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丘陵旱地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1-12-05 22:39费德友王淑荣李小雨蒋进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1年5期
关键词:条锈病病虫草害旱地

费德友 王淑荣 李小雨 蒋进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四川南充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越来越关注,各地积极探索和推广农作物绿色增产栽培技术,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1]。小麦是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提升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各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和应用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引导农民群众从传统的以化肥农药为主的种植方式向着以有机肥等培肥地力、病虫草害农业综合防治为主的种植方式转变,以牛耕人种方式向轻简栽培、免耕、机械化生产方式转变。

1 丘陵旱地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思路

围绕绿色高产的理念,根据丘陵旱地小麦生产实际情况,选用高产抗病抗逆优质品种、采用合理的种植模式、培肥地力、药剂拌种、小窝疏株密植、免耕、精量机械化播种、一喷多防、无人机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等小麦综合栽培技术成果,指导小麦生产,从而达到绿色环保、节能降耗,提高丘陵旱地小麦的生产效率,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

2 四川丘陵旱地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2.1 培肥地力,实行土地用养结合

小麦绿色生产的前提不仅要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更重要的是培肥地力,实行土地用养结合,实现小麦生产高产优质的良性循环。

2.1.1 增加豆科作物种植

近年,国家大力鼓励大豆种植。丘陵地区小麦以间套作、净作方式种植,将以麦玉轮作、麦玉苕间(套)作为主的种植模式转变为以麦豆轮作、麦玉豆间(套)作为主的种植模式,或种植麦玉轮作、麦玉苕间(套)作的地块间隔一年采用麦豆轮作、麦玉豆间(套)作种植。增加大豆种植,这样既能培肥地力减少氮肥的使用量,又能响应国家的政策。也可采用小麦与油菜地轮换种植。

2.1.2 增施有机肥

在底肥施用上,增加农家肥、土杂肥、粪水肥或商品有机肥的使用量,减少速效化肥的用量。

2.1.3 实施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既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培肥地力,又能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温保肥能力。小麦前作是玉米、高粱、大豆的地块,秸秆还田首先要种植适用活秆成熟、高产高抗的前作品种,成熟后用带秸秆粉碎机的专用收割机收获,收获速度不宜太快,且要匀速前进,保证秸秆粉碎效果和抛撒均匀。对于人工收获的前作秸秆,可在收获后、整地前,使用拖拉机灭茬。如不适宜大型机械的地块,可将前作秸秆用秸秆粉碎机粉碎后均匀抛撒在地里。

2.2 深耕与免耕结合

随着各地多种作物轻简栽培技术、免耕栽培技术、旋耕机的推广普及,土壤耕作层逐渐变浅,一般只有16~20 cm,而耕作层一般要达到23~25 cm以上才更有利于小麦深扎根及扩大根系吸收范围。一般情况下每隔2~3年可以选择使用深耕机进行1次深耕,对改良土壤结构和小麦增产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小麦绿色生产增产的重要技术环节。前茬作物收获后用深耕机对土壤进行1次深耕,深耕25 cm左右为宜,不必耕得过深,并将秸秆翻埋,打破犁地层,创造一个虚实结合的耕作层结构,在播种前用旋耕机旋细耙平,确保地面疏松、通透、平整。其他年份采用免耕,在播种时使用旋耕播种机,实现旋地、施肥、播种、盖种一次性完成。实行免耕与深耕交替进行,既降低了小麦生产劳动力、燃料等的投入成本,又实现了小麦的高产优质。

2.3 科学施肥

我国肥料利用率低,如氮素利用率仅为25%,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2%,北美则高达65%[2]。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既能降低肥料投入的成本实现高产,又能降低对土壤环境的污染,是小麦绿色增效的重要技术之一。科学施肥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施用肥料,以促进和控制小麦稳定快速生长。小麦生长前期“以促为主”,促进麦苗快速生长和分蘖;生长中期“以控为主”,减少无效分蘖和养分浪费;中后期“以稳为主”,保证小麦植株稳定生长,避免叶片早衰或贪青晚熟,以提高穗粒数,增加粒重[3]。施肥原则是稳氮增磷钾,增施有机肥。小麦整个生育阶段每公顷需要氮肥150~225 kg,五氧化二磷90~120 kg,氧化钾45~75 kg。氮肥施用实行“一底一追”,底追比为6∶4;磷肥、钾肥、农家肥或有机肥作底肥一次性施用。做好底肥施入,底肥在播种时同时施用,旱地净作底肥尿素120~150 kg/hm2、磷肥900 kg/hm2、钾肥150 kg/hm2、土杂肥15 t/hm2或者商品有机肥100~150 kg/hm2;旱地套作按小麦播种面积计算施用肥料;贫瘠地块可适当增加氮肥的用量。在拔节期追施氮肥,有条件地方后期根据田间情况可追施保花肥,在小麦开花时,结合病虫防治,一次性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尿素+磷酸二氢钾。

2.4 优选良种

正确合理地选择良种是实现小麦绿色高产的关键。高产抗病品种既能降低农药用量、减少防治病害次数和劳动力投入,降低小麦生产投入成本,又能实现高产。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是四川小麦的主要病害。目前,四川省小麦抗病育种方面成效突出,已审定不少抗条锈病和抗白粉病的高产品种,由于四川是小麦条锈病的常发区、重发区,最好选择高抗条锈病的品种,但小麦条锈病生理小种变异频繁,抗性品种抗性难以持久。鉴于此,最好选择近5年内审定的高抗品种,如发现田间感病,次年要及时更换新的抗条锈病品种,同时,要求品种要抗白粉病,赤霉病抗性要区试两年均为中感以上的品种为宜。若种植模式存在茬口矛盾,还必须选择中、早熟性品种,选择品种时尽量选择植株较矮的品种,既有利于抗倒,又能减少间(套)作对后作的荫蔽。做到高产、抗病、抗逆、熟期等多方面考虑。

2.5 种子处理

选好品种之后,播种前做好种子精选,并在晴好天气晒种2~3 d,以提高种子发芽率,然后进行药剂拌种,选择三唑酮粉剂和吡虫啉粉剂干拌种,或戊唑醇悬浮剂和吡虫啉乳液混合湿拌种,预防小麦苗期条锈病、全蚀病和麦蚜。

2.6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四川丘陵旱地小麦最适播期在10月25日~11月8日,11月15日前必须全部播完[4]。四川从北向南播种期可适当后延1~3 d,早熟品种也可迟播1~2 d。

播种时应适当增加基本苗,增加种植密度,以增加主穗成穗率,减少分蘖成穗率。中上等肥力土壤,净作小麦基本苗210万~255万苗/hm2,套作小麦基本苗150万~180万苗/hm2;土壤肥力墒情较差的地块,根据情况,基本苗可适当增加15万~45万苗/hm2。如错过适宜播期,可适当增加播种量,可按每迟播1 d增加2.5~3.0 kg/hm2播种。实行小穴疏株密植,播种时有条件的地块最好采用机播,机播能较好地控制播量、播种密度和均匀度、下种深浅度,是实现小麦苗齐苗壮苗匀的重要措施。严格控制小麦播种深度,一般播深控制在3~5 cm之间。无法机播的地块采用开沟点播,粘重地块开沟困难,亦可采用撒播,撒播时先将底肥均匀撒施于地里,然后撒种,撒种要分两次以上抛撒,尽可能撒均匀,撒种后用小型旋耕机浅旋一次或牛耙一次盖种。

2.7 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

对小麦绿色生产病虫害的防治,要建立病虫草害情况观测点,根据观测情况、当地气候预测预报和当地植保部门对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病虫草害,进行农业综合防治,以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

2.7.1 防除麦地杂草

由于实行免耕栽培,麦地杂草一般发生重,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大,在小麦3叶1心麦地杂草现齐时,采用化学药剂除草,每公顷施用150 g 20%苯磺隆+300 g 56%二甲四氯钠+300 g 69 g/L精恶唑禾草灵兑水450 L混合喷施,或公顷施用大农麦穗30袋兑水450 L喷施,防治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一般在气温高于10℃以上最低不低于6℃的晴天上午10点后或下午喷施,效果良好。

2.7.2 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防治标准和病虫害发生的预测预报,在小麦生长关键时期进行病虫害防治。每公顷施用1 500 g的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300 g的43%戊唑醇悬乳剂兑水450 L喷雾防治条锈病和白粉病,每公顷施用900 g的50%多菌灵防治赤霉病,每公顷施用300 g的10%吡虫啉防治麦蚜。种植高抗条锈病的品种,如未发现条锈病或条锈病轻,可不进行条锈病防治。在小麦孕穗、抽穗至开花时段,如达到防治标准,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在晴天下午,选择1种或几种农药混合喷雾,防治条锈病、赤霉病和蚜虫等,亦可加入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叶面喷雾,做到一喷多防。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无人机喷药,无人机能做到喷雾均匀、不漏喷、效率高,同时还能避免人工施药在小麦间走动对小麦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2.8 适时收获

在小麦蜡熟末期到完熟期,抓晴好天气用带秸秆粉碎的收割机及时收割并将麦秆粉碎撒于麦地,籽粒及时晾晒或烘干,小麦籽粒含水率达到13%以下时进行贮藏。

猜你喜欢
条锈病病虫草害旱地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旱地冰球运动开展价值的研究
作物病虫草害的农业防治措施
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技术
旱地冰球运动推广及发展策略
河南省小麦条锈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少林功夫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