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新兰 孙智武 周 乔
养鱼先养水,养殖重在肥水,一年之计在于春,入春后,肥水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肥水的目的是为了培育优良的藻相,藻类是水生态系统中生物资源的基础,同时也是整个水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作为水体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初级生产者,养殖水体合理的藻浓度既能促进水体碳、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循环,也能为水体提供充足的溶氧,从而维持养殖水体水质的稳定,并为水产动物提供充足的饵料。此外水体肥度增加,还可以提高水体保温能力。
若水体肥度不够,藻类生长不好,溶氧不足,则会导致水环境恶化,水体营养无法正常循环,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会大量沉积,导致水产动物病害的发生,最终引起水产动物大量死亡。因此,肥水培藻的好坏与一年的养殖息息相关,必须高度重视春季低温期的肥水工作。
春季温度低,不同种类的藻对温度的需求不同,过低的温度,藻类新陈代谢比较慢,生长缓慢,水难肥。春季气候不稳定,低温连绵阴雨天较多,太阳光照较少,光强较弱,同样导致藻类生长繁殖速度慢,水难肥。水体理化指标不正常导致水体不易肥,例如水体pH值、碱度、硬度等,任意一指标升高或降低时都会影响肥水的效果。水体藻源缺乏,水难肥。施肥前没有杀虫,水中摄食藻类的浮游动物多,培养起的藻类很容易被这些浮游动物摄食掉。水中杂藻过多,抑制了有益藻的生长和繁殖。缺乏矿物质营养元素,如钙、镁、钠、钾等,藻类营养不足无法生长起来。
肥水的常规做法为先改底,后进水消毒肥水,养殖水体一般能肥起来。养殖生产过程中,残饵、粪便、重金属、化学药剂等物质沉积在养殖底质中,前期应清除这些残留污染,否则即使将水调好了,依然会对整个养殖过程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开增氧机或下雨时,底质中的有害物质进入水体中,败坏水质,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及摄食,甚至引发病害。因此,肥水前应做好底质改良工作。第一、物理方法。主要是清淤,生产实践证明,养殖底质适宜底泥厚度一般为10~15cm,为保证水质,每隔1~2年应清除暗黑色的底泥。第二、化学方法。采用化学物质对底质进行消毒,最常用的是生石灰清塘。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中和淤泥中的各种有机酸,改变底质酸性环境,可以起到杀菌除害、施肥、改善底质和水质的作用。此外可全池泼洒市场上的各种解毒产品,对底质及水体中残留的消毒剂及杀虫药剂进行解毒,净化水质、底质。第三、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制剂分解底部沉积的有机质,有益菌群不仅可以为水产养殖动物提供饵料,还可形成稳定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维持水环境的健康稳定。
1.肥水天气。春季天气不稳定,气温低,阴雨连绵,藻类生长繁殖慢,因此应选择在连续3~5天,天气晴朗且温度相对适宜的天气使用肥水产品进行肥水。
2.水位调控。水位控制要随着温度变化灵活调整,温度回升过程中,可逐步降低水位,以提升水温,加快藻类繁殖速度,达到好的肥水效果;反之,降温过程中要及时提升水位,以保持水体温度(不至于下降过快),减少外界环境变化对藻类的应激,维持肥效。水位调节的过程中,水位的上升/降低应在合理的范围内,一般建议水位波动范围5~10cm,切忌大排大灌。
3.藻种补充。肥水前应用显微镜检测水体藻类,确保水体藻相的正常,大部分池塘开春,都进行了干塘、晒塘、消毒等过程,导致藻种缺乏,藻相相对单一,很多传统做法是通过引进水源水补充藻种,但是当水源水的有益藻相不好时,建议适当补充藻种。
4.营养补充。肥水前要通过望、闻、问、测的方法了解水体现状,如水色、透明度、理化指标等,进而评估水体可能缺乏的营养种类。最好通过检测相关的水质指标(pH,氨氮、磷酸盐、亚硝酸盐等)确定水体现有的营养种类,以针对性的补充营养。因此,肥料的选择要因塘而异,肥力偏低的池塘,要以氨基酸膏肥为主,用量在低温期要一次性施足基肥;有一定淤泥厚度的老塘,要以矿物肥、碳肥为主,同时注意控制氮磷比例,调节营养盐结构,防止青苔、虫害等的反复暴发;青苔、地皮频发的池塘,要注意碳肥的选择、补充。肥水时注意避免盲目、大剂量使用农家肥、化肥,以免引发水质理化指标超标。
5.菌种补充。新池塘或底质老化池塘还要适当使用微生态制剂,补充水中的有益菌。有益菌既可消除池塘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还可分解有机质,降低水体和底质中的有机质含量,给养殖水体提供营养。
综上所述,通过春季肥水,提高水体初级生产力是水产养殖能否成功的关键,肥水培藻是系统性基础工作,目前主要是通过定期施肥、改底、使用微生态制剂、添加有益藻类等方法来稳定池塘藻相,从而实现池塘养殖的提质增效,为后续的养殖安全提供保障。
(通联:430070,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电话:1310070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