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消费集聚路径的构建

2021-12-06 12:07喻和文
江西社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小镇消费

■虞 浩 喻和文

以运动休闲和促进健康为特色的体育小镇是经济新常态下体育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载体。在体育小镇建设热潮下,如何实现体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值得深思的重要议题。研究认为:消费集聚是体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产业集聚与消费集聚相伴发生、互为依托,体育小镇在实现产业集聚的同时还需实现消费集聚;在体育小镇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区位优势、人口集聚程度、基础信息设施及多元化消费业态等要素。要实现体育小镇的消费集聚,应依托区位优势,实现运动休闲人群规模化集聚;强化信息化水平,提升消费体验感与消费质量;构建多元化消费业态,增加消费机会;拉长运动项目产业链,优化消费结构;构建“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改善消费环境。

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6年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审时度势地发布了《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将在全国范围内扶持建设一批体育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厚、产业集聚融合、生态环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以此带动小镇所在区域的体育、健康及相关产业发展,并公示了首批96个试点名单。在国家政策刺激与新型城镇化驱动下,体育小镇成为政府与社会资本追捧的对象。据前瞻性分析预测,目前我国培育的1000个特色小镇中,体育小镇数量将在100—150个之间,投资额将在5000—9000亿元之间。[1]浙江莫干山“裸心”体育小镇、北京槐房国际足球冰雪小镇、杭州富阳银湖智慧体育小镇等是体育小镇建设成功的案例。在体育小镇建设的热潮下,关于体育小镇如何建设也引起了学界关注并成为体育产业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学者们认为,要建设好体育小镇应加强制度创新,完善发展规划及相关体制机制、完善产业价值链,加强产业集聚并促进产业融合[2-4];体育小镇建设应采用“体育+”[5]或PPP建设发展模式[6];体育小镇建设应与文化相契合,与产业相呼应,遵循产业演化规律,增强产业联动效应[7];学者还基于空间分布视角提出体育小镇建设应与城市群建设相结合[8]。相关研究成果为当前体育小镇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但都是以如何实现产业集聚为视角,对如何实现消费集聚鲜有提及。笔者认为,以运动休闲为特色与主题的体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如何实现产业集聚,更要考虑如何实现消费集聚。因为运动休闲服务具有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时空一致性特征,生产的过程即是消费的过程。因此,不能实现消费集聚的体育小镇,其建成后是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并且难免陷入徒有其壳的境地,最终成为“烂尾”项目。可见,如何实现体育小镇的消费集聚,是体育小镇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理论逻辑

(一)消费集聚的内涵

随着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消费领域的集聚逐渐形成并快速发展[9],消费集聚开始受到地方政府与学界的关注与重视。有研究表明,消费集聚是指相互依赖的消费行为与相互影响的消费活动通过特定的消费工具和消费制度在一定时间、空间的聚集[10],是衡量消费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一定义的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相互依赖的消费行为与相互影响的消费活动是消费集聚形成的前提。从理论角度看,个人消费追求的是一定价格和收入下,如何实现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即绝对效用量。然而,个人消费行为除了受价格与收入的影响,还与具有类似偏好的群体规模大小及消费环境相关,从而产生相对效用量。一个消费者会根据消费群体规模与消费环境改变自己的消费方式与消费结构,这表明人们追求绝对效用量的同时还会追求相对效用量。二是特定的消费工具和消费制度是消费行为、消费活动实现的保障。在电子信息时代,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网络支付方式的产生使消费工具发生了变革。消费工具的变革降低了交易成本,消除了由地域、时间等因素造成的消费障碍。收入分配制度、消费信贷制度、消费激励制度等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对消费行为起导向与规范作用,能将消费行为与活动引向更为合理的方向与领域。三是消费集聚的实质是消费行为与活动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集聚。由于个人收入和偏好等因素的限制,消费者会在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选择自己的消费空间边界。因而,在消费工具和消费制度引导与规范下,能满足大多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行为与消费活动就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实现聚集。

(二)消费集聚形成机理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是集聚经济兴起与发展的动力机制,消费集聚循环累积因果的形成基础是消费网络效应、消费制度和消费工具的完善。[11]首先,消费集聚的过程实际就是网络效应的正反馈过程[12],即产品对一个消费者的价值不但取决于产品本身,还取决于该产品消费群体规模的大小。由于消费行为的相互依赖与消费活动的相互影响,消费者使用一种产品将直接增加另一消费者使用同种产品的相对效用量,当该产品的消费群体数量达到一定临界点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就会有物超所值的认同感,进而促进消费规模的扩大。其次,任何消费行为与活动都需要通过相应的消费工具和消费制度来实现。一方面,消费制度安排与消费工具变革能够降低消费成本、优化消费结构、改善消费环境,进而扩大消费规模;另一方面,消费工具变革与消费制度安排可以激励消费行为,并引导消费者向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聚集,形成消费集聚。据上所述,当消费群体规模扩大到一定临界点时,在消费制度与消费工具的引导与规范下,消费效率随之提升,并且可以在绝对效用量既定的情况下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相对效用量。由此消费者倾向于向消费效率高的地区迁移,而这种迁移导致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消费效率再次提高,基于消费集聚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就此形成。在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反复作用下,消费集聚不断加强。

(三)消费集聚效应

有研究认为消费集聚有利于消费者对服务产品的共享及不同类型消费性服务企业对消费者的共享。[13]笔者认为消费集聚可以从消费机会、消费成本、消费质量、消费结构、消费环境等方面带来的消费正外部性进行讨论。一是消费集聚可以增加消费机会。首先,消费集聚的前提是消费性服务产品的集聚,随之形成的消费便利性和多样性有助于扩大服务产品选择边界并最终增加消费机会。其次,消费集聚有利于增加消费者对一些难以流动的服务产品的消费,因为服务产品的不可储存性使得服务产品不可能向外输出,消费者只有向消费集聚地迁移才能享受该服务产品的消费。二是消费集聚可以降低消费成本。消费集聚体现的规模经济性是降低消费成本的主要原因。消费集聚为消费性服务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这不仅有利于产品规模性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与交易价格,还能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力。消费集聚还使消费者获取服务产品的相关信息更加便捷,降低了购买过程中信息搜寻的时间成本。三是消费集聚可以升级消费结构。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消费结构呈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升级的规律,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消费集聚吸引消费性服务企业聚集,服务产品供给的互补性与多样性推动消费多元化,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得以实现。四是消费集聚可以提升消费质量。首先,消费集聚引致的竞争效应推动企业争相提高产品质量,服务产品的消费需求互补性也有利于提升消费质量。其次,消费集聚能够扩大消费者产品选择的空间边界,提供更多更新的消费体验,消费者在同类产品间进行比价或试用的概率增加,从而提高消费者与服务产品的匹配效率与质量。五是改善消费环境。消费集聚有利于推动消费工具变革和消费制度完善,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消费环境改善和消费集聚的加强是一个互动过程,通过消费工具变革与消费制度完善提高消费效率并将消费行为与消费活动引向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形成消费集聚。

(四)体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消费集聚

体育小镇是以运动休闲或促进健康为特色的集运动休闲、健康、旅游、养老、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业空间,是体育产业转型升级、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旨在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体育产业集聚、产业创新、产业升级。建设体育小镇是破解体育产业园区、体育产业基地功能单一的有效路径。与传统的体育产业基地和体育产业园区相比,体育小镇除了注重生产功能,同时还兼具旅游、休闲、健康、养老、养生、教育等服务功能。以运动休闲为主题的体育小镇其特点在于:一是注重体验,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升级,体验性消费成为消费需求的新趋势,而运动休闲的参与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体验性消费需求;二是循环消费,一般的旅游景点消费可能是一次性的,但体育小镇可以不断重复吸引消费人群。然而,以产业集聚、产业创新、产业升级、消费升级为特点的体育小镇,为什么又要强调消费集聚呢?从产业集聚动力而言,传统制造业企业选择集聚的目的在于集聚区内的企业通过投入要素的互补性、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综合生产率,并通过信息沟通可以降低契约成本,进而获得成本剩余。[14]而对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区内的企业之间并不存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因为投入要素之间并不存在互补性,集聚对企业的要素成本降低与生产率提升影响不大。但这些相关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在消费需求上却具有互补性,如体育与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餐饮与娱乐业。企业可以通过集聚形成互补性消费需求,从而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来提升销量,获得收益剩余。但基于消费与市场的关系,收益剩余的获得取决于消费者聚集程度。从集聚企业提供的产品特征看,制造产品的可储存性、生产与消费时空上的非同一性,制造的产品可以进行远距离运输和异地消费,因而只需要产业集聚,消费集聚与否无关紧要。而在服务业集群中,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是无形的,不具有可储存性,生产与消费时空上的同一性,使得生产与消费必须在同一时空进行。对提供以运动休闲服务为主的体育小镇而言,运动休闲服务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具有同一性,即运动休闲服务产品生产过程也是消费过程,二者不可分割。因此,以运动休闲为特色的体育小镇,不但是产业集聚地,还必须是消费集聚地。产业集聚与消费集聚相伴发生、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消费集聚促进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又促进消费集聚。从消费集聚效应看,消费集聚有助于扩大产品选择边界与数量并最终增加消费机会,还可以降低购买成本、交易成本、信息搜寻的时间成本,从而带来消费质量的提升、消费结构的优化和消费环境的改善,并最终提高消费效率。消费效率的提高使得消费者向消费集聚地迁移,而这种迁移又使得消费集聚地的消费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如此反复循环,消费集聚得到不断强化,产业集聚也会随之得到强化。体育小镇不但是产业聚集区,还是消费聚集区。由于体育休闲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特点,体育小镇在实现产业集聚的同时,还要实现消费集聚。产业集聚与消费集聚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因此体育小镇应以消费为引领,在实现产业集聚的同时实现消费集聚,否则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指某一地区客观存在的有利于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区域有利因素,由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等构成。[15]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往往对各种资源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能够实现产业快速发展。本研究认为,区位优势不但有利于产业集聚,也有助于消费集聚。区域的体育产业基础、体育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有利条件是体育小镇产业集聚的基础,而区域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口规模与密度、人均收入、全民健身氛围等优势条件是体育小镇消费集聚的前提。尤其是我国体育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产业基础薄弱、主导优势产业不突出、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若放弃已有的体育产业基础,不仅是对已有体育产业资源、基础设施利用的不充分,还会浪费土地资源,弱化集聚效应。有研究表明,当前除了依托较好产业基础建设的体育小镇发展良好,其他类型的体育小镇大多“高开低走”,相关规划从概念到落地尚有较远距离。[7]因而,体育小镇在规划、投资、建设阶段,除了要注重小镇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口规模与密度、人均收入等,更要重点考虑体育产业基础、全民健身氛围等。综上所述,体育小镇既作为产业集聚地,又作为消费集聚地,要实现二者的协同互补,区位优势是体育小镇消费集聚形成的前提要素。

(二)人口集聚程度

从消费者视角看,消费是人的消费,因而人口集聚是消费集聚的重要表现,也是消费集聚的结果。消费集聚实质是人口集聚的过程,没有人口的集聚,消费集聚则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运动休闲服务属于消费性服务,消费性服务业伴随人的集聚而集聚,是一种伴随性集聚行为,人口集聚是实现消费集聚的根本。体育小镇的建设首先得有一定的人口基础,即人口密度与规模,有了一定的人口密度与规模,特色小镇的建设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突出特色,进而实现消费集聚。此外,还应具有吸引区外流动性人口的活力。随着经济、科技、信息和交通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生活时空大大地被压缩,人类异地消费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刺激了异地消费快速增长和规模化集聚。从人口集聚效应看,人口集聚会促进社交关系网络的形成,而社交关系网络的存在将促进社交消费。[16]社交消费是维持人际关系的必要消费,并以人口集聚为依托,在人口集聚程度高的地区,人际交往更加频繁且更容易产生社交消费。因此,将运动休闲服务产品培育为社交服务产品,有利于体育小镇的人口集聚,提高消费集聚。因而,在体育小镇规划和建设时,要充分评估小镇辐射范围的人口密度与规模、对区外消费者的吸引力以及运动休闲服务产品的社交服务性。

(三)便捷的基础设施与良好的信息设施

便捷的交通设施既可以扩大体育小镇的辐射范围,增强其可达性,又可以降低跨区域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从而吸引消费者从其他地区向本地区转移和集聚。因此,便捷的交通设施是实现体育小镇消费集聚的重要影响因素。小镇周围应该有便捷的高铁、公路、桥梁和机场等大型交通设施,内部有餐饮、停车、住宿等基本生活设施。便捷的基础设施能够让本地消费者实现当日来回,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体育小镇的消费频率。良好的信息设施对实现消费集聚也至关重要。在信息经济时代,只有将产品与信息化高度融合,推进消费的智能化,降低产品信息搜索的时间成本与交易成本,才能提升消费效率。因此,体育小镇建设必须配套良好的信息设施,如随处覆盖的WIFI网络设备、数字化的智能服务设备、VR技术设备等,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增强他们的体验感,为体育小镇的消费集聚创造条件。体育小镇虽不是互联网企业的集聚地,但为了更好地发挥“运动休闲+互联网”效应,拓展优化运动休闲产业链,体育小镇在实现生产集聚的同时,应适当地吸引互联网企业和人才入驻,以便更好地提高体育小镇基础设施及信息设施的建设水平。

(四)多元化的消费业态

多元化的消费业态扩大了消费者产品选择的空间边界,提高了消费吸引力。由于交易成本和个人偏好等因素的限制,消费者会在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选择自己的消费空间边界。[17]体育消费不仅仅只是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与体育用品业的消费,而应是与旅游、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教育培训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消费。只有扩大体育消费者的产品选择空间边界,才能在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提高体育消费的吸引力。体育小镇作为体育消费的新平台,要形成以体育为特色的多元化消费业态,就必须通过“体育+”产业融合模式或全产业链模式,打造面向儿童、青少年、中老年等各层次人群的体育培训业、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体育康养业、体育旅游业等以体育为核心的产业,方能通过体育小镇建设实现体育消费行为与活动的集聚,并产生扩大体育消费需求、升级体育消费结构、改善体育消费环境、提升体育消费效率与质量的相关效应。国外经验表明,运动休闲80%的市场由山地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冰雪运动和高尔夫运动等户外运动组成。因此,体育小镇要构建以体育为主题的多元化消费业态,除了要有赛事与传统健身休闲项目外,还要以户外运动项目为引领,通过体验性和参与性来增强体育小镇的吸引力。

三、消费集聚的实现路径

据上所述,消费集聚是体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从消费集聚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建体育小镇。因此,体育小镇的规划与建设要避免盲目模仿,一哄而上,需慎重考虑体育小镇能否实现消费集聚。体育小镇在规划与建设阶段应充分考虑产业集聚形成之后,如何更好地发挥消费集聚效应。

(一)依托区位优势,实现运动休闲人群的规模化集聚

区位优势是体育小镇实现消费集聚的首要条件,体育小镇的规划与建设要以区位优势为前提,加强运动休闲消费人群的集聚。从目前在建、拟建的体育小镇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体育小镇都具有区位优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体育小镇。因此,在规划和建设体育小镇的时候,也要充分评估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能否达到可进入的便利性、产业基础是否达到产业集聚的要求、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是否具有吸引消费者的特色、人口规模与密度能否足够支撑人口集聚、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否满足消费力等。体育小镇是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等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因而体育小镇的建设如能依托原有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则为体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也为体育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升级提供了现实基础。杭州市富阳区银湖新区依托现有体育产业基础,打造银湖智慧体育小镇,实现了传统体育产业基地或体育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富阳银湖智慧体育小镇除了拥有浓厚的运动休闲氛围、雄厚的产业基础,同时兼具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设施、较大的人口规模与密度、较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条件,为小镇实现运动休闲人群的规模化集聚提供了基础。因此,体育小镇的建设首要考虑的是建设地点是否有足够的区位优势,不仅要有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等优势,还要有良好的消费能力及全民健身氛围等,才有可能实现体育小镇的消费集聚。

(二)强化信息化水平,提升消费体验感与消费质量

以高科技元素为支撑,加强信息化水平,推进体育消费智能化,能够有效提升体育小镇的产业素质或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加强产业活力。与此同时,高科技元素的融入能够有效适应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与消费质量,以此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在体育小镇集聚。因此,体育小镇在规划与建设时应充分融入高科技元素以提高信息化水平,如随处覆盖的WIFI网络设备、数字化的智能服务设备、AR/VR技术设备等,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与舒适感。杭州市富阳区银湖智慧体育小镇是我国首个智慧体育特色小镇,通过高科技元素注入,打造各种室内外新型智慧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游客可以通过各种AR/VR技术设备体验诸如3D高尔夫、3D马球、与费德勒、李娜等网球明星“对垒”的智慧体育休闲项目,提升了小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感与消费质量,增强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促进了体育产业转型升级与消费结构优化。因此,高科技元素的注入,不但推进了体育小镇的消费智能化,而且增强了小镇对运动休闲人群的吸引力,消费质量与消费效率得到提高,是体育小镇消费集聚实现的重要路径。

(三)构建多元化消费业态,增加消费机会

以消费为引领,以运动休闲为主题构建多元化消费业态,是体育小镇发展的制胜之道。随着大众消费结构逐渐从生存消费、发展消费向享受消费、健康消费、体验消费转型,以促进健康、休闲娱乐为主题,具有高度参与性与体验性的运动休闲产业,释放了巨大的消费机遇。未来的体育消费,不仅仅只是传统体育用品、健身休闲、赛事观赏消费,而是与旅游、健康、养生、养老、体育培训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消费”。只有构建集体育赛事、户外运动、体育培训、旅游、健康、养老、养生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消费业态”,才能增加消费机会,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因此,笔者认为构建多元化消费业态,应结合当地特色自然资源或人文资源,将运动休闲项目或体育赛事与特色自然资源或人文资源结合起来,凸显体育小镇的地方属性。郴州南岭生态城依托原有的森林、湖泊、丘陵等原始地貌,设计高难度的挑战性球道,吸引高尔夫爱好者前来体验,同时结合高尔夫会所、高端酒店、生态农业、古民居发展度假旅游,形成体育度假旅游型特色小镇。嵩皇体育小镇依托河南登封嵩山三皇寨风景区,结合源远流长的武术文化,将赛车、航空体育运动、登山、拓展等多种户外运动项目集为一体,成为集观光、会务、婚礼、休闲、养生等多种功能的户外休闲类体育小镇。多元化消费业态的构建旨在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消费需求,消费者在体育小镇不但能够享受运动休闲服务体验,还能享受旅游度假、观光等其他需求服务。因此,构建多元化消费业态,增加消费机会,扩大消费者对产品选择的空间边界,才能提高体育小镇对运动休闲人群的吸引力。

(四)拉长运动项目产业链,优化消费结构

体育小镇采取以运动项目为主题的全产业链运作模式,可以实现运动项目产业链上下游各产业要素有机连接为一体。此外,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使运动项目消费实时紧跟或引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可以保持运动项目服务产品生产过程的动态适应性。北京槐房国际足球冰雪小镇,集聚产业链上的最大资源,建设足球场、足球博物馆、足球大厦、足球风情街、足球狂欢广场等与足球相关的设施,小镇形成了足球全产业链,包含足球产业的各个环节,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因此,体育小镇要实现消费集聚,应拉长产业链,不应局限于体育产业链上某一类项目的开发或只满足一类人群、一种需求的消费,而应全面考虑,拓展产业链,既有针对体育运动爱好者的项目,又有满足运动周边收藏爱好者的项目,既有满足青少年运动需求的项目,又有能让中老年体育运动爱好者满足的项目。因此,体育小镇的规划与建设要注重运动项目产业链上、中、下游资源的整合,有机衔接产业链上的各环节,保证产品供给的多样化与动态适应性,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

(五)构建“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改善消费环境

目前,体育旅游业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催生的新兴产业,是“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成功典范,是我国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从产业融合效应看,旅游产业通过体育元素的植入,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解决旅游淡季游客偏少和山水型旅游目的地游客重访率偏低的问题。体育产业通过旅游的介入,可以起到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改善体育消费环境的作用。当前的一部分体育小镇就是以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为建设模式,如德清莫干山裸心体育小镇依托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以及德清县的体育产业基础,构建“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小镇通过体育与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了生产、生活与生态的融合发展,成为以探险运动、户外休闲、山地运动等为特色的户外休闲必经地、探险运动集散地、山地训练理想地。因而,基于产业融合理论,体育小镇要构建“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就要跳出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框架,即通过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产业业态,发挥1+1>2的联动效应。

四、结语

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理念、消费理念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健身、休闲、度假、旅游逐渐成为大众向往的生活方式。体育小镇作为一种集聚以上功能的运动休闲服务集聚区,逐渐被人们接受,也成为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体育小镇建设对促进体育产业集聚、产业创新、产业升级,以及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对增加体育消费机会、降低体育消费成本、升级体育消费结构、改善体育消费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虽然当前体育小镇的建设存在一些“盲目”或者“乱象”,但是在“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体育产业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及国民经济的支助产业。作为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体育小镇依然会成为政府与社会资本追捧的对象,成为投资的热点。因而,未来在体育小镇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要清醒地认识到消费集聚是体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体育小镇既是一个产业集聚地,也是一个消费集聚地。如果只有产业集聚而无消费集聚,体育小镇将极大可能陷入徒有其壳而“烂尾”的结局。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小镇消费
安安静静小镇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CK小镇”的美好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熊的小镇
设计是消费,也不是消费!
小镇(外一篇)
体育产业之篮球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