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气渔业水质变化的特点及调控措施

2021-12-06 17:46洪家春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14期
关键词:水色阴雨溶解氧

○洪家春

每年6-9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陆续进入雨季,此时正是全年气温最高的季节,水温也会发生改变,在这鱼、虾、蟹生长的最佳季节,渔业水质也会经常发生变化。水产养殖户应顺应水质变化的特点,因势利导,不断调控水质,为鱼、虾、蟹生长创造舒适的环境,力争获得全年丰收的成果。

一、水质变化的特点

1.水温突变

夏季天气经常会产生突变,晴天光照强烈,气温高,水温也高;在阴雨天气下,无光照,再加上雨水是高空冷暖空气对流产生的结果,一般而言,雨水的温度要远远低于养殖水体的温度;如果长时间的降雨,将会使水体温度持续降低,特别是当降雨发生在中午时,水温的变化就更大了,很容易引起鱼、虾、蟹的应激反应。若无外来动力的作用,表层水温往往较低,会出现池塘水体分层的现象。当水温骤降导致鱼、虾、蟹不能适应时,就会引起鱼、虾、蟹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常出现不摄食,消化吸收不良,出现空胃、空肠以及肝脏不正常等现象;而免疫功能降低后,鱼、虾、蟹的抗病力较差,在病菌浓度较低的情况下也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2.酸碱度变化

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以雨水通常是显酸性的。正常池塘养殖水体的pH值在8.0-9.0,而连续阴雨天气使得弱酸性的雨水不断注入池塘,导致池塘水体pH值持续降低;若突遇暴雨,大量雨水汇入池塘,水位急剧升高,pH值也会大幅度降低,极易引起池塘养殖品种产生应激反应。

3.溶解氧降低

鱼、虾、蟹要良好生长,养殖水体中一般要求溶解氧在4mg/L以上。池塘中的溶解氧除了来自空气以外,主要依靠浮游植物等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氧。但连续多天的阴雨天气,光照强度较弱,池塘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迅速下降,而呼吸作用仍在继续,造成水中所含溶解氧降低,再加上水体表面温度下降,水体内对流作用较强,池底氧债急速增大,特别容易发生鱼、虾、蟹浮头和泛塘。另外,雨季时阳光减弱,还会使许多浮游藻类死亡,消耗水中氧气,进一步引起水中溶解氧减少。而藻类死亡后,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极易使鱼虾发病。

4.藻类的变动

雨季,尤其是长时间阴雨天或暴雨,长时间光照强度不足,藻相可能在几个小时内迅速更替,且一般由原来的优良藻相变为劣质藻相。即原来占据优势种群的藻类在环境条件突变的情况下突然大量死亡,而原来的劣势藻类迅速繁殖。常见的是春夏之交时,优势藻类是由硅藻、绿藻为主的,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和暴雨后,极易转换为蓝藻、裸藻为主。另外,连续的阴雨天气可能会使藻类全部死亡,浮游动物、原始动物等大量增殖,透明度大幅度增加,甚至清澈见底,基本没有水色或发白。这种情况除了会引发池塘鱼虾缺氧外,水体中死亡的藻类分解时,会产生大量的藻毒素,影响鱼虾摄食甚至导致中毒死亡。同时,因藻类死亡,也使藻类分泌的抑制细菌生长的类抗生素物质急剧下降,各类病原菌迅速繁殖,容易引发鱼、虾、蟹细菌病。

5.底质变差

连续阴雨天气期间,池底淤泥因长时期的缺氧,有机物无法进行正常的氧化分解,持续无氧发酵,产生了大量的对鱼、虾、蟹有害、有毒的物质,如甲烷、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并随着厌氧细菌的繁殖和水质的恶化,大量条件性致病细菌增多,引起鱼、虾、蟹摄食下降,残饵增加,发病率大大增加。

二、水质调控的措施

养殖养得好,水质调节少不了,认真做好水质调节是养好鱼、虾、蟹的基本要求。连续的阴雨天或突降暴雨,使池塘水质发生较大的变化,会导致养殖动物体内渗透压等生理功能失衡,免疫力下降,而水质的恶化,将进一步诱发鱼、虾、蟹的各种疾病。因此,在阴雨季节来临之际,提前做好水域水质的预防管理,减少由于水质突变引起的应激反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加强水域管理,防止逃逸

阴雨季节来临前,应及时整修塘埂,重视池塘注排水口拦鱼设施的维修和管理,防止洪水浸埂或冲垮注排水口拦鱼设备,防止鱼、虾、蟹逃逸;确保增氧机、发电机等设备运转正常,交通不便利的,还应该备足增氧剂、VC等应急物质。连续阴雨天气或突遇暴雨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池塘水位变化,及时排出过多的池水,最好能排出表层水,同时注意疏通池塘周围的排洪设施,尽量避免大量雨水进入养殖水域,导致漫水现象。

2.勤巡塘,多监测

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早上巡塘,观察池塘鱼、虾、蟹有没有浮头现象,浮头程度如何;中午巡塘,结合投饵检查鱼、虾、蟹活动和吃食情况;晚上巡塘,检查全天鱼、虾、蟹的吃食情况以及判断鱼、虾、蟹有无浮头先兆;对巡塘发现的池塘安全问题应及时解决。巡塘时,还应密切观察渔业水质变化,可依水域水色、水质指标和鱼、虾、蟹的活动情况来判断池塘水质的优劣,必要时取水样及时送到专业部门检测,经专业人士综合分析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水质恶化。例如,当pH值的日变化超过0.5时,说明池水总碱度太低,水的缓冲能力差,如遇台风暴雨,极易引起倒藻;所以需要提前采取调整pH和防范倒藻的措施,如全池泼洒生石灰、水质改良剂、VC以及少量施肥等。

3.采取措施,增加水中溶氧

连续阴雨天气期间,应及时开足增氧机增氧,尤其是半夜池塘耗氧量大,水中溶解氧不足时,更需要开启增氧机增氧,防止缺氧。增氧机搅动水体,还可加速雨水溶入池水中,打破水体盐度和温度的分层现象,使池水温度变化幅度减到最小,保证水体上下层拥有充足的溶氧。必要时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确保水中溶解氧充足,特别是在鱼、虾、蟹患病或虾、蟹蜕壳时,应24小时开启增氧机,并及时投放粒粒氧。

4.针对具体情况,调节水质

雨季或阴雨天,光照强度较弱,浮游植物生长不佳或死亡,使池塘水色变清或白浊等不正常水色。全面检测水质后,对症处理,若无特殊情况,仅是水色变清,可以适当施无机肥料或培藻素、肥水素之类,使水中浮游植物繁殖起来,保持良好水色;若池水白浊,可能浮游植物死亡,浮游动物占据优势地位,最好经过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剂消毒之后,药效消失,再引入附近池塘的藻种;或施肥,使池水的水色变为正常的淡绿或黄褐色;必要时可施微生态制剂,使用益生菌,如EM菌等,改良水质,消除水中亚硝酸盐、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浮游藻类的生长,可以抑制水中有害细菌繁殖,对于修复水中生态环境有很大好处。

5.使用生石灰,改善水体酸性环境

雨后池塘一般pH值都较低,要及时测定池水的pH值,根据水体pH情况,每亩可以使用生石灰5-10千克,化水后全池泼洒,使池水pH值保持在7.8-8.8之间,不但有利于鱼、虾、蟹的正常生长或蜕壳,水中pH稳定后也有利于浮游藻类的生长,对于维持正常水色,保持池塘良好水质大有益处。

6.施入底改药物,分解底部有害物质

根据虾池底质和水质的具体情况,适量施加沸石粉、白云石粉、底质改良剂等底改物质,改良底质和水质,改善底质环境,防止连续阴雨天气导致的底质恶化,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对鱼、虾、蟹的侵蚀,有利于鱼、虾、蟹的正常生长。

7.注重饵料供应,增加营养

长期的连绵阴雨或大风暴雨后,鱼、虾、蟹的体质都较弱,摄食下降,免疫能力差,不仅要适当减少饲料投喂量,还需在饲料中拌入免疫多糖、VC、乳酸菌等,提高鱼、虾、蟹的免疫力,减少应激反应,有利于促进鱼、虾、蟹对人工配合饲料的消化吸收。此外,尽量选择投喂优质的人工配合饲料,如正规大厂生产的全熟化饲料,其营养全面,全熟化更利于鱼、虾、蟹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且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轻了鱼、虾、蟹的肝胰脏消化负担,减少了应激伤害,增强了抗病能力。

8.投入应激药物,防止应激反应

在雨季或暴雨来临前,全池泼洒水体解毒剂、水质降解剂,给水体解毒以及增加水体的透氧性,尽量为鱼、虾、蟹创造较为舒适的环境,然后泼洒抗应激药物,如VC、葡萄糖等,增强鱼、虾、蟹的抗应激能力。如遇连续降雨时间过长,可利用中途天气较好时再泼洒一次抗应激药物。

9.经常进行水体消毒,预防疾病发生

经过长时间的连续阴雨天气,池塘水体内各种因子的平衡关系一般已被打破,特别是微生态平衡被打破的情况下,水质变化较大,有益菌数量急剧减少,有害菌大量增加,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鱼、虾、蟹很快就会发病。由于此时的鱼、虾、蟹体质都较弱,水体溶氧也较低,而某些药物的使用还将消耗水体溶氧。因此,在使用消毒剂时,应选择对鱼、虾、蟹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聚维酮碘、二溴海因等,同时注意保持水体高溶氧状态,必要时消毒剂与增氧剂伴随使用。

猜你喜欢
水色阴雨溶解氧
中西太平洋围网黄鳍金枪鱼渔场分布与溶解氧垂直结构的关系
扶绥县春耕春播期低温阴雨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东平湖溶解氧及影响因素分析
水色
垦荒
雨花·艺术 徐华翎作品
浅析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鱼能否在水以外的液体中生存
1957—2017年阳山县低温阴雨变化特征分析
鉴别鱼塘水质好坏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