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皖倩
个人隐私与网络信息的矛盾论析
黄皖倩
(苏州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509)
文章列举了现在发生的“脸书”用户信息泄漏事件和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讲述的中国人对待隐私问题的态度的事件,由这两个事件引出主题:网络信息与个人隐私的矛盾。先是阐述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然后进一步的分析了网络信息与个人隐私的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并且同时提出了矛盾双方的转化方法: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矛盾双方,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最后表达了对于未来社会的希冀:希望矛盾的双方可以在对立之中逐步走上统一,在对立中把握其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其对立,让人民真正享受到社会主义网络强国发展、建设所带来的美好和幸福。
矛盾;个人隐私;网络信息;同一性;斗争性
2019年3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观察者报》共同发布了一篇关于“脸书”(Facebook)的报道。报道里说英国的一家数据分析公司——“剑桥分析”(CambridgeAnalytica),该数据分析公司共同创办人克里斯托弗·怀利(ChristopherWylie)曾向媒体爆料:“剑桥分析”曾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邀请“脸书”的使用用户参加“剑桥分析”公司所举办的一个线上性格测试活动。“剑桥分析”在此次线上测试期间获取了“脸书”用户的大量个人信息,包括生日、位置等隐私信息。“剑桥分析”是一款心理测验的APP,而在此次的性格测试中,该数据机构在无形之中获取了约27万的“脸书”用户信息数据。因此,“剑桥分析”获得了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通过网络的关联性,“剑桥分析”可以轻松获取“脸书”用户及其所公开的所有关联信息。其实,在未经“脸书”使用用户的允许情况下,像类似“剑桥分析”这样的第三方应用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取参与第三方线上活动的所有用户的公开信息数据。然而纵使“脸书”早就发现第三方应用利用这样的漏洞获取了大量的用户个人隐私数据,他们也仍旧没有采取任何保护使用用户的信息隐私的措施。[1]
2019年3月27日,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他觉得中国网络用户对待个人隐私数据的态度相较于西方国家的人们而言是更加开放的,同时中国网络用户面对个人隐私数据问题的心态不会那么紧张和敏感,甚至可以说如果在一定条件下如果个人隐私数据可以换取更多利益和方便的话,许多中国的网络用户会选择牺牲自己的隐私权利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实质利益。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百度公司才会利用其所拥有的采集用户个人隐私数据的能力来获取更多的网络用户的个人隐私数据,而在这过程中用户们又可以享受到他们所渴望的便利性和有效。[2]
从这些情况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社会网络发展迅速,各种网络行业竞相“开放”。一些企业渴望在行业发展的前期抢占竞争优势。正因如此,他们往往比普通人更想先人一步获取更多的资源优势,这些优势不仅仅指的是金钱方面的,更多的是潜在的资源,这其中就包括了一部分的数据资源。这些数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对于数据资源自然是趋之若鹜的。因此,采集然后挖掘这些用户个人隐私数据自然也成为了首要条件。采集的个人隐私数据可能来源于各种途径,甚至来源于“黑色”产业链的售卖。然而对于网络用户而言,这些数据是其自身固有的,甚至可能是其从未曾重视过的,然后在网络中被动采集。然后随着这些用户的个人隐私数据的收集和过度使用,可能会随之引发一系列的用户个人隐私的泄漏问题。由此社会上更是衍生出一条“黑色”产业链。在这条“黑色”产业链上公民个人隐私信息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明码标价、打包出售”的“正当产品”。然后,各样各式的推销电话和短信接踵而至,纷纷扰扰,最后我们陷入在了“围攻”的境地,这就是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恶果。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好处和便利,同时网络信息还具有整合资源优势和一定的相对独立的形式,因此,受到了更多的网络用户的欢迎和推崇。网络信息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各个方面,不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范围内都突破了以往任何一种信息获取渠道,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和认识范围。这对于每个人而言是十分有利的,它能帮助我们摆脱以往效率低下的联络方式,更好的获得实时沟通,这无疑是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整体的工作效率。我们必须意识到在网络信息之间相互交流和交换势必会带来用户个人隐私的泄漏,网络信息与个人隐私双方的矛盾自始至终都相互依存着,它存在于我们网络的方方面面,我们应当意识到网络信息与个人隐私二者之间的矛盾存在的同一性。就如同当年的奇虎360和腾讯大战一般。在这次大战中,360声称腾讯的聊天软件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形下偷偷扫描用户硬盘。腾讯禁止用户使用360软件,如果用户想要继续使用腾讯软件,则需卸载360软件。这次的大战让更多的网民看到了一些隐藏在网络背后的事情,这场旷世大战进一步让网民意识到了我们的个人隐私问题是一直存在于网络生活中的,不经意间个人隐私数据就发生了泄露,但从侧面也反映出我们对于自我隐私的一种自主权的丧失,在网络的世界里,我们为了要得到自我需要的网络信息的同时,个人隐私数据也在同时不可避免的承担着被泄露的可能,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3]
因此,我们在享受网络信息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个人隐私泄露的可能。这是不可避免的矛盾,它相互依存于我们的网络生活中。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矛盾的存在,承认二者之间的矛盾是不可分割的,并且加以重视和解决网络信息和个人隐私二者双方的矛盾。
现如今,网络信息与个人隐私形成了一种对立局面。二者相互斗争、排斥。正如以上所示,网络信息的相互交流和交换势必会带来用户个人隐私的泄漏,近些年来,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和网络间谍、黑客事件就是个人隐私泄漏的最有力的证据。这也让网络信息彻底地站在了公民个人隐私的对立面,当用户开始获取网络信息时,获取网络信息与保护个人隐私二者是不可统一存在的,二者必然是相互排斥的。正如几年前的“魏则西事件”。有一位大学生——魏则西,他患上了一种严重的疾病,家里人为了治好他的重疾耗费了许多,但是他的病情始终毫无起色。最终他家人通过百度搜索找到了一家医院,该医院广告宣称他们从国外引进了一种生物免疫疗法,该疗法治疗可以“保障20年的时间”,十分有效。然而魏则西在医院接受了4次治疗,花费了将近20余万元后,最终仍旧没有好转,因病逝世。后经调查,医院声称的生物免疫疗法就是国外早已淘汰的一种效率低下的治疗手法,而该院声称的和“斯坦福医学院”有合作的这一事情,也是虚假广告,就是为吸引更多的病人前来医院治疗,从而借机敛财。百度搜索引擎作为中国国内第一大搜索引擎,其有责任和义务向客户提供个人隐私保护服务,并且百度搜索引擎必须对其在搜索引擎上呈现的内容有监督和管理义务,这既是公司需要履行的法律职责,也是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医院利用百度搜索引擎广告竞价机制在网页前端刊登了自家医院的广告,然后获取咨询患者的信息,利用患者的急切心理和虚假的宣传逐步将患者带入事先准备好的陷阱。从魏则西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因病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相关医院的网络信息之时,他的个人疾病隐私实际已经被泄露,他们利用魏则西及其家人对于治疗的迫切渴望而加以用之,借机实现医院想要敛财的目的。[3]
我们必须意识到在网络信息之间相互交流和交换势必会带来用户个人隐私的泄漏,网络信息与个人隐私的矛盾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再忽视网络信息与个人隐私的矛盾,应当重视矛盾的产生、发展甚至是引发的严重后果。换句话说,用户在使用网络信息的同时,不应该仅仅看到了网络信息的便捷型和高效性,更应该深入思考和发现个人的隐私信息同时也在被泄漏着,这样的情况势必会给我们自身带来一定的恶果,我们应当重视这种情况,正视网络信息和个人隐私的矛盾,积极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面对寻找到正确转化该矛盾的合理方法。
我们不应该完全否定网络信息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它在方方面面帮助了我们的工作、生活、健康、饮食、心理。其次,我们应该肯定网络信息中的优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网络信息的滥用给个人隐私带来的严重后果,可是重视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害怕网络信息可能产生的恶果进而排斥使用网络信息。
因此,对待二者的矛盾我们要保持辩证观念,杜绝片面地看待问题,统筹协调各个方面,积极寻找到网络信息和个人隐私矛盾的化解方法。所以,我们必须坚信个人隐私也是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是刻不容缓的,它和个人隐私一样都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它也是需要我们一起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群众力量来共同参与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群众力量一起共同维护网络信息完全,保护个人隐私,积极转化网络信息与个人隐私二者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主席曾指出:“网络安全实则是为了让人民享受更好的幸福生活,而中国的网络安全维护实则也是需要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维护网络安全是整个社会共同责任,同时也是需要中国所有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进来的,共同为中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添砖加瓦的。”
因此,我们采取以下这些有效的维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1)各级党委政府要完善政策、健全法制、强化执法、打击犯罪,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更要加强对泄漏个人隐私的查处和监管力度;(2)互联网企业要切实承担起自我的社会责任,自觉保护用户个人隐私,保障网络信息数据的安全,维护广大网民的权益;(3)网络社会组织要加强行业自律,积极推动网上诚信体系建设和发展,应当有力惩戒违法贩卖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4)专家学者、新媒体代表人士、网络从业人员要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要切实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公民个人隐私的强大合力;(5)作为网络用户的我们更加需要增强自身的网络安全观,自觉维护个人隐私不受侵害,同时提高自己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坚决在源头处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漏。
综上所述,发现网络信息和个人隐私矛盾双方存在的同一性,承认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始终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矛盾,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其同一性,在同一性中把握其对立性。只有当全社会、全中国的广大群众力量都团结起来共同维护我们的个人隐私权利之时,中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矛盾的双方才有可能在现实中被有效地转化,双方才能由对立真正走向统一,中国才能够更好的建设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强国。
[1]杨砺.用户数据泄露脸书市值蒸发500亿美元[N].新京报, 2018-03-22.
[2]李彦宏.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N].解放日报,2018- 03-27.
[3]张午辉.利用矛盾分析法浅析网络时代[D].南开大学,2017.
G201
A
1673-2219(2021)02-0069-03
2020-12-05
黄皖倩(1993-),女,江苏南京人,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伦理学。
(责任编校:张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