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冰
(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郑州 450008)
渔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巨变。 在渔业的生产端,传统渔业养殖由于技术和设施落后,存在产量低下、服务体系缺乏、化学类药品使用泛滥、环境污染等问题;在渔业消费端, 消费者对绿色、 安全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在新冠肺炎形势影响下,市场上无公害农产品供给不足。 因此,传统渔业亟需向数字渔业进行转型升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 渔业是农业的一部分,推进渔业数字化建设,建设数字渔业,是发展智慧农业的关键。 农业农村部和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 推进智慧水产养殖,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生产和管理系统, 推进水体环境实时监控、饵料精准投喂、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网箱自动升降控制、无人机巡航等数字技术装备普及应用,发展数字渔场”。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20〕10号)提出:“发展智慧渔业和智慧种业,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水平。 ”
数字渔业是将物联网应用到水产养殖中, 将计算机、互联网、现代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控制和现代机械等技术获取的多尺度、 多维度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 最终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过程中的最优控制、 智能化管理和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系统化物流、电子化交易、质量安全追溯等目标。
渔业标准化是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现渔业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优化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技术,也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标准决定质量, 有什么样的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质量, 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 因此,要推进数字渔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建立数字渔业高标准为前提。 笔者整理了有关数字渔业相关标准,截止2021年5月,现行水产国家标准250项,行业标准773项,团体标准163项,涉及数字渔业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均没有, 仅有地方标准6项,团体标准7项。 (见表1)。
通过整理发现, 当前数字渔业标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渔业标准数量很大,但是针对数字渔业的标准数量较少,且仅仅限于数字农业相关的标准;二是现行的数字渔业相关的标准大都是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三是数字渔业相关标准较为笼统,未能覆盖渔业全产业链。
渔业标准化是现代渔业重要基石。 渔业标准化一肩挑两端,在质量安全端,渔业标准化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在产业发展端,渔业标准化是推进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推进数字渔业高质量发展, 必须以建立数字渔业高标准为前提。 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数字渔业相关技术标准。
目前我国渔业标准体系已构建, 但数字渔业标准体系仍处在待构建阶段。 数字渔业标准体系应覆盖数字渔业各个环节, 应包括数字渔业顶层设计规范、 数字渔业信息技术规范、 数字渔业渔场设计规范、数字渔业养殖技术规范、数字渔业产品加工和流通技术规范、数字捕捞技术规范等。
河南省于2021年5月发布“一村九园”数字化建设规范(试行),其中对数字渔场建设进行了规范。但该规范仅指出数字渔场建设模块, 没有具体模块建设规范。渔场是渔业产品生长场所,渔场标准化建设关系到产出鱼产品的质量。因此,重点制定数字渔场建设规范标准,具体包括渔场管理规范、渔场水质环境实时监测系统、饲料自动投喂系统、专家远程诊断系统、疾病预警系统和水产品溯源系统等建设规范。
目前数字渔业方面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疾病远程诊断系统、水产养殖动物病情测报系统、智能渔技系统、 渔情信息采集系统和药物敏感性实验信息系统等均已运行,但是,这些系统均是单方面运行,没有统一信息服务平台。 怎样融合这些数据,对收集到数据进行传递、交换、整理和分析?因此,亟需制定统一的数据信息技术规范, 一方面保护信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充分共享数据信息,达到为渔民、消费者、决策者和管理者服务目的。
由于数字渔业标准较少,且针对性不强,因此,在数字渔业标准的制定上应进行充分调研, 因地制宜,深入调查论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广泛征求意见,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确保制定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时效性。
数字渔业标准建设对渔业绿色发展具有推动、支撑作用, 是引领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因此,要加强各方面对标准体系研究的经费支持,完善数字渔业标准体系框架, 优先制定数字渔业相关的标准,其次,要加强标准的宣传工作,唯有全社会重视标准、推广标准、使用标准,数字渔业标准化才可能得以实现,数字渔业才可得以发展,智慧农业才可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