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某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2021-12-06 00:24梁皎李春灵
魅力中国 2021年50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检出率阳性

梁皎 李春灵

(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1)

中职学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在2017 年3 月30 日发布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 年》(教基〔2017〕1 号)中提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但是相比普通高中生,学界对于中职学生的健康研究却比较少。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智尚未成熟,又正值青春敏感期,这一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同时,中职学生大多学业较差,技能知识一知半解,心理尚未成熟,就被推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本研究通过心理量表测量筛查方式,了解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更好地采取干预措施,改善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针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玉林卫生学校2018 级全体学生共2359 人进行调查研究,其中男生361 人,女生1998 人;年龄分布范围为16~18 岁。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全体被调查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其内容包含有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敌对、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和其它(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10 项因子。该量表采用5 级评分法,依次为1~5 分,分别代表症状从无到严重(1 没有;2 很轻;3 中度;4 偏重;5 非常严重),该量表的评分标准为总分超过160 分或任一因子分≥2 分考虑筛选阳性,提示心理健康状况可能存在异常[2]。心理测量由学校老师在自习课上组织学生集中教室统一填写,填写前向学生说明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

2.实施过程

研究过程中对心理测量、数据录入、整理分析等环节实施质量控制措施。首先,在开展工作前对参与调研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其次,症状自评量表采取集中测试的方法,由老师组织当场填写、回收并进行缺漏项审核,对填写项目不全的量表,要求现场及时补充。调查后,由调查人员对收回的量表进行统一编号和复查,如补充后漏答较多的问卷给予剔除。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 软件进行双人录入。

3.统计分析方法

所有数据经核实无误后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二、结果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2359 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其中,总分阳性641 人,有1317 人因子分得到阳性结果,阳性检出率为55.8%。中职学生各因子阳性检出率如表1 所示,在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中,强迫症状所占比例最大为55.8%,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43.5%)和敌对(42.2%)。

比较不同性别之间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阳性率发现,女生抑郁、敌对因子的阳性人数显著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阳性率

统计不同阳性因子数的人数发现无阳性项目和只有1 项阳性的人数较多,占总人数的63.7%,但9 项全阳性的人数也不少,有129 人(5.5%),见表2。

表2 各项因子阳性人数分布情况

在因子分等于2 的人数中,强迫症状因子所占比例最高,几乎达到总人数的一半,其次为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在因子分大于等于3 的人数中,也是强迫症状所占比例最高,而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所占人数比例紧随其后,见表3。

表3 不同因子分人数分布情况

三、讨论

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而且还关系到他们的人际交往、为人处事等多方面。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健康发展总体呈现出较好形势,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与高中生相比,中职学生中可能更多的出现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健康问题[2]。本研究结果发现,2359 名中职学生中阳性检出人数为1317 人,检出率为55.8%,这一结果远远高于河北省某中职卫生学校的检出率(23.9%)[3]和其他相关研究[4],这可能与学校的管理体制严格、学业任务繁重、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缺乏等因素有关[5]。

不同性别的中职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所差异,在研究中发现,女生在抑郁、敌对维度上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可能是由于在调查对象中以女生居多1998 人(84.70%),男生人数较少361 人(15.30%),因此女生在集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活动的组织、班级的管理等,可能会因此承受较大的各种压力。同时,由于女生情感比较细腻敏感,尤其是青春期的女生容易思虑过多出现抑郁情绪,再加上无正确的引导,因此更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在研究中还发现9 项因子全阳性的人数有129 人(5.5%),说明部分同学心理状况较为严重,学校、家庭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干预治疗。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心理问题普遍存在。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受到社会和教育部门的重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原因众多,首先,中职多以职业教育为主,对兴趣类课程和心理教育课程开设较少,学生缺少相关的理论知识支持。其次,中职教育的优质师资不足,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的质量和能力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中职学生的素质发展,外加中职学生年龄普遍较小,抗压能力弱,但却面临繁重的专业课程的学习,长期处于疲劳状态,疲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身心状态,容易感到疲劳提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威胁身心健康[6]。疲劳程度与心理健康状态呈正相关,疲劳程度越重,则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最后,相关研究也表明,非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低于家庭贫困学生[7][8][9]。这主要是因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成长环境差,心理相对自卑、敏感和孤僻[10]。家庭成员结构为祖孙两代或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曹建芝[11]等对中职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单亲家庭学生更容易存在心理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生活在单亲家庭或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孩子通常得到的家庭支持少,缺少家长的关注,更容易孤僻和自卑,不愿与家人朋友沟通,因此,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12]。

综上,本研究结果提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需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教育部门应注重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在资金分配和优质师资引进上大力支持。学校应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尽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等相关课程,弥补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缺乏,建立学生心理卫生中心,定期对学生的心里状况和水平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积极解决。同时应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他们更多关怀和帮助,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检出率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体适能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实验研究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