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郓玉77的选育及密度试验研究

2021-12-06 02:06梁海霞梁海丽
江西农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郑单秃顶果穗

梁海霞,梁海丽

(1郓城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郓城 274700;2郓城县畜牧服务中心,山东 郓城 274700)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近几年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上都有很大提高,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在不同的生态区域条件下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已经成为高效发展玉米生产的重要途径,在此方面已经有相关的论文进行了研究。目前国内对玉米的需求总量约3亿吨,而且需求量在逐年增加,玉米产量需要净增产14%以上,才能满足我国对玉米需求的增长。因此要提高玉米的增产潜力,就必须通过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来实现。本文针对玉米新品种郓玉77设置了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记录了其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生理性状的变化, 确定了该品种在适宜生态区域下的合理的种植密度。

1 玉米新品种郓玉77的选育

玉米新品种郓玉77由郓城县种子公司选育,于2019年6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鲁审玉20190021,组合为Y1400/Y2047。母本Y1400是PH09B/郑58/PH09B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父本Y2047是T872/吉853/T872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

1.1 品种特征特性

株型紧凑,夏播生育期106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天,全株叶片19~21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淡红色,花药紫色,雄穗分枝5~7个。区域试验结果:株高258.8 cm,穗位86.4 cm,倒伏率0.5%、倒折率0.4%。果穗筒形,穗长16.5 cm,穗粗4.9 cm,秃顶0.4 cm,穗行数平均17.5行,穗粒数548.7粒,红轴,黄粒、硬粒型,出籽率87.9%,千粒重323.9 g,容重751.2 g/L。2018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抗小斑病、弯孢叶斑病,中抗茎腐病、南方锈病,感穗腐病,高感瘤黑粉病。2017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品质分析:粗蛋白含量8.27%、粗脂肪4.36%、赖氨酸2.89 ug/mg、粗淀粉75.30%。

1.2 品种产量表现

2016年参加山东省夏玉米品种普通组(4500株/亩)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0.7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7%;2017年参加山东省夏玉米品种普通组(4500株/亩)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02.6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5%;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3.8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7%。

2 玉米新品种郓玉77的种植密度比较试验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安排在郓城县张营镇新品种试验农场。土壤为粘壤土,地块肥力中等,地势平整,排灌条件较好,前茬作物为小麦。2020年6月15日足墒直播试验设置单一因素(密度)对产量形成生态、生理因素的影响,共设置4个种植密度处理,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处理设置种植密度为:6.0株/m2、6.75株/m2、7.5株/m2、8.25株/m2(4000株/667 m2、4500株/667 m2、5000株/667 m2、5500株/667 m2)。各种植密度处理间随机排列,成熟后取3次重复的平均值计入产量。每个小区种植5行,行长6.7 m,行距、株距按试验要求设置,(分别为:行距、株距:0.6 m、0.28 m ;0.6 m、0.25 m ;0.6 m、0.22 m ;0.6 m、0.20 m),每个种植小区的面积为20 m2。试验采用人工播种,做到一穴2粒种子,6月30日定苗。田间管理按大田种植进行,做到适时科学施肥和浇水、排涝,及时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适时人工收获计产。整个生育期要对各处理间植株生理因素进行调查和记录,调查田间植株抗病性、抗倒性、花期及双穗率和空杆率;收获后调查各处理间的穗部性状: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和败育粒数。

2.2 不同种植密度下小区收获的产量方差分析

郓玉77不同种植密度下收获的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8.25>7.50>6.25>6.00。从(表1)看出,种植密度在7.5株/m2以下变化时,小区收获的产量是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种植密度达8.25株/m2时,小区收获的产量反而降低。

2.3 郓玉77种植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小区实际收获穗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当种植密度大时空秆率较高,当种植密度小时双穗率较高,这也是群体自动调节的结果。果穗出籽率和千粒重均随种植密度增大而略低,处理间穗粒数影响显著,但处理间千粒重差异不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果穗表现出秃顶,当种植密度达到8.25株/m2时,还出现了明显的秃顶,试验说明: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下收获产量的高低主要由实际收获的亩穗数和穗粒数来决定,而千粒重和出籽率对产量的影响是次要的。

表2 不同种植密度下对小区产量的构成因素间比较分析

2.4 郓玉77种植密度对穗部性状的影响分析

由(表3)统计数据得出:随着郓玉77种植密度的增大,实际收获玉米果穗的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粒深等指标均表现为降低,果穗的秃顶长度和败育粒数也会相应增加。当种植密度是6.0株/m2时,双穗率较高达1.25%,而空杆率却为0;当种植密度达到8.25株/m2时,空杆率较高达3.45%,而双穗率却降低为0。试验证明:该品种的结实性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大,进而说明收获产量与种植密度也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当种植群体密度过大或过小时,玉米个体库会限制自身物质的积累,进而影响玉米的实际收获产量。因此该试验表明:玉米新品种郓玉77在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最适宜种植的密度是7.5株/m2(5000株/667 m2),田间实际收获株数不能低于4800株/667 m2,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

表3 不同种植密度下对穗部性状因素的影响比较分析

3 试验结果结论

试验证明:玉米新品种郓玉77的实际产量与种植密度是相关联的,同时也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如当地气候积温、水肥条件、田间管理水平等)。玉米品种的产量受到其自身的耐密性制约,耐密性好的品种在适宜种植密度条件下,其群体的最大增产潜力易于表达出来,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猜你喜欢
郑单秃顶果穗
不同地点玉米品种郑单958产量及相关性状研究
玉米新品种展示筛选试验初报
横亘20年郑单958依然市场唱主角
玉米新品系合17-7003的组配及表现
良 心
老曹你好
多管闲事的邻居
缺陷
糯玉米保鲜三法
玉米新品种:先单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