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龙
前期准备:根据饲养规模准备鸡舍、饲喂器具、保温设备、饲料、药品等。①鸡舍应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电力充足,清扫、消毒方便。②根据雏鸡的日龄准备食槽和水槽,最好购置自流式喂斜桶和塑料塔式真空饮水器。③保温设备可因地制宜,采用火坑、地下火道、保温伞、红外线灯等,并要准备干燥、清洁的锯木屑、稻草等垫料。
鸡舍及用具消毒:进雏前1周彻底清扫鸡舍地面、墙壁和天花板,然后洗刷地面和饲养用具。待晾干后,用2%的火碱喷洒内表面,再用高锰酸钾20g。熏蒸前关闭门窗,熏蒸24小时以上。饲养用具也可用3%苏儿或2%高锰酸钾溶液或0.3%的过氧乙酸进行浸泡消毒,浸泡1~2小时。进雏前1天,应把垫料铺好,安置好水盘料槽,开好取暖设备,将鸡舍室温升至32~35℃,检查照明线路是否正常,分布是否合理,检查供热管道有无泄露。
育雏温度:第1周保温中心的温度要达到33~34℃,室温27℃左右。从第2周起,每周降低2℃,第5周以后室温保持在22~24℃。
育雏湿度:相对湿度可保持在55%~60%,垫料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燥,尤其在梅雨季节。
饲养密度:1~2周龄80只/m2,3~4周龄30只/m2,6~8周龄20只/m2,9~13周龄15只/ m2,13周龄后10只/m2。育雏室不宜过大,一般可在15~30m2,以利保温和室温调节,鸡群规模在500~800只为宜。在保持室温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乌骨鸡可地面池养、网上平养或笼养,种鸡的饲养密度比商品鸡相对要小,特别是地方乌骨鸡,体小善飞翔,应加高围墙,有时要加防护网。
光照要求:为了保证雏鸡昼夜都能采食和饮水,一般采用24小时光照,舍内距地面2m高处每15m2应安装40瓦灯泡1个。2周龄后改为25瓦灯泡。用红外线育雏,可不增加其他光照,但要配有照明灯。
饮水与喂料:雏鸡出壳24小时后便可开始喂给雏鸡料。喂料前先饮水,头3天的饮水中可加入0.01%的高锰酸钾,经过运输的雏鸡还要补给8%的糖水,刚开食时,先将饲料放在较浅的盘中,并用碎米、玉米碎粒或颗粒料诱食;从第2天开始改喂全价配合料(最好是压碎的颗粒料),少喂多餐,每天喂5~6次,吃到8成饱。30日龄后改用料桶或料槽饲喂,以免浪费饲料。雏鸡开食且要全天供给清洁的饮水,不能间断。雏鸡用的采食盘、饮水器具每天都要清洗干净,每周定期消毒1次。乌骨鸡个体小,吃料少,需喂优质专配雏鸡料,代谢能要达到12~13兆焦/kg,粗蛋白质含量要达到19%~21%,粗纤维含量不宜超过5%并要按雏鸡生长要求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防病药物。饲料可购大型专业饲料公司生产的雏鸡料、也可自行配制。参考配方(%):①1~4周龄,玉米粉58、小麦4、麦麸2.2、豆饼27、鱼粉6、骨粉1、贝壳粉1、食盐0.3、添加剂(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促生长素和抗病药物等)0.5;②5~8周齡,玉米粉56、小麦8、麦麸6、豆饼22、鱼粉5、骨粉1、贝壳粉1.2、食盐0.3、添加剂0.5。雏鸡饲料应新鲜,且要定期饲喂细沙粒,每3天100只雏鸡的饲料中配“雏鸡型”细沙粒50g,并按所喂饲料量的5%~10%配给切细的青绿饲料。
防疫灭病:乌骨鸡场的生产区和生活区要严格分开,生产区应谢绝和减少外来人员的参观。生产场地要设有消毒间、消毒池,进去人员、车辆要消毒,工作人员要更换工作服;污物及鸡粪要及时清除;定期更换垫料,保持鸡舍干燥卫生、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定期灭鼠灭蝇,减少疾病传播。鸡舍地面每周要用3%的氢氧化纳或3%~5%的来苏儿消毒1~2次,选择对鸡生长发育无害的消毒药,如新洁尔灭、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百毒杀等定期在鸡舍内进行带鸡喷雾消毒。消毒药轮换使用,每2~3周更换1次。要注意水源卫生和供水消毒,防止水源传入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