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影像艺术的研究与探索

2021-12-06 19:59胡寒寒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电影艺术新媒体艺术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艺术观念的更新,艺术的种类不再局限于传统艺术,实验影像艺术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带给公众新的艺术感受,也影响了当代艺术的发展。近些年,摄影设备日新月异,使拍摄行为变成零门槛,各式各样的视像作品涌入眼帘,艺术鉴赏也为之逐步丰富起来。由于实验影像的艺术形式逐渐丰富化,涉及的领域更加多样化,实验性、探索性、先锋性的特点势必为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带来新的灵感,影响着各类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实验影像;先锋性;新媒体艺术;电影艺术

说起艺术,大众印象里出现的可能是绘画、音乐、雕塑等等;说起影像艺术,大众印象里想到的是电影;说起实验影像艺术,大众可能就含糊其辞了。大概是因为实验影像的“新”,但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影像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

实验影像艺术是什么呢[1]?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对影像有过这样的讲述:“影像价值的突破在于直接截获时间,而不是剧情[2]。”这一段话很好的讲述了影像的含义,从中我们能够理解到实验影像对时间问题的推究以及对空间理论的思考,完全地超越了主流影视的镜头语言。

实验影像艺术不同于主流电影,不以营利性为目的,也不是为了取悦受众,而是追求艺术的本质。自从达利把人人都可以做艺术的观念带给大众后,艺术家们陷入了什么是艺术的矛盾之中,如果什么都可以是艺术,那是不是意味着什么都不是艺术?那么艺术只剩下在自我怀疑之中不断演化。实验影像艺术的导演们更是追求在此基础上寻找影像的本质。

一、实验影像艺术的特点

实验影像艺术是以艺术家实验性的艺术思想,结合影像技术创作出的动静态视像。与一般影像相比,实验影像具备先锋性,实验性,延展性和梦幻性[3]。这里的一般影像是指传统的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这些媒体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叙事性,为了使观众的注意力落在剧情上而忽略影像作为媒介本身具有的特征,因此,多数实验影像的艺术家是不屑于将叙事性作为实验影像艺术的特点,而关于实验影像的叙事性,我们将在下文详细讲解。

影像最初是卢米埃尔兄弟在咖啡馆门口播放的《工厂大门》,具有简单的记录性功能,在此之后影像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世界各地不同风貌,在影院播放给不同地区的人们观看。最先打破传统纪录片形式的是苏联,因为他们的数据影片极匮乏,逼使他们在有限的资源中进行各种实验性研究,因此发现不同的剪辑方面会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吉加·维多夫其 1929年的作品《持摄影机的人》,是经过探索剪辑的纪录片,体现了影像艺术的探索精神。

维尔托夫在这部影片中充分阐述了他的电影眼理论重要的观点:摄影机比人的肉眼更完美,借助这一机械手段,人的肉眼能够感受到更多、更好的东西,肉眼所见的世界是混沌的,经常处于无意识状态,而摄影机却能以机械的手段对时空进行条分解析[4]。维尔托夫热衷于透过电影眼睛的艺术手法来揭示这个世界,对于他来说,这同时也就是一个发现和形成电影语言的过程。

实验影像的"实验"性就在于总是挑战与探索。有比主流影视的叙事复杂得多的影像,也有叙事极其简单的影像。安迪·沃霍尔就在极简的实验影像中有所建树。他不仅有很多波普艺术的作品,也有很多实验影像作引。他的短片一般都有极强的现实感,但是跟复杂的叙事电影不同,全片通常只有一个或几个长镜头。1964年的《帝国大厦》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持续的状态的记录,以单一的固定机位,拍摄了纽约帝国大厦在天黑到清晨八小时内的景象变化。这种叙事方式在主流影视界中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它的简单粗糙给观众带来一种即时传达观念的理解,其叙事的风格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观念的表达,对此后兴起的实验影像艺术产生了激勵作用。

就其艺术本质而言,实验影像是影像时代的先锋派[5]。作为20世纪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代表,路易斯·布努埃尔在1928年制作了24分钟的影像短片《一条安达鲁狗》,短片中导演通过碎片化的形式,将画面无关联的穿插一起,使观者服从脑海中的潜意识来理解和解释影片的含义,将“超现实”的梦境与幻觉带入艺术创作之中,尽可能的客观展示人内心深处的真实状态。

综上所述,实验影像走在主流影像之前,并以自身的发展给主流影像带来新方向。众所周知,主流影像是以剧情片为主,而实验影像的叙事性是有其独特的风格的,那么实验影像是如何叙事的呢?

二、实验影像的叙事性研究

上文详细讲了实验影像的专属特征,除此之外,我更想谈论一下关于实验影像的叙事性,这也是实验影像能走进普罗大众的关键性因素。实验影像的叙事性并不像传统媒体按照线性叙事方式表达,它分为碎片化叙事、高频率叙事。前者是指蒙太奇的使用,把故事的完整性进行分解与重组,忽略镜头之间的关联性,制造意识流,结合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理论,更像是梦境的碎片化,有所隐喻。而后者是指反复出现的叙事方式,指一件事情镜头多次重复出现,或者多次出现的事情镜头只出现一次,打破原本的逻辑叙事,偏向于导演的主观意识。两种方式都具有明显的个人色彩。

1925年,由谢尔盖·爱森斯坦导演的著名的《战舰波将金号》诠释蒙太奇的要义,《战舰波将金号》以古典悲剧和史诗风格的精妙结合,深刻的细节和鲜明的镜头语言,对称、重复、隐喻和象征等的蒙太奇技巧,表现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和的斗性主题,这部影片标志着电影艺术的进步和蒙太奇理论的进—步完善。敖德萨阶梯上的大屠杀是影片的高潮,也是影史上最著名的场面之一,镜头剪接的精准,影像冲击力的强烈,至今未能被超越。剧中母亲眼看婴儿车滚下台阶的这个片段特别经典,以至于后来的美国电影《铁面无私》中火车站枪战场面的片段就是向本段的致敬。

实验影像的“实验性”就是将复杂的叙事简单化,马修·巴尼的《绘画抑制》是一部成熟的实验电影,影片讲述了全世界仅存的日本捕鲸船上,一对情侣在船上举办婚礼,在进行婚礼的途中,船被大水淹没,二人互断手脚变成鲸鱼游向大海。在这期间,穿插着采珍珠女的故事,以及用鲸鱼制作凡士林的过程。在长达135分钟的影视中,核心思想是对自我意志的抵抗,带有环保的意识来观察世界。影片没有对话,导演也并未明确传达自己的观念,而是通过观者自我思考得出的结论。

总之,实验影像以其独特的风格收获了一大波粉丝,也将这一艺术门类为更多人所喜爱,在看惯了主流影视的千篇一律,更多的导演把实验影像的特点带入到主流市场,创下一个个经典。

三、电影中的实验影像的运用

实验影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影视艺术的形式,给如今的影视艺术行业添加了新的风格,尽管实验影像还是在先锋艺术圈,学院研究派以及业内人士中流传,但它的理念为电影电视,时尚摄影等都带来了颠覆性影响。更多的导演开始具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融入实验影像镜头,有些镜头甚至成为符号化现象被广泛传播。

1972年斯坦利·库布里克所导演的犯罪片《发条橙》,改编于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位无恶不作的少年,在入狱之后为了提前重获自由而自愿接受特殊的人格医学治疗,在治疗结束后终于不敢犯罪而出狱,但是出狱后却遭到正义的迫害,影片带领观众进入一种思考,即人性究竟是怎样的?影片中的美术道具使用了大量的装置艺术,雕塑更是成为经典,“库布里克凝视”被广为流传,在《唐人街探案》的第一部中,结尾女主在病床上邪魅一笑,想必给观众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一镜头正是向库布里克致敬。

大卫·林奇导演的《穆赫兰道》讲述了主角在蜿蜒的穆赫兰道上经历了一场车祸并令其失忆后,丽塔和一个立志要做好莱坞演员的女孩贝蒂围绕着洛杉矶寻找线索和答案,紧接着发生里一系列扭曲的超乎梦想与现实的犯罪故事。于2001年10月19日在美国上映。影片运用蒙太奇,多线叙事风格,真实与梦境交叉剪辑,在结合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来分析影片时,我们会惊奇的发现这部影片的解读与实验影像如出一辙,都是需要精神解读,用理论串联起碎片化的镜头,但这是一部院线电影,并获得74届奥斯卡金像奖。由此可见,实验影像为商业电影带来新风格,商业电影把实验影像艺术推向大众。

不得不提的一位导演是岩井俊二,他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这部影片于2001年在日本上映,这是岩井俊二根据他关于互联网世界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围绕着一位喜爱歌手莉莉周的中学生,发生了一系列关于畸形青春的故事,挖掘网络上的虚拟与美好与现实青春的残酷的对比,剧中各个人物的结局充满了悲情色彩,同龄人之间的校园霸凌,被迫援交,残酷的社会现象让人触目惊心。主角仅在网络上能够获得些许温暖,但是这份温暖被现实打破之后,青年的信仰轰然倒塌,网络中的知心好友竟在现实中是恶魔般的存,在岩井俊二在这部影片中唯美的镜头语言描绘青春期时残酷冷漠的少年,镜头语言的反差使观众更加悲痛。岩井俊二的电影具有很强烈的个人风格,在《燕尾蝶》《情书》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导演浓浓的个人风格。

总之,艺术发展到现在,艺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科技与艺术的碰撞早已打破了传统艺术的形态,新的艺术媒介层出不穷,艺术开始注重观念化,影视艺术也开始席卷全球。实验影像艺术不止在观念上尽享创作,也在探索影像艺术本身的艺术特征,这对未来影像艺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四、实验影像艺术的发展前景

实验影像艺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各类艺术都能碰撞出别样的火花,这与影像这种媒介的特征密切相关。实验影像创作是不具规模性,不考虑成本与受众的,创作者一人就可以完成影片的创作,但在人类进步发展中,工具的进步使实验艺术的创作规模也在变大,艺术家有了自己的创作团队,在对同样的主题进行艺术创作时,独特性成了艺术创作的热门特征。独特的领域,独特的技术,独特的观念融入到实验艺术之中。

首先,实验影像的发展与社会心理有很大关系,观众可能更喜欢有趣的,搞笑的,剧情类影视,对实验影像可能是一知半解,因此,实验影像的受众还是有限的。但是结合我们第二章的分析,以實验的方式讲述故事也未尝不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艺术与商业结合的实例比比皆是,格哈德·里希特与路易威登合作的展览,草间弥生与路易威登、可口可乐、优衣库合作的联名款、K11大厅经常出现的装置艺术......这些都是跨界合作,艺术走向大众的例子[6]。实验影像在近些年更是频繁活跃在商业之中,城市里很多硕大的led屏幕为影视艺术带来新机遇,很多作品与商业的合作为艺术增砖添瓦。对于这种现象,艺术届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认为这会导致艺术的不纯粹,另一种则认为这是当代艺术的共性。我觉得两者可以达成和解,百花齐放才是艺术的前景。

最后,借用谭力勤老师的一句话:奇点艺术的研究是探讨未来技术奇点冲击下所产生的艺术,在此逻辑框架下艺术是可预测的[7]。抛开奇点艺术的体量,对实验影像艺术的本质阐述,我是十分认同的。对于实验影像的创作,一是对于影像技术与镜头语言的相互结合,另一个是对这种艺术的性质的探索。我们无法预测实验影像在以后的艺术形式,因为它是诞生在当下甚至未来的,与当下以及未来的社会、人文、环境紧密地结合,就其本质来说,实验影像艺术是一种对于未来的艺术发展的不断探索,不断试错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张园. 论实验影像艺术的产生极其艺术特点[D]. 硕士学术论文,杭州师范大学,2015

[2]雷鑫. 图像与影像——安迪·沃霍尔艺术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15

[3]邓紫婷,王继文. 浅析实验影像的叙事特征——以《汤淮》为例[J]. 科技传播,2018,10(03):89-90.

[4]陈岸瑛. 维尔托夫飞翔的电影眼睛[J]. 艺术家茶座,2019,3

[5]许翔. 蒙太奇在数字实验短片中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2(11):24-25.

[6]陈仲侨,黄银凤. 艺术品收藏报道的变局与模式创新——从《东南商报》的实践谈起[J].中国记者,2015(01):120-121.

[7]黄鑫. 浅谈实验影像的实验性[J],戏剧之家,2019,15

作者简介:胡寒寒,女,汉族,1996-09河南商丘人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创作

猜你喜欢
电影艺术新媒体艺术
论电影艺术中的数字技术应用
全球化纪录片的中国之路
微电影的商业模式创新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碰撞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论当下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表现
浅谈新媒体艺术对字体设计的影响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
黑龙江民间美术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研究
当我们谈论精神分裂题材电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