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辉志
(甘肃省民乐县大堵麻河管理处东干渠水管所,甘肃民乐734505)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破坏,其中水资源污染问题尤为严重,特别是在农业灌溉中,灌溉农作物通常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灌溉过程很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要采取更有效的节水措施。实现生态节水必须明确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水资源的开发行为不仅关系到当前利益,而且关系到后期生态环境。通过应用节水措施,可以在保障农业产量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水资源,避免水资源浪费,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农田灌溉方式主要以沟渠灌溉为主,将水引入通向农田的沟渠进行灌溉,但这种传统的灌溉方式效率低下,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渠道防渗技术通过使用防渗材料来铺设沟渠,能够在水资源运输过程中减少渗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进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该技术主要利用喷洒装置将水喷洒到农作物上,水在喷洒过程中形成小水滴,均匀分布在田间。喷灌设备由进水管、抽水机、输水管、配水管和喷头(或喷嘴)等部分组成,可以是固定式、半固定式或移动式[1]。
一是现阶段我国节水灌溉技术还处在发展阶段,传统的灌溉设备老化严重,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灌溉需求,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二是灌溉节水现场监督管理力度较弱。大多数农民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种植作物,节水意识不强。三是部分已建灌溉工程没有完善的维保措施,在经年累月的使用下工程灌溉效率降低,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四是工程资金投入不足。一些节水灌溉工程缺少养护资金。虽然我国目前正积极推进节水灌溉工程,但各地地质条件不一,不同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适配工作的难度较大,再加上没有配套的后期日常保护管理措施,导致灌溉过程中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现阶段我国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时间较短,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差距,节水效果不佳。为了避免干旱,许多农民开发更多的深井来灌溉以提高作物产量,导致节水灌溉工程节约的水被农民用来扩大灌溉面积,没有取得明显的节水效果。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就必须从客观角度分析农业节水灌溉问题。相关部门应制定更加完善的农业节水方案,积极推广应用节水措施。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常出现各种问题,如没有对工程进行日常维护、工程管理力度较弱,有些农民甚至不考虑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大肆灌溉,浪费水资源。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节水灌溉工程的监管,将所在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的保护责任进行划分,落实到各个部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在制定节水灌溉工程维护和管理对策后,应和其他相关部门形成联动关系。通过各部门的相互协调,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如果节水设施发生故障,监理部门应对所在地区的安全生产开展实时监测,由管理部门根据相关监测情况制定并实施具体办法[2]。
目前我国农业节水项目投资主要依靠集体投资、农民资金配置和国家补贴,但国家补贴较少,大部分由农民自己解决。我国大部分农业地区都不富裕,在农业节水工程上的预算较低,各级政府应完善配套支持政策,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节水的意义和保护水源的重要性。
一是水资源优化配置应注重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分析和综合论证当地水资源实际情况,在有效控制水资源总量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的进行优化配置,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及队伍建设。二是将区域发展与规模化发展相结合,提高高效节水灌溉的整体效益,并改善区域农产品种植结构。三是积极引进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促进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系统的建设。可以应用摄影测量技术对作物种植结构进行预测和评价,通过3S 技术获取农业灌溉面积和需水量,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灌溉资源进行分析,在加强跟踪管理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节水灌溉需求。通过定期检测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节水灌溉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管理人员,最大限度地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的效益。
农业水资源作为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是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保障。但现代农业在发展的同时,渐渐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现象。因此,应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应用合适的节水技术,进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