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琳
“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创新、创新型人才之于国家发展,意义重大且深远。而创新工作室的建设、运行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不管是职工创新工作室,还是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其设立的初衷和目的都很明确,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总之要围绕创新,要名副其实。近年来,尤其是2017 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命名管理工作暂行办法》以来,创新工作室在各地不断涌现。但应该明确的是,挂牌不是目的,建起创新工作室,就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表示其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企业的创新工作室作用发挥良好,但也有不少工作室存在重创建轻管理、重形式轻内涵等问题。现实中,有的创新工作室经常大门紧锁,有人来检查参观才开放;有的参与人数不多,梯队代际传承断档;有的研究走过场,即使有研究成果也无法应用于生产;有的留不住创新带头人,工作室命名挂牌没多久就面临更名……近几年,上海浦东、江苏南通、山东威海、辽宁大连等地也有部分创新工作室被摘牌。
现实中的问题提示我们,对建立起来的创新工作室要切实管起来、规范起来,要通过一些激励机制、考核标准和要求,激发其活力、鞭策其进步。并且,这种管理和规范要“拉下脸”、动真格,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从这个角度上说,对已经命名、挂牌的创新工作室进行撤销和摘牌,是一个动真格的举措,摘牌本身表明了严肃处理的态度。同时被摘牌后相关企业和人员将失去资金和政策等支持,这一方面可以让被摘牌者有压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其他“小伙伴”有警醒,好好干,别掉队。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摘牌不是一种打击和抛弃,而是通过动态管理、优胜劣汰,保证创新工作室的有序运行,把创新的火焰越烧越旺。
创新工作室既要在“量”上扩容,让创新的涓涓细流汇成促进改革发展的大江大河,也要在“质”上提升,让创新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稳健,让创新工作室真正成为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新平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攻关站,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练兵场。
今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面对宏伟的蓝图和目标,我们无疑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军,需要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攻克“卡脖子”难题,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期待、乐见更多动真格和见实效的举措,为这些目标的达成铺路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