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昕薇
(成都中丰再生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将以拉动内需为主,国内国外双循环的发展战略将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较多的机遇同时也会给部分中小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有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长期以来饱受融资难的困境,因此,积极研究双循环战略对众多中小企业的影响,进而提出提升中小企业发展韧性的措施。既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更好发展,也有利于双循环战略的贯彻落实,进而增强经济发展竞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融资即是指企业对资金进行的筹措、流转等活动和过程,即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生产和经营状况、资金所拥有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公司经营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通过对科学预测和分析做出决策,采用一定的手段和途径,从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向属于该公司的投资者和其他债权人进行筹集资金,组织其资金的利用和物质供给,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要求,及其经营和管理各种业务活动所必需的一种理财行为。
1.哺育种子期和创建期中小高新企业成长
我国中小型高技术企业虽然都有领先的技术思路或强烈的技术创新意愿,但普遍存在资本储备存量少,资信化程度较低,资金筹措困难的问题,让大多数企业因资金问题而制约了其技术验证及技术转化。
2.助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抢占技术和市场先机
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先进性方面都存在明显的时效性,留给中小企业进行技术转化和扩张的时间窗口有限。在充裕资金的保证下,企业及时进行技术转化,持续进行技术研发,才能真正将企业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达到预期目标。
3.督促中小企业在初创阶段高起点高标准建立符合现代企业标准的管理体系
外部资金的介入,同时要求企业在更规范的管理制度,接受监督,规范经营管理行为,为企业的进一步扩张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我国一直偏重于行业龙头企业,“抓大放小”,忽视了数量庞大的中小高科技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仅依靠市场自身去解决企业的难点和痛点,让大多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解决资金需求上面,分散了其技术专注度,迟滞了技术开发和转化的速度,错过了高新技术的时效性,而让大多数本有希望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失去了发展先机。
第一,对于直接融资来说,根据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企业在境外发行股份或债券融资时所需要满足的条件是非常高,我国的证券市场对已经上市的大型民营企业提供了严格的融资限制和条件;第二,中小高新科技型企业融资主要采用银行借款的方式。受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审查中小型高新科技企业的贷款风险时把控得极其严格,高新科技企业作为一个技术型创新性企业,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大多都无法向银行提供所需的抵押物,所在信用等级评估方面通常不及中大型传统企业,极易受制于贷款标准而被银行拒之门外。
一方面,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主要是采用银行贷款方式,这样的方法必须及时支付其本金和利息,利率相对较高,使得公司财务杠杆系数有所上升,提高了企业进行融资的风险,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而融资金额小、利率高、授信时间短,进而削弱了企业赢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增大了企业进行融资的风险,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企业融资的额度低,不能充分地满足企业特定发展阶段的融资需要,会严重制约企业发展速度,尤其是对于高新技术型企业而言,极易使自己错失先机,导致其发展失败或丧去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企业要想充分满足市场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必将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力、物力和时间用于去进行融资,进一步降低财务费用和成本。
一方面,目前常规融资渠道,财政、银行、商业、证券几大主流渠道中,因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限制,项目和企业不确定性大,资金使用时间长等特点,融资风险相对较大,从而进一步削弱了金融机构的融资意愿。尤其是处于种子期和创建期的企业,往往最终只能采取商业融资,筹资渠道较狭窄,主要通过借贷筹措资金是有一些经营风险的,这些风险会使企业在以后的经营中面临不利的局面,进而影响企业的长久性的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扶持上,虽然对中小高技术企业有部分专项扶持资金,比如创新基金等,但资金申请使用都存在较高的门槛,对绝大多数急需资金的中小科技企业也只是可望而不可及,而且目前政府的很多扶持政策多属“解渴型”。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与其他一些传统产业资金密集或者是劳动力密集型新兴产业不同,并非按照其他产业传统的以最优化和资本来源结构配置为主要资金投入融资目标的直接融资管理方式应用来直接融资进行企业融资。由于人们过分担心中小企业行政控制权的过度稀释和资本丧失,企业更多地愿意直接采取一种对中小企业的行政干预控制程度最小的直接融资管理方式,而在融资外源中则认为应该通常是先购买债权后购入股份。依靠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单一,这种融资模式造成了其资本结构不是很合理,在单一的融资模式下资产负债率非常的高,因为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债务来获得融资,债务会大大增加中小型企业的偿债压力,而且融资成本比较高,不利于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效益和经济全面性提升,过大的偿债风险容易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最终走向公司破产。
针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如上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从内部着手,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首先应该要合理的股权结构,健全的现代管理体系,重视财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规范公司业务流程。在目前“双循环”战略背景下,一定要有“立足内循环,面向外循环”的格局,做到管理健全、规范、透明;对财务管理人员而言,一定要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做到所有财务信息准确、透明,这样有利于建立公司信用体系,为公司良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从外部来看,建立针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征信系统。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大数据系统,对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活动实时地跟踪监管,及时掌握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避免放贷资金的无效使用,进而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一是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对于大多数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普遍存在无可抵押有形资产的问题。由政府或行业协会牵头,成立专业权威评审小组,对企业的无形资产及技术发展前景进行综合评估,并形成建议和意见,作为融资材料向相关机构提供。二是成立政府主导或引导的担保及再担保机构,政府可以直接对对各行业有发展潜力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担保或担保补偿,对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管控和分解,分担融资风险,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预期,进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第一,规划建立高新技术银行或信贷平台,与专业评估部门合作,专门服务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银行或平台可以通过对信贷风险的补偿和控制机制,增强营利性金融机构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放贷款的能力和信心。在政策性的融资和担保制度中,通过信贷再担保等方式吸纳了各类大型商业银行或其他商业性的担保机构,为良好的政策性融资支持体系。第二,提供直接或导引式间接融资服务。通过高新技术专业银行或平台的直接融资,提振商业金融机构的信心,促进其向中小高新企业放贷。同时还将对于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特点进行了细分,针对种子期、创建时间期、扩张期及成熟期,企业对于资金的不同需求及特点,提供了一套长期追溯和跟踪的差异化金融服务。
供应链融资金融是针对企业在经营中的各种特殊性与成本需要,预付款业务融资、存货业务融资与短期应收款业务融资等,以整体供应链贸易为主要基础的总体融资解决方案。改变以前商业银行对单一金融企业主体作为其经营管理主体的那种传统融资和授信管理模式,在“双循环”下围绕我国内循环为核心。从初始采购,到设计制造出中间及其他的新型最终产品,并运输配送给最终消费者手中这一个新兴的产业供应链金融网络,整体性业务融资既包含了对单一经营供应链单个经营商和企业的总体性融资,也包含了该单个经营商和企业与上游主体卖家或下游主体购买者的整个供应链总体性融资决策安排,并为其他经营商和企业提供一套相对整体化的供给链出口贸易业务融资总体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解决目前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的突出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与国际规范接轨,建立健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体系;建立专业的高新技术行业评估体系,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或平台,助力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