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晓,孟 军
(鲁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39)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基于大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想品德养成规律基础上提出来的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红色文化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资源。将胶东红色文化融入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对于推进中小学德育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红色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将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坚持思政课正确导向、传承红色文化的需要。
胶东红色文化反映了胶东地区人民不畏艰险、顽强斗争、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强烈的热爱之情。其大致包括以下三类:一是胶东红色遗址,包含革命纪念馆、革命博物馆、爱国教育基地、烈士陵园、革命纪念碑、革命根据地遗存等物质资源。二是胶东红色文化作品,包含红色书刊、红色电影、红色歌曲等,是文字、歌曲、影像等形式再现胶东人民保家卫国、建设国家的艰苦历程。三是胶东革命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担当、奉献、开明、坚韧、拓新”。
大中小学思政课作为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国家标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挖掘胶东红色文化中育人资源和育人要素,将胶东红色文化的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融合,融入到思政课堂中,构建国家标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地方校本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胶东红色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2],不仅有助于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的协调统一、依序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教育目标,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好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课程设计问题。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缺乏系统性规划,使得大中小学思政课对于内容的讲解相对独立,不具有衔接性,有的中小学并没有涉及胶东红色文化的内容。二是教材建设问题。目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相关教材。三是缺乏完备的合作机制,使得大中小学教师对于思政课内容的连贯性和递进性无法进行有效地把握,教学目标主题不聚焦、缺乏协同性、衔接性和统筹性。
从学校到家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本土红色文化重视不足的问题。学校方面,对胶东红色文化教育重视不够,忽略了对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教育价值,致使许多孩子不了解家乡史、地区史、红色文化史,出现了“身为本地人却不了解本地文化”的教育现状。家庭方面,许多家长虽生长在胶东地区,却不了解胶东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对胶东红色文化精神传承缺乏关注,很少会有家长带领孩子参观遗址遗迹。
大中小学由于缺乏行之有效地合作机制,使得各学段教学相互独立,合作性不足。同时,一体化交流平台缺失,也使得大中小学教师的交流具有局限性,教师们无法及时有效地沟通,大中小学课程缺乏衔接。除此之外,思政课教师自身缺乏合作意识,互相交流学习意愿不强,即使个别学校有合作,合作方式也较单一、合作内容浅层。
胶东红色文化在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三个统一”原则。
胶东红色文化在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程中,首先要树立整体思维,打破各学段之间的间隔,统筹好根本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关系,探索不同学段间差异,规划好各个阶段内容梯度的衔接,统筹好教育主体整体性和不同学段教学差异性的关系。各层次学校党委要从宏观上做好胶东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整体性规划,对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育人目标、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等进行一体化设计,明确一体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基本任务、基本路径[3];制定有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配备、培训、考核、激励等相关政策的专门规划,建立规划相应的教学支撑体系,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合作交流机制,对胶东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制定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阶梯性培养目标,使青少年的三观形成从具体事件的道德情感培养,再到对社会普遍的理性认识,最后转化为参与社会的使命担当与理性行为[4]。要从众多红色资源中筛选出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资源,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避免内容重叠所造成的“低年级吃不透,高年级吃不饱”现象。同时,又要保证小中大学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连贯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无法理解深刻的理论知识,在这一阶段更多注重情感培养。以感性的认知方式,对学生进行直接式启蒙,使学生从情感上感受英雄人物的奉献精神,感受红色文化中的爱国情怀,感受人民的伟大,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5],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
初中阶段的学生主要以体验性学习为主。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参观纪念馆、采访祖父母等活动了解胶东红色文化,通过课堂讲授,提升对胶东红色文化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内心深出的情怀变成自觉地道德习惯,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了学生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5]。
高中阶段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为主。适当抛开故事性的讲述,将红色精神融入到理论性讲解中,通过对革命时期人物理想信念的剖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坚定其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以史为镜,将胶东历史上共产党人优秀的精神品质与新时代为祖国发展奉献一生的党员们的优秀品质相关联,使学生不会因为年代久远而丧失兴趣,以此来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5]。
大学阶段的主要育人目标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阶段的学生更加理性,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学术训练,不断向学生传播知识、传导价值、塑造情怀,积极引导学生抵御各种思潮的影响,理性分析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并不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自觉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而奋斗,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5]。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需要协同合作,构建红色教育共同体的育人机制,把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全面协作落实为制度化、常态化的形式[6],在集体备课中相互学习,共享红色文化资源,共同研讨教学模式,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推动胶东红色文化融入不同学段思政课教育教学进阶,保证教学体系的方向性、层次性和系统性,使得思政课教师能够对各个学段思政课所运用的红色资料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明确自身所处学段思政课课程教学的特点和侧重点[7],避免内容重复、讲解过浅或过深等问题出现,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除此之外,要积极搭建多方位的共享平台,如教育类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通过网络平台创设红色教育活动,实现红色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共用。
针对不同学校、同校不同级、同级不同班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均需要建立特色的教学模式,根据自身学校的发展特点以及不同学情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个性特点,进行详细地规划和设计。在对胶东红色历史、文化、精神有足够熟悉、认同和领悟的基础上,教师根据自身学校、年级以及授课班级的具体情况,通过恰当地教学方法,把政策语言、教材语言传化为学生理解并认可的课堂语言、教学语言,使得书本上的文字及其承载的价值观有效的“输送”到学生的头脑中,使得学生对胶东红色文化的精神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并从中获得一定的价值尺度,成为自己行动、选择的指南,使胶东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在行动引导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行动上体现讲情怀、讲道德、讲政治的要求,实现“外化于行”[3]。由此避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例如:大学文科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知识掌握相对熟练,教师应将授课重点放在挖掘本土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上,授课方法应偏于理论和热点地探讨;而对于大学理工科生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薄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学理性,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更多地去探究红色精神背后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高中生,理论的渗透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以胶东红色文化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进行基础理论知识讲解;对于初中生,亲身参与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老师所传递的内容;在面对小学生时,教师则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接收所要传递的情感;面对生活在城市的学生,纪念馆、博物馆是教师最好的“教具”,现场教学有利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而生活在农村的学生,身边的一砖一瓦就是革命历史的见证,因为胶东地区的革命活动最早在农村发动,胶东地区的党支部最早在农村建立。
确保胶东红色文化有效地融入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就要做到既保持各自教学模式的个性、特色性,又要搭建共享平台,实现教师间的互通、互享,坚持特色性与共通性相统一。
由此可见,有效地将胶东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促进思政课实现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全方位转换,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各学段学生才能自觉把胶东红色精神转化为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