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强
□淮河文化论坛 主持人:吴海涛教授
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下皖北地区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王泽强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 合肥 230022)
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是皖北地区“十四五”时期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的主要任务。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体制改革保障和民众广泛参与。基于此,皖北地区可通过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与民众参与等方面,探寻推进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
皖北地区;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通过生态绿色化、生产绿色化、生活绿色化,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要把淮河流域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带。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体制改革保障和广大民众参与。对此,基于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要求,皖北地区可分别从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体制改革促进绿色发展以及民众参与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积极探寻推进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基于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要求,皖北地区应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在绿色发展中积极融入科技创新元素,加快推进皖北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升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能力,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努力把皖北地区淮河流域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带。
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是紧密相关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关系,科技创新是引领和驱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绿色发展则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皖北地区实现绿色发展、推动经济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所在。那么,在理解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内在机理,将有助于明晰皖北地区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
1.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内涵
科技创新的理论内涵经历了不断丰富深化和持续演进发展的过程。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理论,奠定了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就是通过构建形成新的生产函数,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经济发展实际上就是持续不断的创新升级过程,即不断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20世纪60年代,华尔特·罗斯托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将“技术创新”上升到“创新”的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融合发展,科技创新的概念又应运而生。科技创新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与市场新应用相互协同演进的结果,是不断把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应用于生产实践之中,并持续提升产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同样,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也是对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反思的结果。二战之后,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1962年,莱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对传统工业化模式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进行了反思。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等概念,把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枯竭”“资源约束”问题呈现在人们的面前。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全面阐述了人类所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地球宪章》《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提出人类应与自然保持和谐,与自然重修旧好,重视保护资源环境,变革现有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后代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1994年发表的《中国21世纪议程》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等方面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体现了中国绿色发展思想。201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迈向绿色经济》和2012年的“里约+20”峰会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发展理念。显然,绿色发展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以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方式,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机理
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投资不足和资本匮乏是造成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二战之后,发展经济学家们也十分重视资本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或低收入水平的贫困阶段,在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中,资本的贡献是最大的,是跨越低水平陷阱、加快经济起飞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或地区而言,由于缺乏资本积累,往往就会依赖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乃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吸引外部资本,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很容易成为发展中国家(地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选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以土地换资本”“以环境换增长”的发展模式。
毫无疑问,若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最终必然会加剧土地、资源及环境等瓶颈而变得不可持续,随之将出现“土地约束”“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等问题。因此,必须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构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以绿色产业技术为支撑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绿色化水平。当前,依赖科技创新,积极研发新的生产工具、生产工艺,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不断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持续降低单位产出的成本,以较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获得较多的产出和较高的效益,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绿色化,从而既保护了生态环境的“绿水青山”,也创造了物质财富的“金山银山”。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那么,在科技创新驱动皖北地区绿色发展的实践中,应充分发挥安徽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主动对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培育形成皖北地区创新型绿色产业体系。
1.增强企业绿色创新主体地位
强化市场为导向,让企业真正成为绿色创新主体,是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为此,应大力培育绿色技术创新龙头企业和典型示范企业,加大对从事绿色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推动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鼓励和引导企业研发清洁生产技术,构建形成皖北地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支持皖北企业对国际先进清洁生产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开发推广节能、节水、节材的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和产品,积极研发削减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属污染和节能节水、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的新技术,以及废弃资源再利用等生态低碳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
在培育壮大企业绿色创新主体地位的实践中,皖北地区应着重做优存量和挖掘增量,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在积极发挥大中型企业的创新骨干作用的同时,重点培育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做优存量,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采取提高免征所得税额、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和财政补助力度等措施,推动技术、人才、资金向创新型企业集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依靠市场力量推进专业化整合,促进产业规模化和集群化,支持皖北企业新建一批创新平台,逐步实现皖北骨干企业创新平台全覆盖。
2.推动绿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绿色科技创新平台是有效整合绿色创新资源,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的重要载体。当前,在推进皖北地区绿色发展的实践中,应把绿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对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国家级战略创新平台对皖北地区绿色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推进运行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皖北绿色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需求,加强科技攻关,突破一批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推进绿色科技成果转化,落实国家节能环保等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加强清洁生产、资源节约、能源替代、污染防治等技术推广应用。
鼓励皖北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绿色发展技术创新平台,支持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等皖北新型研发机构的加快发展,不断提升皖北地区绿色科技研发能力,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技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低碳生态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深化皖北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资金分配、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承接、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倾斜,支持皖北地区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和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形成若干优势学科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基地。
3.构建创新型绿色产业体系
培育具有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和未来型产业,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积极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试点示范等。围绕“三废”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城镇污水污泥处置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以及新型绿色环保材料和产品生产等领域,积极推动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产业的培育壮大。依托蚌埠、淮南等市的产业技术基础,以节能装备制造企业为龙头,围绕应用面广、节能潜力大的余热余压利用、工业锅炉、智能电网等领域,促进龙头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展绿色生产领域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完善产业链,培育壮大环保技术装备生产和污染治理企业集群。
强化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加快推进皖北地区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皖北现代生态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大力发展皖北地区的“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建设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深入实施“三品一标”民生工程项目,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工作机制,强化监管认证,提升皖北地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4.加强绿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关键性要素,绿色科技核心竞争力源自于科技人才。根据国内外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和皖北地区绿色发展的现实要求,皖北地区应高度重视绿色科技人才培养,统筹推进绿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引进、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建设一批具有产业引领力和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提升与重大产业项目的衔接配套能力,逐步形成人才优势,并有效转化为实现皖北绿色发展的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加强皖北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相关学科建设,充分利用各自的学科优势与特色,统筹实施绿色科技人才计划,不断提高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能力,助力皖北地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着力培养绿色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深化绿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人才激励政策力度,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绿色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此外,皖北地区还应积极实施符合本地实际的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特殊人才政策,加大国内外人才智力引进力度,加强节能环保、绿色发展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绿色发展,离不开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在我国“十三五”时期,推行了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体制改革。当前,皖北地区要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的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引领,积极破解制约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培育形成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和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加快推进皖北地区绿色发展和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
按照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部署,2015年9月中央制定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绿色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一方面,由于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排放依赖于企业、居民、政府等各个主体的行为,而各主体的行为离不开制度的激励和约束,离不开体制机制变革;另一方面,在绿色发展动力上,强调发展动能转换,增强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能力,加快转变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土地增量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提高资源要素使用效率,构建创新驱动、高效集约的绿色发展新模式,也需要体制机制变革。此外,在流域治理方式上,基于共治共享、共担共赢,建立标准理念统一、资源信息共享、管理执法一体、协商保障有力的流域共治共享协同机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则可以打破行政区划藩篱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努力方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1]。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实践中,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建设绿色美好家园,建立健全资源总量管理、全面节约、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环境治理、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快构建形成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着力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近年来,皖北地区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战略部署,重视绿色发展政策实施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绿色发展制度保障体系,持续增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绿色发展制度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3],积极推进实施包括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林长制”以及“河长制”等绿色发展体制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改革试点与推广,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当前,皖北地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的重要指示,明确体制机制创新点,积极在皖北平原、沿淮、江淮分水岭、皖西大别山等片区推进和探索形成诸多的绿色发展制度创新成果。
皖北地区要密切联系绿色发展实际,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动力,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途径,以资源有偿使用为约束,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引领,以健全体制机制为保障,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健全完善面向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新架构,不断提高皖北地区的生态竞争力,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1.做深做实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学习借鉴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成功经验,加快构建淮河流域生态补偿体制机制,探索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拓展至所有皖北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系统修复的实践之中,全面提升皖北地区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水平。(1)完善财政支持与生态保护成效挂钩机制,有效整合各领域相关专项资金,利用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和绿色发展基金等,持续加大投入,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皖北生态保护和建设。(2)提高淮河流域绿色发展内生造血能力,将生态补偿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将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生态保护人员,逐步扩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态补偿受益程度,推动生态保护地区和生态受益地区发展一体化,实现共建共享、互利共赢。(3)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和发展碳汇交易、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皖北地区生态资产的价值增值,促使生态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
2.完善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皖北地区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绿色发展指标作为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部分。(1)按照客观公正、务实可行的原则,对皖北地区绿色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监测,改革考核办法、出台激励政策,细化考核激励措施,积极开展检查、督查与考评工作,增强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效果。(2)全面推广河(湖)长制,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建立健全皖北地区生态环境损害问责制度,切实转变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绩考评倾向。(3)将绿色发展水平、资源利用效率、生态治理力度、绿色投入、绿色生活水平、公众环境满意程度等纳入皖北地区绿色发展考核评价范围,增强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推进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和约束性。(4)建立生态价值评估制度,健全完善皖北地区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和赔偿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构建土地资源、林木资源、水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的实物量核算账户,并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落实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3.健全生态环境监管检测体系
根据皖北地区污染状况及环境质量水平,制定出台重污染行业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提高重点流域和敏感区域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要求。(1)加大环境监测,健全和完善环境监测网络,构建以环保大数据作为支撑的皖北地区生态环境监控分析平台。(2)利用长三角区域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良好契机,依托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联合预测预警平台,提高皖北地区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能力。(3)建立环境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健全皖北地区企业环境信用记录和违法排污黑名单制度,强化企业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和环境信息公开,建立完善的企业环境信用制度,构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4)深化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设立皖北地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健全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积极探索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4.构建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
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协同推进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平。(1)协同皖豫鲁苏等相关省份,加强跨区域水环境治理,加强饮用水源地协同保护,完善淮河流域协同治理和水资源联动调度,加快推进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共筑皖西大别山区生态屏障等。(2)全面提升跨区域环境综合治理能力,运用行政、法治、市场、科技等手段,推进区域环境信息共享与区域排放标准统一对接,加强智慧监管、源头管控,开展污染防治技术合作,构建区域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框架与技术支撑体系。(3)加快完善跨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建立健全淮河流域的省市区县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完善环境联合执法互督互学长效机制。(4)推动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标准建设,协同皖豫鲁苏等省份的生态环境部门,完善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和会商机制,推动跨区域环保标准信息全过程共享和互动,探索编制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环保标准。
5.构建绿色发展体制运行保障机制
推动皖北地区绿色发展需要体制机制创新,需要建立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绿色发展制度环境,为绿色发展体制机制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1)健全鼓励公众监督的社会参与机制,确保社会成员能及时准确地获得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信息,鼓励公众和社会组织监督、举报、诉讼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推动政府部门和法律部门能及时采取行动。(2)完善严格执法的绿色发展法治环境,完善绿色发展法律法规体系,鼓励各类主体依法保护自己或大众环境权益不受侵犯。(3)培育运行有效的绿色发展市场机制,利用价格杠杆,以经济手段刺激各类主体自觉践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4)加强行政干预绿色发展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和改进绿色发展行政干预方法和程序,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努力提升行政干预绿色发展机制的有效性和运行效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生福祉民心所向,实现绿色发展是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场自觉行动,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的强力推进,也需要民众的深度参与。既然如此,那么,在皖北地区绿色发展的实践中,应如何唤起民众的绿色发展自觉行动呢?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宣传,唤起民众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二是努力践行,唤起民众建立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引导消费朝着绿色、低碳、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三是强化激励,鼓励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和绿色居住,唤起民众参与绿色发展监督,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自觉行动。
坚持绿色发展,应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等理念的宣传力度,让绿色发展理念与绿色消费模式深入人心,凝聚绿色发展社会共识,倡导民众绿色生活新风尚,营造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以绿色发展带动绿色消费,以绿色消费倒逼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皖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绿色消费意识
加强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民众绿色消费意识是皖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通过宣传教育,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增强全社会绿色发展理念与绿色消费意识,让懂绿、爱绿、植绿、护绿意识根植于民众思想,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快培育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教育方式,加强资源环境和生态价值观教育,积极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在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宣传教育中的功能作用,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宣传和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及绿色消费观念,积极引导广大民众树立绿色消费意识,培育生态文化,树立生态道德。注重挖掘、宣传和推广生活方式绿色化行动中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2.顺应发展趋势,构建绿色消费模式
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倡导对自然资源的尊重与保护,而与绿色发展相适应的消费行为方式就是绿色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模式主要是指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促进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构建绿色消费模式是与绿色发展需求相契合的消费结构转型,是推动生活、生产绿色化的内在必然要求。构建绿色消费模式,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层面的系统变革,需要政府有效的引导,企业、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对此,皖北地区要顺应绿色发展趋势与要求,加强绿色消费模式宣传,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生态理念内化于人们的日常消费行为,促进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真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人们在履行保护生态环境应尽责任,自觉选择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能够充分享受到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3.倡导合理消费,营造绿色消费氛围
积极倡导适度消费,宣传、推广科学、低碳、环保、循环的绿色消费模式,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高民众绿色消费意识、丰富绿色消费知识,并主动选择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使得民众的消费行为更加环保、更加节约、更加绿色。当前,民众的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等问题,也存在着奢侈性消费、攀比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等不良现象,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造成了破坏,并且还违背了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因此,皖北地区应积极倡导合理消费,弘扬绿色、低碳的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反对奢侈消费,在社会生产、流通、仓储、消费等领域坚持厉行节约,抵制浪费,反对过度包装、过度消费等行为。
加快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有着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必须将其摆在皖北地区绿色发展的突出位置上,推动构建政府、企业和民众共治的绿色发展行动体系,唤起民众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
1.提高认识,树立绿色生活方式新理念
绿色生活主要是指通过引导公众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减轻个人生活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缺口程度和环境污染压力日益增大,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约束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当前,中央已把推进绿色发展与绿色生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党的十九大就提出,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则进一步明确,要在“十四五”时期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获得显著成效。对此,皖北地区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认识绿色生活方式的时代意义,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理论精髓,让民众普遍树立绿色生活新理念,并成为人们的绿色行动指南,以实际行动推进皖北地区绿色发展,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
2.全民行动,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新格局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朴素的绿色生活意识,并践行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传统生活理念。当前,在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绿色生活,既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这需要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现在做起,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通过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真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要有意识地培养绿色低碳生活习惯,做到节电、节水、节油、节气等等,构建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践行的绿色发展全民行动,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共同保护环境和协同推动皖北地区绿色发展。
3.完善制度,健全绿色生活方式新机制
把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于每一个民众的思想中,认真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自觉自愿投身于皖北地区绿色发展。在皖北地区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可通过制定和完善引导民众选择绿色生活的激励政策,建立和完善绿色消费长效机制。(1)制定鼓励民众参与绿色发展与绿色生活的支持政策,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程序,明确民众参与绿色发展的途径与形式,并为民众参与绿色发展、选择绿色生活方式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服务。(2)健全绿色产品与绿色消费的标准体系,规范皖北地区绿色产品质量检测标准,提高绿色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水平,加快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3)制定和完善激励绿色生活的制度体系,采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绿色信贷、政府采购等措施,鼓励和引导民众选择绿色产品和服务,对民众在绿色产品的选择、购买、评判等环节上给予指导,并在生产层面上用市场和法律等手段约束企业的污染排放,抑制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品的生产供应,激励企业增加绿色产品与服务的供给。
坚持以多元共治,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皖北地区的绿色发展,形成自上向下和自下向上相结合的绿色发展共治格局,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畅通民众参与皖北地区绿色发展的渠道,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者、监督者,以及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和生态文明成果的共享者。
1.多方参与,构建绿色发展共治格局
实践证明,通过多方参与、群策群力,可有效奠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推动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皖北地区绿色发展共治格局,形成皖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积极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和监管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引导社会公众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系统性,拓宽民众参与渠道和参与范围,鼓励民众及社会团体、公益组织参与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绿色发展的良好态势,不断激发多元共治活力,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深度参与皖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2.广开言路,畅通绿色发展监督渠道
畅通民众参与皖北地区绿色发展的监督渠道,扩大民众参与的途径与方式,制定激励性政策,完善民众参与制度,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机制。皖北地区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可通过征求意见、问卷调查,组织召开座谈会、专家论证会、听证会等方式,吸引民众参与绿色发展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发展主题活动,倡导环保志愿者行动,引导和支持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深入开展“江淮环保世纪行”等活动,增强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培育形成民众积极参与、践行和监督生态环保与绿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3.建章立制,进行绿色发展考评监督
建立健全绿色政绩考评体系的社会监督机制,为民众参与皖北地区绿色发展考评工作提供平台和机会,将制度约束和民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效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皖北地区各级政府的绿色发展与治理水平。建立生态信息公开与强制性披露制度,搭建绿色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绿色发展与生态环保信息的共享水平,让民众及时获取权威有效的绿色发展信息,健全举报反馈、公众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制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者、监督者,以及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和生态文明成果的共享者。
[1]宋林飞.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与制度安排[J].江海学刊,2020(1):26-34.
[2]何立峰.优化政府职责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19 (12):1-4.
[3]张开,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0(3):4-34.
Study on Green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Anhui under the Strategy of Huaihe River Ecological Economy Belt
WANG Ze-qiang
(Party School of the Anhui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 Hefei 230022, Anhui)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aihe River ecological economic belt, Northern Anhui should speed up green development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Huaihe River ecological economic belt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Green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reform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is paper, some effective paths are discussed to promote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Northern Anhui from the aspec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reform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Northern Anhui; green develop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reform
2020-12-20
2020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重大项目“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研究”(2020ZD005);2020年度安徽省科技创新战略与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路径研究”(202006f01050026)。
王泽强,男,中共安徽省委党校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1.01.01
F55
A
2096-9333(2021)01-0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