色的转变——打造增加服务新需求,创造新生活,发展新经济的新舞台。
关键词: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策略深化
2018年到2021年连续四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随着工业化进程,我们记忆中的乡村正在被城镇化的浪潮所吞噬,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乡村被“空心化”困扰,人们记忆中原本人丁兴旺、充满生机的乡村,如今万籁俱静。为了巩固国家扶贫的效果,相关部门应当针对乡村振兴工作加大创新与深化力度,发掘出乡村地区特有的经济模式,挖掘自身优势,寻找新资源观下的内生动力,出奇制胜,不断创新办法。本文对此通过乡村振兴中旅游扶贫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一、当今时代进行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人文遗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生态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乡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观光、娱乐、体验、度假等需求的旅游活动。在具有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把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把农村变成旅游区,通过带动农民致富来实现乡村振兴。
首先,旅游业本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产生大量就业机会,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拉动地方餐饮、娱乐、商业、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让返乡务工的人员就近就业,改变农村只有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没有青壮年的现状,给当地村民创造更多增收的渠道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其次,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推动农村产业重新分工,一个方面促进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带动新型观光、生态、精品农业的发展,从而拓宽农业生产的经营范围,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和农业劳动的附加值,促使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优化和升级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再次,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农民更多的了解外部世界,改变农民传统观念,提高其市场意识,激发主观能动性,真正认识到乡村旅游给他们带来的机会和好处,成为乡村旅游的积极参与者,把被动的输血模式变为主动的造血模式。最后,由于乡村的周边环境通常保护的比较好,自然环境优美,给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先天条件,大多的乡村都有着本地独特的民风民俗、特色的文化传承、人文气息浓厚,相对保存完好,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不会对其造成破坏,还会最大限度的保护其生态及文化,也可以给外界提供了解在地文化和民风民俗的窗口。
二、发展乡村旅游行业进行扶贫工作的具体创新策略
(一)根据乡村环境因地制宜营造景区化运营生态
对于乡村旅游业而言,做好村落景区旅游,就是要让游客能够真正的走进来,有东西可看;坐下来,有朋友圈可晒;住下来,有美食可品;能够有东西带得回去,并记住这个地方,而村落景区运营不失为乡村旅游的创新策略。
村落景区运营就是引入市场化运营团队,进行整村性、系统性、多维度的运营,通过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植入,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这里说的“景区”不是我们通常理解意义上的“景区”,是景区化的运营方式,通过乡村景区化运营,把村落作为一个市场化主体,用市场化的思维和手段去经营乡村、运营村落,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以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乡村特色产业体系构建、村民经济增收、乡村生态环境提升。
通过招引专业运营商考察村落景区的环境、区位、通达性以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禀赋、可利用的建筑存量和村干部的综合素质等,对乡村进行专业的策划、引进外部资源精心打造运营。让村民自发参与到旅游的发展中,把村民的闲置房屋用于民宿经营,让蒙了灰尘的老物件、老砖老瓦老木料变成了宝贝,村民田地里的农特产做成精美的旅游商品,给村民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以共创、共融、共生、共享为运营理念,实现区域产业共创、经济共融、业态共生、资源共享;以‘公司+村+合作社’為运营核心架构,实现公司与村民共赢让乡村村落形成了可体验、可品鉴、可回味的景区化运营生态。
(二)促进乡村旅游规模化及集成化经营
乡村旅游产业化就是要主动融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要求,做足做大做强整个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聚集与产业链延伸,培育乡村休闲度假、精品民宿、养老养生、健康疗养、乡土文创等高端业态,增强乡村旅游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从而不断为乡村振兴赋能。而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在产业发展上实现由点到线转变,突破乡村旅游单一产品形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化、集成化发展。从长远来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必须从单一的农家乐、渔家乐、赏花采摘等产品形态向多元产业体系发展和丰富。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从地块本身发展到区域联动,通过连片打造来扩大规模,不断完善乡村旅游体系,以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留住游客;同时,项目的发展绝不能够局限于项目地块本身,而应当从发展特色和发展潜力考虑,跳出项目地块放眼区域,联动实现区域的整台升级,为整个区域的特色农业发展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各种新的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扶贫工程的开展中,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传感器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其引入到农业生产、加工、营销各环节,对全过程实施智能感知、预警、分析、决策和控制。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度,改变传统的旅游模式,才能够维持旅游业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进行扶贫工作并非一日之功,更需要从根本上探究问题的起因,再利用起乡村自身的优势来进行。而对于农村来说,除了农作物经济以外,最合适的方式就是做好乡村旅游建设工作,将整个乡村改造成风景线,不仅能够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还能够提高社会经济的来源。乡村旅游扶贫是长期有效精准扶贫的方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经济发展水平低的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薄弱,迫切需要寻求某种产业发展的推力。乡村旅游的发展会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由城市自发而持续地向农村传输,发挥旅游乘数效应,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成为贫困地区发展的推力。
参考文献:
[1]漆悦.试论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与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20(29):3-4.
[2]王海蓥.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与策略深化思考[J].中国外资,2020(06):27-28.
[3]许建,杨瑞庭.武陵山区桑植县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及策略深化[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9(07):66-69.
[4]高宇亭,赵伟.探究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优化的策略[J].商业经济,2019(01):114-116.
作者简介:
蒋莉(1971.5-)女,藏族,籍贯重庆合川,研究生学历,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