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亭显
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在天然林经营中的应用
宁亭显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乌奴耳林业局森林资源林政科内蒙古呼伦贝尔022177)
林业生态工程在我国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生态建设的地位提高和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并在天然林经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文章讨论了林业生态工程应用的作用和意义,分析了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应用在天然林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在天然林经营中的各种应用场景和途径,力求提高林业生态工程的应用水平,促进天然林经营工作的优化。
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天然林;经营;应用;优化
如今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保障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森林资源作为生态环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生活也具有重要作用。天然林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做好天然林经营工作尤为关键,这就需要运用到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因此,笔者对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在天然林经营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和应用途径进行研究,以做好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
目前总体来说我国的自然物质资源较为丰富,但随着国家快速发展,近年来自然资源开采量大,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力度尤其大,导致森林资源受到破坏,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1],同时也引发了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生态问题,运用林业生态工程技术管理天然林可以有效保护天然林资源,减少森林资源破坏现象。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对自然林的管理协调森林资源与其他资源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最终提高生态经济效益;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应用的目的还在于实现社会经济和人类的长效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可依赖生态环境。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对其应用带来的影响具有深刻的认识。
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部分政府部门对于林业生态工程技术的认识仍有不足,在进行发展前景规划时既不将其作为重要的发展项目,也不出台该项目配套的各项政策与制度,导致林业生态工程缺乏优秀的发展土壤。此外,由于宣传不力等原因,人民群众对于林业生态工程技术的作用也没有全面的认识,对于该项工程技术的应用也不支持,不利于工程的开展。
由于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各方面人员对于林业生态工程技术缺乏认识,我国各地的林业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也存在不平衡现象[2]。部分林业人员对于森林资源管理运营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在进行树木种植、树木管理工作时存在不专业行为,对森林造成破坏,使林业资源遭受损失。此外,还有部分地区的林业站数量不足,或者林业站资金与人才的投入不足,无法发挥出林业站应有的作用,对于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无法起到帮助效果。
部分地区提高了对于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配备了足够的林业人员,也注重提高林业生态工程技术的应用水平,但由于无配套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导致自然林经营工作仍存在问题,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林业部门对各林业站的运用模式和林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无硬性要求,导致部分林业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森林资源得不到很好的管理,很容易出现各种漏洞,同时也会造成林业部门在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成本浪费。
林业生态工程作为一种高技术水平的工程,具有独特而广泛的优势区间,在天然林的运营工作中可以在多方面发挥出自身优势,对于天然林运营工作和森林资源保护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封山育林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如放牧烧火、滥砍滥伐等人为破坏行为对森林造成破坏,为森林树木的生长与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使森林有足够的时间和合适的环境条件进行自我修复[3],封山育林工作一方面要做好“封山”工作,限制人类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要做好“育林”工作,做好森林树木的种植养护工作,切实提高森林质量。在“封山”方面,首先林业人员要防止牧民与牲畜进入林区,可以在牲畜经常活动的地区种植带刺植物,或直接架设铁丝网、建设壕沟,杜绝牧民与牲畜进入林区的现象;其次,要在林区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最后,要做好林区出入口的管理,必要时可以在出入口所在道路上设置卡点,对于进出人员进行检查。在“育林”方面,林业人员则需充分维护封山工作带来的稳定环境,在森林进行自我修复的同时从旁辅助,加快林区恢复速度,提高林区恢复效果。林业人员应当适当加大工作强度,积极检查林区中存在的问题,一经发现即刻解决,一来森林中的问题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会恢复得更快;二来在进行各项工作时林业人员也无须过多考虑对于林区附近居民所产生的影响。如在封山期间,林业人员想要统一解决林区内存在的病虫害问题,由于已经封山,没有无关人员进入林区,就可以不必考虑化学药物和各项工作产生的噪音对于周边居民的影响,工作可以更加顺畅地进行。封山育林技术是林业生态工程当中比较常见的一项技术,对于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完善防护林体系对于森林的生态建设保护工作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注意以下4个问题。
(1)各地各级政府要做好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水平制定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及森林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力求减少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使防护林真正起到“防护”的作用。在完善防护林体系时,地方林业部门需强化防护林质量,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防护林体系建设。如云南省想要在省内建立完善防护林体系,首先不仅需要考虑到省内流经的河流,如长江、珠江等,还要考虑到省内地势较高、湖泊较多的特点;其次要考虑到省内的农田、公路设施、水利设施等的现今分布、未来建设的要求与计划,使防护林体系能够对上述项目起到促进作用;最后要使防护林体系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发挥林业生态工程应有的功能。
(2)地方林业部门要做好防护林体系建设与完善的布局管理工作,适当提高对于防护林建设的资金投入与人力投入,做好扶持工作,起到管理的作用。
(3)林业部门还需从国内外的先进地区获取防护林体系建设完善的经验与技术,提高本地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平。
(4)林业部门需要解决根本问题,提升防护林当中树木种植的水平,提高树木质量,做好选种、灌溉、施肥等工作,优化树苗培育技术,保证选用树木可以有效起到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等作用,充分发挥生态林业工程中的生态观念,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存在耕地过度开发的情况,严重侵占了森林用地,破坏了森林生态,影响了土地质量,长期下去将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保存和保护,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畜牧业等多项产业,因此必须适当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减少耕地面积,扩大森林范围。在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时,有关部门首先要对当地的耕地利用情况和农业生产情况作出详细调查,明确当地是否存在耕地浪费、耕地过度使用等情况,对于在何处、使用何种方法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进行一个基本的规划,促使工作向科学合理有效方向发展[4]。其次,有关部门要做好种植户的思想工作,向广大种植户讲明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重要性,并落实相关补助政策,争取种植户的理解和支持。例如,有关部门可以派专人进行走访,对于耕地需要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种植户组织专门的林业建设与生态保护讲座,深化种植户对于地区生态建设的认识程度,同时给出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具体补助标准与条件,让种植户可以放心地配合工作。接着有关部门要保证“还林”与“还草”工作的顺利进行,选用合适的树种与草种,确保树木与草的种植可以切实起到保护土地质量、增强土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作用。最后有关部门要对已经完成退耕还林、还草的地区进行统一管理,建立起完备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退耕还林工作成果的保护和留存,保证林业生态工程的质量与水平。
在天然林运营过程中进行林业生态工程技术的使用,需要注重林业工程的三大搭建原则。首先,林业生态工程技术的使用需结合工程建设地的生态环境、土壤质量、水文情况等环境条件因地制宜。我国经纬度跨度较大,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各异,因此各地的天然林运营方式也不同,一旦不对林业生态工程进行区分,就会导致自然林状态失衡。其次,要对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和天然林运营过程进行集约式管理,促进林业生态工程技术的合理性发展,要对天然林运营过程中的劳动力、资金流动、能源消耗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例如,林业人员可以建立起轮班管理制度,每过一段时间派专人对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对于各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减少数据管理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只有对各项数据都做到充分了解,才能推动林业生态工程技术不断发展。最后,要搭建起科学的立体化配置,完善森林生态建设工程中的各个环节。搭建森林生态工程的核心在于构造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其主要作用是创造一个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因此搭建过程必须科学合理。在进行森林生态工程搭建时要注意考虑林区的周边环境、空气质量、日照水平等因素,真正做到生态布局的科学化、合理化。
林业生态工程技术作为一种高水平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对天然林运营工作、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都发挥着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环境资源,由于营林水平不高、林业技术不完善等问题仍然遭受着破坏,因此必须强化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力求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刘禹,赵邵松,贾丹,等.浅谈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在天然林经营中的运用[J].现代园艺,2021,44(13):183-185.
[2]张永伟.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在天然林经营中的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20(1):110.
[3]王建峰.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J].农家参谋,2021(6):177-178.
[4]孙靖.新形势下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浅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0(2):137.
S750
A
2095-1205(2021)10-98-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