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欣欣,李秋煜,杜昂轩,郝燕燕,刘群龙*
(1.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2.万荣县果业发展中心,山西 万荣 044200;3.万荣县农机发展中心,山西万荣 044200)
万荣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和果业大县。果业在万荣县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发展高质量农业为主线,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主导产业,带动乡村产业振兴。近年来,万荣县在充分挖掘地域优势生产优质苹果的同时,积极创建新的万荣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品牌标志以红色为主色调,结合地域文化,图形独具特色[1],突出了红富士苹果品种的最大特征,具有独特的视觉冲击效果;同时将标志图形、品牌名称和品牌核心价值三者组合[2]。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把提高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作为主攻方向[3],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进一步优化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突出绿色发展,聚力质量兴农,从而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万荣县农业以种植粮食、棉花为主,苹果、柿子、梨、桃、葡萄、杏、李、枣等水果为辅,其中苹果种植面积为1 562.06 hm2、总产量为750万kg。1949年南薛朝村村民从西安引进青香蕉,从此该县开始种植苹果;20世纪50年代从西安引进国光、元帅、红玉等品种,从东北引进元帅、祝光、黄魁、旭等品种;20世纪60年代引进红星、玫瑰红等品种。并制定了“村南花果山,村北米粮川”发展规划。
20世纪70年代万荣县各村创建了集体果园。20世纪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期,万荣县果桑站引进了6000条红富士接穗,当年培套红富士半成品苗木10万余株;实施包产到户,从此开创了万荣果业新纪元。高村乡、王显乡和贾村乡已发展成为主产区,红富士、新红星、秦冠、金冠种植面积为0.67万hm2。
在万荣县各项政策支持下,果业得到迅猛发展。1992年万荣县成立“万荣县果树发展中心”,确立了“二龙腾飞战略”“33211工程”,截止到1995年,果树种植面积达到2万hm2。
随着果品市场的饱和、生产技术的滞后,万荣果业滞销、品质差等问题突出,导致大量果农砍伐果树。万荣县政府先后实施“十万名科技当家人计划”“四名战略”、开展“千名干部帮建苹果示范园”“党员干部联户帮扶苹果套袋”活动,构建销售网络,从而保证万荣果业顺利转型。2010年全县水果面积达到3.67万hm2,其中苹果面积2.67万hm2。
万荣县坚持以创建“优质果业县”为目标,持续实施“果业富农”战略,管理技术上进一步科技创新,在全县推广“大间伐、双套袋、强拉枝、高光效、有机肥、生物药”“三改六配套”“十八道工序”等现代果园管理技术;全县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示范园,培育了一大批苹果管理能手、土专家[4];创建了出口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精品苹果示范园区,有机认证面积达1 333.33 hm2,在全县大力建设“有机苹果基地县”[5]。
品质是品牌价值增长的根基,2016年11月8日万荣县重视创建“万荣苹果”品牌,以“一个快乐的苹果”为品牌传播口号,结合“中华笑城·山西万荣”的地域文化元素,提炼出万荣苹果的“快乐农法”模式,提升了“万荣苹果”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入选“2016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苹果区域公用品牌”。
20世纪50年代从西安引进国光、红玉、元帅等品种,并在全县推广栽植;80年代,以适应广、易栽植、产量大为特点的秦冠苹果,在万荣王显乡、高村乡一带发展强势;90年代,万荣县委、县政府号召农民大力栽植苹果树,全县苹果面积迅速发展到2万hm2以上。进入21世纪后,万荣苹果种植面积很快达到了3.33万hm2。
万荣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濒临黄河古道[1],晋陕豫交界黄河金山角,东经110°25′52~110°59′40、北纬35°13′45~35°31′40,地处黄河与汾河交汇处的峨嵋台地,境内最高海拔1 410 m,苹果主产区海拔600~800 m,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500 mm,无霜期190 d,年平均气温11.9℃,土壤中矿物质含量丰富,水环境和大气质量基本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态环境优越,发展水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世界上优质苹果生产最适宜栽培带中的最佳生态区[6]。
从“四名”(请名人、建名园、产名果、创名牌)到“提品质、创品牌、走高端”再到“果业富农”“优质果业县”“有机苹果大县”;从“纸+膜双套袋”到“三改六配套”,从“十大技术、十八道工序”到《万荣红富士苹果地方标准》(DB/T 1069—2015)[7];从早采果抢占市场到晚采“八增加”(增加红度、增加亮度、增加糖度、增加硬度、增加规格、增肌产量、增加价格、增加效益)。经过多种措施,万荣苹果生产转变传统观念,逐步转向现代化管理、专业化服务、有机化运作、高端化生产[8]。目前,全县共获得有机农产品证书41个,333.33 hm2精品苹果示范园区,有机认证面积达3 466.67 hm2,发展国家出口果品安全示范区1.33万hm2[5]。
万荣苹果凭借果形端正、果面光洁、果色鲜艳、果味独特,口感香甜脆嫩,酸甜比达到了黄金比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到15%,富含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4]。
为充分发挥万荣县苹果的区域优势,打造区域品牌,2013年获得“万荣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万荣苹果的发展壮大奠定了权利基础。入选“2016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25.04亿元,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连年提升,2020年达到33.43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万荣地域文化十分丰富,‘笑话文化’闻名全国。“一个快乐的苹果”不仅凸显了“中华笑城·山西万荣”的地域特色文化元素[9],提炼出了万荣苹果独创的“快乐农法”模式[10],聚合了快乐环境、快乐文化、快乐技术及快乐品质等“四要素”,在众多的农业品牌中标新立异,构建起万荣苹果品牌与产业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虽然万荣县果业发展成绩显著,但是仍然存在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品种结构单一、优质果品率低、产业化程度低、商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导致果农种植积极性不高、品牌竞争力较低、等问题。
依托地理优势,继续把苹果产业发展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按照“抓规模建基地,抓管理增效益”的思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转变果农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坚定发展信心,切实把苹果产业做大做强。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地适树”的原则,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坚持从资金上扶持、技术上指导、销售上服务,选择适合地域特点、果品质量优、市场销售好的主栽品种,确保苹果品种多样化,满足消费需求多样性。
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作用,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苹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立足本地实际,制定了《万荣红富士苹果地方标准》(DB/T 1069—2015)[7],进一步保障引进品种良种化、果园建设集约化、水肥管理一体化、病虫防治科学化、果品质量安全化、包装规格统一化、加工藏运规范化,不断提高果品进入市场准入水平。坚持以“提品质、创品牌、走高端”的发展思路,在全县大力实施果园大间伐、树形大改造、品种大改良、增施有机肥“四大行动”和果实双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系列配套的关键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10,11]。
以“红富士”苹果为代表的双套袋技术开展深层次研究,解决用工量大、生产成本高,劳动力短缺等难题,确保产品质量和果品效益;以现有栽培品种为基础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果农[12~15],用现代机械装备武装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果业,不断加快“优质果业县”建设步伐;聘请果品专家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教学与现场指导,着力提升农民科技应用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苹果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农民的技术素质[16]。
4.4.1 全力打造优质品牌 瞄准大中城市,瞄准高端市场,拿出专项资金,组建精干的营销团队,积极参加全国各地的产品推介会,在更广的范围内让消费者熟知,切实叫响品牌[17]。
4.4.2 注重果品分级包装 引导广大果农和经营者积极主动适应国内外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按照不同品种的特点,结合市场标准,完善包装规范、重量标准、质量等级等标准,切实做好采后商品化处理工作。
4.4.3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充分借助地域和文化影响,通过参加、举办各种推介会,广泛利用网络平台、电视媒体,大力宣传发展苹果产业的资源优势、取得成效及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升“万荣苹果”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18,19]。
依托“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加快产业融合,强化完善产业链条,带动产业整体优化升级。认真落实对企业的扶持政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全力促进北京汇源集团万荣有限公司、华荣果业发展有限公司、万荣中鲁果汁公司和山西红艳果蔬专业合作社等龙头果品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建立冷藏库、气调库等苹果贮藏设施[20]。引导广大果农树立市场化、规模化意识,加快形成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的多元化经营格局,促进苹果产业化发展,着力提升苹果产业开发层次和效益[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