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

2021-12-05 23:55:07刘秀华王素兰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35期
关键词:圈舍规模化猪群

刘秀华,王素兰

(1.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美丽河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00;2.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农牧局,内蒙古 敖汉旗 024300)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生猪养殖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内生猪养殖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受到饲料成本不断增加、养殖利润空间逐渐缩小影响,规模化养殖场在保育猪生产中需构建完善的技术方案,确保饲料营养价值全面,满足保育猪的生长发育所需。同时还应加强流行病学调查,掌握保育猪阶段常发疾病的发生流行特征,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在短时间内控制疾病传播蔓延。

一、保育猪进场准备

保育猪养殖应严格采取全进全出的养殖管理模式。在进入保育舍前1 周应对圈舍进行全面清洗和卫生消毒。首先使用高压水枪对地面、扶手、门窗、围栏以及隐蔽场所进行全面冲洗,干燥后使用2%氢氧化钠溶液喷雾消毒,最后密闭圈舍使用甲醛与高锰酸钾的混合溶液进行熏蒸消毒,连续熏蒸48 h 后开窗通风。

保育猪进入前还需彻底检查供水、供暖系统,确保各个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保育猪断奶后对外界温度波动变化敏感,温度忽高忽低会引发猪群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降低仔猪成活率。初期要确保猪舍温度在28~30℃,然后每间隔1~2 周下降2~3℃,直到猪舍温度调控到20~24℃。同时准备好充足的饲料与消毒、防疫药品,重视保育猪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二、保育猪管理

1、加强养殖环境综合调控

规模化养殖模式下,养殖量相对较多,养殖密度较大,如果没有做好圈舍的防寒保暖和通风换气工作,很容易造成环境恶化,给各种病原的繁殖传播提供条件。保育猪的生长环境要干燥、整洁,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通风管理应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综合调整。

冬春季节外界温度较低,应激因素相对较多,此时可小规模通风换气,一般在每天气温最高时段通风,并适当提高猪舍温度1~2℃[1],避免温度突然下降猪群出现冷应激反应,冬季保育舍温度一般控制在10~15℃。

夏秋季节温度较高、湿度较大,不利于猪群的健康生长发育和正常采食,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热应激刺激。此阶段应加大通 风量,除了一般自然通风外,还可以采取负压通风、冷水降温等方法,在短时间内降低猪舍温度,排出高温、高湿气体。

一般夏秋季节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冬春季控制在60%~70%。温度控制在26~28℃,温度较高需适当通风降温,较低时需打开圈舍的加温设施适当增温。

2、加强分群管理

养殖前应结合猪群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分群,原则上应根据猪群的个体差异、生长发育情况、精神状态将猪群划分成几个群体,一般将差异性大小相差不大的划分为相同群体。

为了切实发挥养殖空间的作用,提升单位面积内的保育猪养殖数量,需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提高养殖效率。一般每个圈舍保育猪数量控制在25 头左右,可根据猪群的生长状况与天气条件适当调整。冬春季节可以适当增加,但最多不能超过30 头;夏秋季节应激因素较多,应适当降低养殖密度,确保保育猪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仔猪断奶后,应在原有圈舍中继续养殖1~2 周[2],并且投喂原饲料配方,避免突然断奶与更换养殖环境造成猪群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刺激,并逐渐过渡到断奶阶段饲料。

三、饲料管理

1、确保饲料质量

规模化养殖场保育猪养殖数量相对较多,饲料占养殖场成本投入的70%以上。为了确保饲料质量安全,应从有资质的饲料企业购买高品质全价饲料,不能购买发霉变质或被污染饲料,保证饲料安全。一些中小规模养殖户,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往往会选择质量较差的低价饲料,有些饲料中还会存在大量霉菌和霉菌毒素,猪群采食后短时间内会出现中毒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保育猪死亡。

新购进的饲料一定要放置在地势较高、通风良好、不容易积水的场所中,并且定期检查饲料的水分含量,避免饲料发霉变质。饲料发霉变质后不能再投喂,否则会引发安全隐患,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2、加强营养管理

保育猪生长速度较快,对饲料营养物质的需求量相对较大,能否从饲料中获取充足的营养,决定了保育猪后期的生长质量和猪肉质量。需规范饲料的科学搭配,增强猪群的免疫力,提高饲料的转化率。

可结合保育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满足猪群的营养所需[3]。一般保育猪饲料配方是50%玉米、10%高粱、5%麦麸、20%豆饼、4%白糖、6%鱼粉、5%浓缩饲料,并额外添加0.1%食盐。可根据保育猪的生长情况对饲料添加比例适当增加或减少,确保猪群健康生长。

四、疾病防控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保育猪养殖管理中,如果没有做好环境调控,会给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条件,影响动物的健康生长。需严格落实疫病防控机制,加强对多种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特别是应根据保育猪的体质情况制定完善的用药方案,制定详细的疫苗免疫接种计划,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免疫接种。

保育猪阶段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发生流行的高峰期,应进行针对性的免疫,诱导猪群产生充足抗体,更好地抵御病原侵入。一般保育猪在28~35 日龄免疫接种链球菌疫苗,每头猪使用1 头份。35~42 日龄免疫接种猪伪狂犬病毒疫苗,每头猪使用1 头份。49~56 日龄注射猪瘟疫苗,每头猪使用2 头分。56~63 日龄免疫接种口蹄疫灭活疫苗,每头猪使用2 mL。82~89 日龄免疫接种猪瘟疫苗,每头猪使用2 头份。100~120日龄免疫接种口蹄疫疫苗,每头猪使用3 mL。

此外,可积极推广应用各种微生态制剂、中成药制剂替代抗生素和抗病毒类药物。通过添加微生态制剂增加胃肠道中有益菌群的数量,保持菌群平衡,有效降低腹泻疾病的发生率。

五、结语

保育猪是规模化养殖场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生产环节。相对于成年猪养殖,一旦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各类传染性疾病传播流行,危及整个猪群的健康生长发育,甚至会造成大量仔猪死亡。需指导养殖户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制定合理培育方案,科学养殖管理,提高猪群整体健康程度,提升饲料利用率,确保保育猪快速生长。

猜你喜欢
圈舍规模化猪群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28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18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44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猪业科学(2015年10期)2015-01-25 07:14:18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