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扬 袁晓辉 李子涵 刘辉
(四川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雅安 625014)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近年来四川省在冰雪运动推广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冰雪大省相比,仍然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冬季运动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四川省体育局就贯彻落实“冰雪强省”战略的具体措施,细化落实好“四川千万人上冰雪”战略,为实现战略目标,建立起10个发展体系,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是建立专业教练员培养体系,因此,了解四川省冰雪运动教练员培训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太子岭滑雪场的滑雪教练为研究对象。
1.2.1 文献综述法
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查找、收集、整理与滑雪教练员培养相关的文献资料,梳理研究成果。
1.2.2 问卷调查法
向太子岭滑雪场教练员发放调查问卷,共180份,回收180份,其中有效问卷176份。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由图1可知,四川省太子岭滑雪场176名从业教练员中,有128人为在校大学生,所占比例为72%;有30人为当地村民,所占比例为17%;有13人为自由职业者,所占比例为7%;有5人为职业教练,所占比例为4%。可见,四川省太子岭滑雪场教练员组成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全国滑雪教练员人才储备不足,南北人才数量差异较大,四川省也存在滑雪教练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并且滑雪场需要盈利和发展,造成滑雪场教练员从业门槛低的现状。大多数滑雪教练员最初参加滑雪活动的目的是娱乐与满足好奇心,极少有人从一开始就有意担任滑雪教练员。太子岭滑雪场教练员部分是当地村民。由于雪场占地开发问题,需给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导致教练员文化水平不高或没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和教学经验等问题,教练员大都未经过全面系统的滑雪运动培训。
图1 四川省太子岭滑雪场教练员
由图2可知,调查的176人中,未参与过滑雪运动的有138人,占滑雪教练总人数的78.4%;参与过滑雪运动的有38人,占比为21.6%。太子岭滑雪场教练员对专业技能知识了解少,培训难度相对较大,上岗前滑雪时长短,没有良好的上岗考核体系。
图2 太子岭滑雪场教练员从业前接触度示意图
滑雪运动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健身休闲为主,娱乐表演、场馆服务、运动培训体系和体育旅游产业等业态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滑雪教练员主要来源于院校、行业协会、俱乐部、企业等平台的培养和业余爱好者的参与[1]。但仅以拥有认证资质的滑雪教练员的缺口来看,四川省没有形成滑雪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工作体系。教练员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求量,造成了巨大的冰雪教练员人才缺口,因此,大都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快速上岗,资格难受认可,无培训体系,教练培训的矛盾重重,省内考取认可的资质又太复杂[2]。雪场为了快速盈利,新教练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以滑行居多、理论培训少。教练都以薄弱的教学经验带学员,使得学员不满意雪场服务。
调查发现,每个雪季太子岭滑雪场培训出可直接教学的教练员不在少数,足以应对节前、节后客流量的暴涨。但是,当季雪场教练员半数是第一次接触滑雪、第一次做教练[3]。针对这个问题,在对大部分教练进行了访谈,分析得出:(1)有部分教练员是在校大学生,因为学校培养方案问题不得不做教练员来获得学分,伴随着毕业的来临就结束了做滑雪教练的职业生涯;(2)滑雪运动的季节性限制大,雪季时间短,一旦非雪季有稳定工作,原本的自由职业教练就会放弃雪季的工作;(3)教练员住宿环境、午餐供应和薪资待遇等存在问题,多数教练员满意程度低,雪季结束后教练员对再次返回雪场的意愿不强烈。
对于教练员缺少的问题,雪场应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以保证滑雪教练团队的水平,尽可能防止恶性循环,要使滑雪教练员的整体水平越来越高,形成良性循环。雪场滑雪学校的教练储备人员在招聘时应有一定的筛查条件,可优先考虑体育专业学生以及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资深的户外爱好人员[4]。应对预备教练进行基础考核,对于不适宜做服务工作的人员进行岗位调动或劝退处理。
太子岭滑雪场可根据我国颁布的《中国滑雪场管理规范(试行)》和《滑雪社会体育教练员管理办法》对滑雪场教练员提出的培养运作机制的具体要求,使滑雪场的培训有章可循。根据中国滑雪协会印发的《滑雪指导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实施细则(2017版)》《滑雪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工作手册(2017版)》,教练员上岗前必须经过训练理论培训与专项技能培训,且到达规定的考核标准才能允许上岗[5]。
关于教练员的流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解决学生的自愿问题是重点。学校不应用学分来强迫学生,自愿的工作才能有后续的合作。滑雪场可主动对非雪季的无业教练进行工作指导,培养雪场核心教练并提供各种生活保障。其次,雪场在完善旅游条件设施的同时,也要对教练员后勤保障的相应设施进行完善[6]。适当延长教练员的午饭供应时间,防止因午时指导学员错过午饭时间,从而影响教练员专注投入教学。
校企合作是推动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模式,也是推动四川省冰雪运动人才储备顺利推进的基础。要落实好“四川千万人上冰雪”战略,为四川省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合作企业为学校的冬季项目课程提供了解决教学场地不足、专业器材缺失等问题的办法[7]。学校同企业建立固定的人才输送通道的同时,也扩大了潜在的消费人群,带给企业更稳定的持续性经济收益。合作学校丰富了学生的冬季课程实践内容,开设了冰雪运动普及课程来满足学生对冰雪运动的渴望与兴趣,冰雪运动文化的普及和宣传是发展大众的积极参与必不可少的一环[8]。校企合作是开展冰雪运动的新路径,校企双方应相互帮助,实现互利共赢,为共同实现“北冰南展西扩”而助力。
抓住冬奥契机,促进四川省冰雪运动发展,是目前四川省体育业与旅游业的重中之重。依靠天府成都在西南地区的发展地位,推出西南冰雪、四川品牌,以冰雪运动带动四川体育事业,是打造体育强省的新途径。发展以休闲为主的冰雪运动符合当代人的消费观念。完善四川省冰雪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当前四川冰雪发展最要紧的一步,迈好这一步对四川冰雪运动的发展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