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春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镇南沙村七社,吉林 龙潭 132206)
(续上期)
天气转凉了,运蜂安全不受闷。所以我选择早上装车转运,亮亮堂堂的干活得劲,中午之前就能到家。蜂友胡喜军带领一帮人过来帮我装车。凉水河子村的冯大哥闻讯也赶来送行,还带来一网兜活蹦乱跳的林蛙和一条清根鱼。听他介绍完蜂群的情况后,我又给他讲述了补喂越冬饲料和安全越冬的方法和措施。来二秃子村放蜂,我采收到10 桶百花蜜,繁殖了强壮的越冬蜂群,收获颇丰。临走时,我送给房东(老周)10 kg 蜂蜜,给他房租,他坚决不收。
获悉我要回来,五道沟的蜂友早早就过来等着帮我卸车。李开胜、汪海涛、常天来、赵亚军和他女儿赵方方。运蜂车一到,看他们个个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往日说说笑笑、插科打诨的戏谑热闹情景消失了,“咋啦,怎么都无精打采呢?”我问道。这时,汪海涛搭话说:“大哥,别提了!俺们几家蜂场基本都垮了,剩下的几箱蜂也弱不成群,难以保命。”这时,常天来说:“程哥,你外出放蜂不在家,我们就没了师傅,遇到问题不知咋弄?”“赵大叔,”我问道,“你的蜂群咋样?”“我饲养的30 群蜂,采完椴树蜜后,群势一天天下降,现在还剩12 个弱群,”赵亚军回道。我又问李开胜:“李叔,在这新养蜂的人当中你工龄最长,蜂群应该没问题吧?”“还行!我年龄大了,也不多养,就只养20 群,全部按照你指导的方法去做,跟往年一样,基本正常。”“那就好,看来李叔还是积累了一些经验,知道什么季节该怎样管理,只要心中有数,方法得当,才能保住蜂群。大家振作起精神来,别灰心,失败是成功之母,经历了失败,离成功就不远了。”
人多干活快,很快就把车卸完,蜂箱也摆放妥当。这时,爱人静姝在赵方方的协助下,饭菜也做好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呈现在大家眼前。一大盆覆盖着花椒和红辣椒的水煮鱼片散发着麻辣鲜香的味道,一大盘汤汁浓稠、色泽油亮的酱焖林蛙热气腾腾,还有丝溜片炒,凉拌冷拼。我拿出珍藏很久的人参和高粱酒泡制而成的人参酒请大家品尝,琼浆入腹,话语涌出。
海涛兄弟,”我说道,“你先说说你蜂场的情况。”他沮丧着脸说道,“我在椴树蜜过后用杀螨剂治螨,看到蜂螨寄生率高,于是就多喷了两下,加之当时高温闷热,药物熏蒸,蜂群遭受了药害,幼蜂到处乱爬,死了一地。外勤蜂在空中盘旋乱飞,天黑都不愿归巢,夜间在巢门上搭蜂须躲避药害。蜂螨倒杀死了,但幼蜂也被药死,紧接着青壮年蜂老死,30群只能合并成8 个弱群,能否越过冬天还难说呢。”“你的损失严重啊。咱们用药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配制,切勿为了提高治疗效果而加大药液浓度。用药前,应该先用3~5 群做试验,确保安全后再大面积使用。还要按疗程进行,用药间隔一定要符合要求,喷洒的量要掌握好,千万不能多喷,并且喷药的时间应选择在天气晴好的上午进行,下午3:00 后停止用药,给蜜蜂留出飞翔躲避的时间,减少药物的刺激。用药过量伤蜂之事屡见不鲜,有时一个小疏忽,往往就造成大损失。”
“程哥,我的蜂群得了白垩病,治来治去始终没治好,垮了十多群,”常天来接过话说道。我瞅了他一眼,小伙子喝酒上脸,面颊红得发紫。“天来呀,你都采用了哪些治疗方法?”“喷抗生素、喂大黄苏打粉、场地上撒生石灰、发病严重的子脾提出焚烧、囚王断子等都用过,就是未能彻底治愈。”“你这些方法都有效,这与你善于读书学习有关,”我说道,“白垩病目前没有特效药,很难根治。我认为,一是平时蜂场的消毒工作最重要,包括蜂箱、巢脾、饲喂器等。二是饲养强群,少分蜂。强群调节巢温和清理蜂巢及哺育幼虫的能力强,也就增强了抗病力。多造新脾,及时淘汰老脾,减少传染源。白垩病很多时候是通过购买蜂群和饲喂来历不明的花粉传播来的,这一点要格外注意。三是场地要干燥,避免积水。我们发现,越是弱群,在低温阴雨的环境下,巢内的湿气往往排不出去,在箱壁和覆布上形成水珠,然后落到箱底,加大了湿度,这样的蜂群最易患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合并弱群,箱盖防水要好,保持巢内干燥。选择抗病力强的蜂种同样重要,实践证明采蜜型的黑意杂交蜂抗逆力强,这与其育虫节律陡有关。”
这时,一直默默不语的赵方方说:“程大哥,我家蜜蜂得的是美洲幼虫腐臭病。之前没经历过,根本不知是啥病,后来比照书本才确诊。此病传染快,30 蜂群全都感染。一打开蜂箱,那种腥臭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患病的幼虫在封盖前死亡,黏糊的蜜蜂难以清理,变干后牢牢地附着在巢房底部。后来采用青霉素连喷雾加饲喂,淘汰了100 多张巢脾,才算保住12 群。”
“美洲幼虫腐臭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我说道,“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治疗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当,有全场覆灭的危险。一旦染病,幼虫大量死亡,群势急剧下降,即便治愈,也是弱不成群。抗生素类药对此病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强预防。只要蜂场做好日常的消毒灭菌工作,就能有效预防此病的发生。咱们许多养蜂人平时不重视消毒预防工作,存在侥幸心理,一旦染病就会造成严重损失。”听我说完,赵亚军说:“今天听程师傅这么一讲,方知养蜂的学问深奥。养蜂失败与我们不专心、不敬业有关,闲时管理一下,到了农忙就撂下不管了。往往农忙五一和十一正是蜂群春繁和秋管的关键时期,两者不能相顾,这也是我们失败的主要原因。”
一直低头喝酒的李开胜说话了:“老赵说的只是客观原因,并不能当成养蜂失败的理由。再说,即便找出再多的理由也改变不了失败的现实。我养蜂时间不长,2020年蜂群没毛病也只是运气好。谈到怎样养蜂我没有发言权,大家应该多向小程学习请教,关门造车是不行的。”
“李大叔过誉了。我只是养蜂时间长一些,积累的经验多一点,”我回道。“成功之路没有一帆风顺的,风雨之后才能看到彩虹。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爱学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失败也是宝贵的经验,在哪跌倒在哪爬起来,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正当大家探讨怎样把蜂养好,谈兴正浓时,大喇叭里传来社长胡伟的尖细嗓音。侧耳一听,方知村里要在收割完庄稼,上冻前安装自来水。大家听了都欢欣鼓舞。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