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麦1860豫东北生态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06 14:41许国震
中国种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周麦强筋中耕

许国震 郭 瑞

(1河南省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濮阳457000;2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郑州450002)

河南省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战略及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化发展需求,对强筋、中强筋的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与利用提出了新要求。豫东北是强筋、中强筋白麦适宜种植区[1],发挥产区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引用优质强筋新品种,对农业产业振兴意义重大。郑麦1860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利用周麦22/郑麦1410//郑麦0856杂交选育而成的强筋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90027[2]。该品种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除外)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根据濮阳市等地播期播量试验结果及规模化种植情况,对郑麦1860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加快该品种的大面积快速应用。

1 品种特征特性

郑麦1860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32d,与对照品种周麦18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叶片窄,叶色浅绿,分蘖力强,长势壮,冬季抗寒性好。发育节奏稳健,避耐“倒春寒”。株高70~75cm,株型稍松散,茎基部木质素含量高、壁厚、紧实度好、维管束数量多,弹性好,抗倒性好。旗叶上举,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较好。穗椭圆形,短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好。亩穗数37.9万穗,穗粒数34.9粒,千粒重48.5g。2年品质检测籽粒容重816g/L、838g/L,蛋白质含量13.92%、13.80%,湿面筋含量28.8%、31.2%,稳定时间8.1min、5.8min,吸水率57%、57%。

2 产量表现

2.1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5-2017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早播组区域试验,2015-2016年度每667m2平均产量539.4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5.6%;2016-2017年度平均产量588.1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4.8%。2017-2018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早播组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490.4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5.2%。

2.2 规模化种植2021年6月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知名专家对郑麦1860规模化种植进行实收测产。6月6日在南阳市方城县赵河乡中封村测产,机收面积2321m2,每667m2平均产量788.7kg;6月7日对商丘市原种场郑麦1860示范方进行实收测产,机收面积3055m2,平均产量830.5kg,刷新商丘市小麦高产纪录。

3 突出特点

3.1 丰产性突出在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旱播组区域试验中,产量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5.2%,生产试验增产点100%。高产肥水条件下亩穗数可达48万穗、穗粒数37粒、千粒重可达50g,具有突出的超高产特性。2021年6月在河南省商丘市实收测产,每667m2产量高达830.5kg,创超高产记录。

3.2 加工品质优良经多家检测机构与面粉加工企业测试,面粉白度高,面筋质量好,筋力较强;适宜面条、饺子、馒头等中国大宗蒸煮食品的加工品质要求。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鉴评为优质面条品种。

3.3 减肥、减药增效该品种高抗条锈病、叶锈病,耐白粉病、纹枯病,轻度发生黄花叶病毒病,可减药增效。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氮磷利用”平台鉴定结果:NUI=1.346,PUI=1.197,氮磷利用效率高,达到农业农村部绿色品种标准,可减肥增效。

3.4 种子、面粉出品率高郑麦1860千粒重>50g,种子加工成品率提高5%。容重>820g/L,面粉加工出粉率提高5%。

4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4.1 深耕细耙,足量播种

4.1.1 秸秆还田前茬玉米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切碎长度≤5cm,均匀撒于地表,每667m2撒施尿素5kg,以加速秸秆腐解;用大型拖拉机深耕翻入土,细耙压实。

4.1.2 浇好底墒水如遇播前干旱,土墒不足,一定要浇好底墒水,确保足墒下种。

4.1.3 施足底肥高产麦田每667m2总施肥量为纯氮(N)16~18kg、磷肥(P2O5)8~10kg、钾肥(K2O)5~8kg。氮肥分次施用,氮肥总量的50%和全部的磷肥、钾肥作底肥,余下50%的氮肥作追肥。

4.1.4 防治地下虫害吸浆虫等地下虫害严重的地块,每667m2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mL兑水5kg,掺干土(或麦麸)25kg,犁地前均匀撒施或撒垡头耙入土中。

4.1.5 深耕细耙撒施肥料和农药后,用大中型机械深耕25cm以上,耕后机耙,除净根茬,粉碎坷垃,达到上虚(5cm)下实,地面平整[3]。

4.1.6 适时足量播种郑麦1860在豫东北生态区最适播期为10月8-18日,每667m2最适播量15kg。机播行距20cm,播深5cm,行距、深浅均匀一致。

4.1.7 及时查苗补种幼苗第1片叶出土后,要及时进行田间排查。凡10cm以上有缺苗,要及时点种已萌芽的种子,以保苗全苗匀。

4.2 冬前及越冬期管理

4.2.1 适时中耕降雨或浇水后要适时中耕保墒。对群体偏大、生长过旺的麦田,深中耕断根或采取镇压措施,可控旺转壮。

4.2.2 肥水管理壮苗和土壤墒情较好的麦田冬前不用追肥浇水。对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或缺墒的麦田,要在12月中旬浇水并施肥10kg/667m2。

4.2.3 化学除草小麦出苗后到冬前是除草的最佳时期,防治时间选择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小麦3~4叶期、杂草2叶1心至3叶期及时进行。

4.3 返青期至抽穗期管理

4.3.1 及时中耕早春浅中耕松土,灭除麦田杂草,提温保墒,促苗早发稳长,抑制春蘖过多滋生,促进根系和个体健壮生长。

4.3.2 科学管理水肥对返青期的壮苗麦田,要在3月下旬至4月初的拔节中后期,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尿素10~15kg。

4.3.3 预防“倒春寒”和低温冷害小麦拔节后如预报出现日最低气温降至0~2℃的寒流天气,要及时浇水,预防冻害发生。

4.3.4 及时防治病虫害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小麦抽穗前选用烯唑醇、三唑酮、吡虫啉等药物防治小麦纹枯病和麦蚜、麦蜘蛛。

4.4 抽穗期至成熟期管理

4.4.1 病虫与干热风防治4月下旬小麦抽穗至扬花30%左右的关键时期,及时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吸浆虫、蚜虫等多种病虫害和干热风。如果喷药后遇雨需要再喷1次。

4.4.2 灌浆期管理灌浆初期如遇干旱,及时浇灌浆水。选用抗蚜威或吡虫啉等防治小麦蚜虫和小麦白粉病、条锈病、叶枯病等[4]。喷药时每667m2加入磷酸二氢钾150g,防干热风。

4.5 适时收获人工收割的适宜时期为蜡熟末期;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的适宜时期为完熟初期。收获时做到单收、单打、单贮藏,严防混杂,确保质量[5]。

猜你喜欢
周麦强筋中耕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广西甘蔗中耕施肥机械现状与发展方向
老年强筋操(二)
老年强筋操(一)
老年强筋操(四)
老年强筋操(三)
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研究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2017年许昌市小麦新品种试验
小麦品种“周麦27号”创出高产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