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雨莎
融合我国民族特点、民族文化的钢琴音乐作品反映出一定时期下的民族历史,如音乐内涵、民族乐器风格、传统戏曲、民族调式等,因此,民族钢琴音乐的界限也相对模糊。在西方钢琴音乐的基础上,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取其精华相互融合,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经过长期的文化碰撞与发展,民族钢琴音乐既有西方音乐形态,又有灵活的表达和极具特色的音乐内涵,吸收了中国音乐的精髓。如今的民族钢琴音乐,已经得到全球范围的认可与接受。
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在风格,曲调、旋律、和声以及音色方面,与西方音乐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别,这些差别体现了民族音乐的独特性。现代钢琴艺术不断进步,在创作音乐作品时,适当地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对弘扬传统文化、推动钢琴艺术进步,以及促进不同优秀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创作钢琴作品时,调式、旋律、和声、曲式写作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西方钢琴作品的曲式结构相对固定,而我国民族音乐的曲式结构丰富多变,这为钢琴作品的创作拓展了新的道路。创作钢琴作品时,作曲家可以在借鉴西方创作手法的基础上,积极的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里寻找灵感,采用不同的曲式曲调使作品更加丰满且具有民族特色,从而满足不同听众的审美需求。此外,民族乐器也是很好的灵感来源,如竹笛、琵琶、扬琴、古筝等,这些乐器在我国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洗礼,演奏技法醇熟、作品丰富,可以为创作者提供与众不同的创作思路,增加音乐作品的特点和层次,通过钢琴模仿演奏体现民族音乐与民族乐器独特的魅力,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可以促成好的音乐作品的诞生。
在文化多元化的现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受到其他外来文化的冲击,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因此,民族音乐想要更好地传承下去,势必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钢琴作品中,就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不仅可以保留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精华,还可以对我国民族音乐进行新形式的改良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使钢琴音乐更好地民族化。在钢琴音乐的发展中,传承传统的同时,注重创新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我国来说,当前钢琴作为音乐教育启蒙最好的乐器之一,更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在发展钢琴音乐的基础上,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以此为养分,以钢琴为土壤培育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使得钢琴作品民族化。在钢琴音乐创作方面,民族音乐凭借其自身特色成为作者灵感的源泉,民族音乐独特的形式、技巧、曲调、地域特色等,都可以使钢琴作品更加丰富、立体和鲜明。钢琴艺术与民族音乐创新融合,不仅可以丰富钢琴作品,还可以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舶来艺术的西洋乐器钢琴,钢琴艺术想要在中国更好地发展,需要不断与民族音乐融合与发展。中西方音乐文化本身在艺术表达方面就有所不同,而想要中西方文化在钢琴作品中融合,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必不可少。想要创作出好的钢琴作品,并不是简单的将民族音乐元素进行引入或嫁接,而是寻求彼此契合的点,以此为基础开展进一步的创新与元素融入。创作者需要摒弃陈旧观念,客观看待不同的文化,并将其进行灵活组合融合,以求创作出更具风格和特点的钢琴作品。中国民族音乐带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创作者进行创作时可以从民族特征、民族习俗等视角分析民族音乐元素,深入理解后融入钢琴创作中,使其成为鲜明的特征,使中西方文化更好地融合。此外,钢琴艺术通过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可以使作品文化内涵更加丰富,还可以突出不同民族的特色,让民众更加亲切的去欣赏钢琴作品并感受其传达的思想感情,促进钢琴在中国的发展。
语言是民族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经过时间的洗礼,中华民族的语言体系博大精深十分完善,创作者在进行钢琴作品的创作时融入民族语言,不仅可以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还可以拉近与民众间的距离,增加民众对钢琴作品及钢琴艺术的了解,使作品流传更广。如作曲家王建中在创作改编钢琴曲《浏阳河》的过程中,在节奏上根据湖南人擅长把字上扬的语言音调特点,在作品中大量运用前八后十六、附点音符、切分音型组合等作曲技法,将旋律和节奏与当地语言特征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色彩。《黄河钢琴协奏曲》则将船工号子融入钢琴作品中,直观展现了黄土高原一带的语言习俗,传达出人们齐心抗日的坚定信念与信心。正是因为全曲澎湃的激情、口语化的旋律、深刻地内涵和鲜明的民族性,使其成为我国钢琴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乐器是音乐的重要载体。钢琴作为西洋乐器想要融入民族特色,体现民族特性离不开借鉴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这样可以将情感及民族特点更加丰富的演绎出来,从而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随着钢琴艺术的发展,有不少借鉴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创作的钢琴作品,民众们也乐于接受且喜欢这种形式的创作。比如,大家熟悉的《牧童短笛》,作曲家贺绿汀运用钢琴上波音装饰音的技法模仿竹笛颤音奏法,结合复调手法进行创作,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中国风格”。随着经济进步及社会的发展,中国钢琴的发展也经历了过渡,由探索阶段逐渐转变为创作时期。上个世纪,我国钢琴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用钢琴模拟民族乐器音色成为一股潮流,作曲家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将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融入钢琴作品的创作中,增强了钢琴作品的民族风格和艺术效果。钢琴想要在中国更好的发展,势必要进一步融合当地特色,这是钢琴艺术发展本土化、民族化的必然选择。音乐家应该以钢琴为载体,在深入研究理解民族乐器的基础上持续创新,通过不同乐器之间的特点与融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钢琴作品。
调式是区分不同民族音乐的主要依据,不同的民族音乐的调式也有不同的特点,如新疆地区的音乐热情欢快,韵律感强;陕北一带则粗犷豪放。此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戏曲调式。这些共同构成了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为钢琴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与灵感。钢琴曲《彩云追月》采用中国民族传统五声调式民间音调,结合民族管弦乐配器特点创作而成,音乐线条优美流畅,形象的描绘了恬静夜晚星空的美好景象。民族戏曲也是展现民族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不同民族的戏曲也不尽相同,如京剧、越剧、粤剧等。在创作钢琴作品时,融入各具特色的戏曲元素,也是一种新的创作思路。钢琴音乐与民族戏曲碰撞出火花,也有许多优秀的作品问世。如《旱天雷》就是作曲家陈培勋在充分保留了粤调的民族元素基础上创作而成,全曲极富感染力的刻画出惊雷的画面,表现了人们久旱逢雨欢畅淋漓的心情。钢琴独奏曲《梁祝》,也是在中国传统戏曲越剧《梁祝》的曲调素材基础上,由尹德本、蒋泓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选段改编而来,用精彩的钢琴音乐表现凄美缠绵的古老爱情传说。作曲家陈其钢将京剧融入钢琴作品中创作出的《京剧瞬间》,没有直接使用京剧音乐原有的两种声腔或戏曲旋律片段,而是将经过艺术提炼又高度融合的西皮行弦渗透到创作动机、旋律与技法中,特别是用双手同时演奏双主题的新颖技巧来展现京剧板式的不同变化,赋予了钢琴作品板式结构变化的戏剧性,全曲用变奏曲式行云流水般的展现出京剧韵味的同时,又不失现代感,突出了中国戏曲音乐的基本风格。
风俗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特征。将民族元素融入钢琴作品势必少不了民族风俗。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民族具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及民俗,如传统节日、生活习俗等。不同的风俗也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创作钢琴作品时,作者应该了解不同的风俗及其文化内涵,并将其融入作品中,这不仅利于情感表达,也可以使得钢琴作品风格更加鲜明,还可以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此外,将风俗融入钢琴作品中,可以引起民众的兴趣,促进民众与钢琴作品的情感交流,以钢琴作品为载体,促进钢琴音乐及民族文化的传承。
在所有可以展现民族特色的形式中,舞蹈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民族舞蹈丰富的展现形式、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同样可以在钢琴作品中,通过节奏和旋律等呈现出来。比如,以新疆塔吉克族音乐元素为素材,由作曲家庄曜创作的钢琴作品《新疆舞曲》,结合了新疆音乐的调式与和声织体以及典型的舞曲切分节奏,曲调极具民族特色,作品生动立体、舞蹈性十足,获得广大听众的喜爱。全曲展现了塔吉克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豪爽的性格和神秘的帕米尔高原独特的风景。《瑶族长鼓舞》是根据我国少数民族瑶族当地的民间舞蹈音乐改编而来的钢琴小品。长鼓舞作为瑶族人民最具代表性和最受喜爱的舞蹈形式,通过钢琴左手弹奏单音加踏板后紧跟着两个跳奏和弦的固定音型创作手法和演奏技法,模仿敲击长鼓的节奏和音色,有很强的律动感和舞蹈性特点,配合优美动听的旋律,表现了瑶族人民生活劳作的场景和纪念祖先、追求美好生活的寓意。
钢琴艺术自西方传入中国,在中国逐渐发展,并与我国文化进行碰撞,钢琴作品与我国民族音乐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不仅可以促进钢琴艺术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已然成为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