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宜机收油菜杂交种川油71的选育

2021-12-06 14:41李浩杰张锦芳郑本川蒋梁材
中国种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机收油菜新品种

蒋 俊 李浩杰 张锦芳 郑本川 崔 成 柴 靓 蒋梁材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成都610066)

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率较低,2015年我国油菜机械化率为播种6.41%、收获14.37%,2018年全国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生产率53.6%[1],相较于加拿大油菜生产机械化率100%,中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率明显偏低。一方面是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品种少,另一方面是缺乏适宜不同生态区的机械化生产装备。2018年四川省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分别为机耕79.21%、机播24.57%、机收32.40%。四川省油菜生产成本偏高,导致比较效益较低,传统生产或将因劳动力缺乏导致油菜播种面积和产量不稳定,影响食用油供给安全。随着“天府菜油”市场占有率提升,其优质原料尤其是优质浓香型菜籽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因此,在高产优质前提下,选育宜机收的油菜新品种,研制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对实现四川省油菜高效生产,提升种植效益和稳定播种面积具有重要意义。

雄性不育(MS,male sterility)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2-3],是油菜育种提高产量最有成效的手段[4]。但当前生产上存在温敏型质不育杂交种制种易受温度影响,核不育杂交种制种成本较高等难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通过辐射诱变+远缘杂交等途径选育出新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NEA及其恢复材料[5-6],再通过复合杂交、回交等常规育种技术历时20余年转育出甘蓝型油菜JA新胞质不育系及JR新胞质不育恢复系[7]。通过以“聚合杂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宜机收性评价”等为核心的育种技术新体系[8-9],组配并选育出优质、高产、宜机收等多目标性状聚合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川油71。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不育系双低新不育系JA421D97511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011年以川油系列新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EA为母本,用自育双低保持系JB421D97511连续回交6代转育而成。JB421D97511是用双低资源N.421D97511经优中选优,连续系选而成的双低保持系。

1.2 恢复系双低新恢复系JR189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的含NEA恢复基因基础材料NR09与自育双低高油品系A18杂交,结合品质测定、分子检测及测交检测等方法在杂交或自交后代中定向选育,并经连续3代回交,再自交7代培育而成的双低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1.3 品种选育2015年以双低新不育系JA421D97511为母本,双低新不育恢复系JR189为父本配制双低测交组合。2016-2017年连续2年参加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新组合比较试验;2018-2019年连续2年参加四川省机收油菜新品种试验;2021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510009。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川油71适宜在四川省冬油菜产区秋播种植,全生育期189.7d,苗期半直立,叶片中等,叶顶端近椭圆形,叶色中等绿色,叶柄中等到长,叶缘缺刻弱,植株蜡粉少,苗期长势强。花瓣中等黄色、长度中等、宽度中等到宽,侧叠状。籽粒黑褐色。株高185.5cm,有效分枝高78.4cm,单株有效角果数346.6个,每角粒数19.9粒,千粒重3.81g,单株产量26.00g。

2.2 品质2019年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芥酸含量0.577%,硫苷含量30.79μmol/g(饼),含油量44.68%。

2.3 抗性2018年、2019年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检测,低抗菌核病,抗病毒病,抗倒性强,抗裂荚性强,不串枝。

2.4 抗裂角分子鉴定2019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对川油71进行抗裂角位点分子标记鉴定,采用KASP方法将qSRI-A6引物分别连接HEX和FAM荧光接头,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受检样本的qSRIA6位点,对其进行基因型分型。利用抗裂类型引物R2PF4(700bp)与非抗裂类型引物R1PR5(870bp),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受检样本的qSRIA9-1位点。经鉴定,川油71同时具有qSRIA6和qSRIA9-1两个纯合抗裂角基因型位点。

3 产量表现

3.1 四川省机收油菜新品种试验(小区)产量表现2018年参加四川省机收油菜新品种试验(小区),每hm2平均产量2776.35kg,较对照德油6号增产9.40%;2019年续试,平均产量2800.20kg,较对照德油6号增产10.22%;2年小区试验平均产量2788.28kg,较对照德油6号增产9.81%。

3.2 四川省机收油菜新品种试验(大区)产量及宜机收性状表现2018年参加四川省机收油菜新品种试验(大区),每hm2平均产量2817.60kg,较对照德油6号增产17.21%;机收损失率7.40%,较对照德油6号低0.81%;机收含杂率3.98%,较对照德油6号低1.39%。2019年续试,每hm2平均产量2777.85kg,较对照德油6号增产13.01%;机收损失率7.25%,较对照德油6号低0.98%;机收含杂率5.74%,较对照德油6号低2.21%。2年大区试验平均产量2797.73kg/hm2,较对照德油6号增产15.11%;机收损失率7.33%,较对照德油6号低0.90%;机收含杂率4.86%,较对照德油6号低1.80%。

4 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4.1 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抗裂角、株型紧凑,适宜机械化收获且适应于四川省境内种植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如川油71。

4.2 种子与大田处理清选种子,对种子进行包衣或药剂拌种,预防病害,提高播种质量。油菜播种前10d进行灭茬处理,并喷施灭生性除草剂。稻油轮作区,在水稻收获后及时开沟排渍降低土壤含水量,如遇阴雨天气可适当延迟播种期。

4.3 合理配方施肥根据油菜生长需肥量、种植地农艺要求及土壤肥力等合理计算施肥量。四川省油菜主产区,中等肥力土壤每667m2施用油菜专用复合肥40kg左右(总养分≥45%)作基肥,后期根据苗情追施尿素10~13kg。

4.4 少免耕机械直播根据不同田(地)块选用适合的播种机械。选择具有一次性完成旋耕、灭茬、开沟、播种、施肥、覆土等工序的联合直播机,或油菜精量播种机直播或无人机撒播,实施少免耕播种,每667m2用种量200~300g。

4.5 加强田间管理播种后及时采用机械喷雾除草剂封闭除草[10]。适期间苗补苗,确保基本苗密度2万株/667m2左右。播前机械开沟排水,苗后根据墒情及时排灌。病虫草害机械化综合防控。

4.6 机械化分段收获全田油菜2/3以上角果呈黄色、全株70%~80%角果呈黄绿至淡黄、主序角果转黄、种皮转为红褐色时进行机械割倒摊晒,摊晒5d左右,待油菜籽成熟度达到95%以上时,采用油菜捡拾机进行捡拾脱粒。捡拾最佳时间段是晴天早、晚或阴天,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段。秸秆粉碎还田,合理贮藏种子[11]。

4.7 注意事项稻油轮作区水稻收获后及时开沟排湿,以免影响播种时期;适时割晒,适时捡拾,以防油菜籽霉烂;收获时机车行驶速度不能过快,以减少对油菜籽撞击次数。

5 制种技术要点

用胞质不育双低三系法制种,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生产杂交种[12],消除其他十字花科植物及制种区隔年生油菜和野生油菜的影响。因不育系具有遗传上稳定彻底的雄性不育性,杂交种子的纯度能够得到保证,但为了保证制种产量,在四川盆地内秋季育苗移栽仍需适期播种。父本可与母本同期播种,父母本(恢复系与不育系)行比为1∶2~1∶4,父本可施花薹肥,以保证父本有足够长的花期。收获时做到父母本无机械混杂。同样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用双低保持系给不育系授粉繁殖双低不育系。双低恢复系与双低保持系均在严格隔离条件下自交繁殖[13]。

猜你喜欢
机收油菜新品种
扛稳粮食生产重任 大力推进水稻机收减损
圆茄新品种——“京茄黑宝”种植栽培技术
青菜新品种介绍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不同油菜品种机收损失率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机收包谷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