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仁
富硒水稻种植试验示范及前景分析
梁志仁
(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河池547500)
巴马县是富硒水稻种植的主要试验示范地,项目涉及5 户农户,示范基地面积有2 亩,通过高规格、严要求进行试验与示范,以此为发展高产、优质的富硒水稻产品,增加农民收入奠定基础。文章结合巴马县富硒水稻种植试验示范,对富硒水稻种植技术及前景进行了分析,为提高富硒水稻的种植产量奠定良好基础。
富硒水稻;种植技术;推广前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安全健康,富硒大米不仅能解决人们的温饱,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免疫系统,促进人体健康,因此,富硒大米在我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1]。富硒水稻种植技术是提高富硒水稻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文章着重分析了富硒水稻种植技术,并对该技术的推广前景进行探究。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任务,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引导农民群众开发种植特色且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品种,以示范基地为依托,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将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农技人员科研基地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该基地项目位于巴马县那社乡那乙村心屯,项目涉及农户5户。
那社乡有着丰富的含硒元素的天然土壤资源,为对其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加速推进巴马县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根据巴马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方案的要求和县农业局的工作部署,2018年我站在那社乡那乙村心屯组织实施2亩的富硒优质稻种植试验示范项目。经我站对示范基地的水稻产量进行测产,平均亩产为552 kg/亩,比对照亩增产16.2 kg,亩产值达1 545元,比对照亩产值增加331 元。
作物生长的好坏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为了保障富硒水稻的良好生长,选择优良品种十分重要,优良品种的性能包括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等,只有选取优质的品种,水稻高产优质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巴马县在种植富硒水稻时,选用优质、高产、多抗的适宜本地栽培的杂交水稻品种——中浙优8号和本地优质的常规粳稻品种——大甲粳、红米,其能够使富硒水稻的种植产量与品质大幅提高。
在播种时需注意田间播种密度,秧苗弹性较小,且根系只能在厚度较低的薄土层中交织生长,一般为2 cm~2.5 cm,时间一般为17 d~20 d。在播种过程中,盘底需要铺放1.2 cm~1.5 cm的土,浇足水之后,定量播种,一般情况下播芽谷900 g/m2~940 g/m2,并在上面撒盖种土,以没过种子为宜,种土撒盖的厚度为0.3 cm~0.5 cm[2]。
2.3.1 浇水灌溉
移栽水稻后,由于较小的稻苗根系发育还不完全,吸收水和肥料的能力较弱,所以,需要进行一段时间恢复。气温情况不稳定会对秧苗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遇高温天气将会导致叶片水分在较短时间内蒸发,故在插秧结束之后,需要做好水分供应工作,相关人员最好采取浅水灌溉的方法,水层深度最好是秧苗高度的一半,不能将苗心淹没,这样不仅能达到保湿的效果,且有助于避免叶片发生水分过度蒸腾的现象,同时还能防止冻苗的问题发生[3]。
2.3.2 晒田
水稻晒田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水稻的分蘖,且对于水稻幼穗分化也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晒田能使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使植株生长中心蘖朝着穗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培育优质的大穗。水稻晒田结束之后,植株的生长速度会加快,植株的叶节会变得越来越强壮,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产量得到提高。晒田的最佳时间段为水稻对水分不敏感时期,这时水稻的田茎数量已经达到茎数的一多半,将会阻断分蘖的发生。在实际中,应当考虑到稻苗的生长状况,同时还需要结合土壤类型灵活掌握晒田的方法[4]。
2.3.3 增温灌溉
为了保障水稻的健康生长,在灌溉时可采用增温灌溉的方法,主要在日落前1 h~2 h、日出后1 h~2 h内进行灌溉。其目的是利用水的温度,使水稻尽早分蘖,防止低水温对水稻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2.3.4 检查漏水问题
在种植水稻时,应对稻田是否存在漏水问题进行检查,由于水稻与其他作物不同,将保水措施落实到位十分有必要。水稻灌溉结束后,应对田埂的坚固性进行检查,避免水冲毁田埂而导致漏水的问题发生[5]。如果发生漏水问题将导致稻田肥料流失,这会给水稻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同时,除草剂的作用也将无法发挥出来,水稻田里长出杂草,影响水稻的健康生长。所以,定期检查田埂十分有必要,另外,还需要定期清除杂草,并对漏水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2.3.5 肥料的合理使用
在返青后,水稻根系将变得越来越强壮,分蘖数量也将随之增加,一般的肥料已经无法满足其生长需求,加上低地温的因素,无法完全释放土壤的养分,因此可能会出现无法充分吸收肥料的问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增加施肥量,合理施用分蘖肥,根据水稻生长发育情况、土壤肥力情况减少肥料使用量[6]。对于长势弱的秧,可以多施一些肥料,对于长势较好的秧,可以减少肥料的使用。
2.3.6 有效防治病虫害
有效进行病虫害防治是保证水稻健康生长的重要前提,在种植水稻过程中极易出现病害,如白叶枯病、稻瘟病等。因此,种植户需重视这一问题,可以将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不同方法应用于实际防治过程中,如春雷霉素+三环唑杀菌剂的应用,能够有效防治病害。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应选用光谱、低毒、高效的药剂;还可以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不能使用除草醚、甲磺隆等除草剂。另外,还要注意“绿色保值”,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主要以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农药为主,以此使水稻种植效益得到提升。
2.3.7 采取科学管理
要想保证水稻的健康成长,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水田进行管理。为了促进水稻健康生长,应当保持浅水灌溉田间,其能够促进分蘖的发生。晒田的时间为总茎蘖达到预定穗数苗的80%,其能有效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且在水田质量的改善、纹枯病危害的减轻、成穗率的提高等方面发挥显著优势。在幼穗分化开始前,需要注意及时回水,其目的是穗分化阶段的水供应得到保障,复水之后需要加强间隙灌溉法,断水的时间为蜡熟期。
2.3.8 苗床整理
为了保障稻米的健康生长,整理富硒水稻种植苗床是较有必要的,其能够保障土层中的营养含量。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施足基肥,可将有机肥、无机肥综合应用,主要施用农家机肥,总使用量在70%以上,并搭配氮、磷、钾肥进行使用。
2.3.9 科学施硒
在富硒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为了使水稻中的硒元素含量与实际相关要求相符,可视实际情况科学使用粮油型富硒增甜素,以此使硒元素含量得以增加。可以在水稻破口扬花期予以使用,使用方法为:将粮油型富硒增甜素加水融化,并加适量清水加以搅拌,使用喷雾器喷施到水稻叶片正反面,30 kg/亩为溶液的喷施量,且应选取晴天或阴天下午进行喷施,需要注意喷洒时保持均匀。与此同时,为了使硒元素容积在叶片上的黏性得以提升,可采用“好湿”有机硅喷雾剂助剂[7]。
2.3.10 适期收获
水稻成熟到九成熟时及时动员示范户收割,指导示范户晒谷不要摊厚,要勤翻动,保证谷子干湿度均匀一致,提高稻米的加工质量。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富硒作物由于可增强人的免疫系统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食物中的有机硒十分安全,其是人体摄取硒的主要来源,粮食中硒含量的高低与人类的健康有着密切关系,正常含量与硒缺乏、硒过量的标准分别为0.1 mg/kg~1.0 mg/kg、低于0.1 mg/kg、高于3.5 mg/kg。那社乡有丰富的含硒元素的天然土壤资源,能够满足水稻对于硒的天然吸收利用,富硒稻中所含的有机硒易于被人体吸收,是优质的补硒食品。开发富硒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农产品品质得到改善,且有助提升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另外,富硒水稻在农产品附加值的增加、农民增收的提高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普通大米相比,富硒大米的价格高出30%~60%,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8]。
巴马县具有良好的地理环境,能够为富硒水稻的种植提供良好的条件,在种植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栽种技术能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使当地农民的经济水平得以提升,因此,富硒水稻种植前景十分广阔。
当前富硒水稻的栽种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农产品,且能提高农民经济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为了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应当采取有效的富硒水稻栽培技术,包括优良品种的选择、田间灌溉等,以此提高水稻的食用价值,为推动我国水稻种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陈淑敏.万秀区富硒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9):23,25.
[2]陆润泉.无公害富硒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J].南方农业,2020,14(6):40,46.
[3]高枚玲,张桂辉,刘松.绿色优质富硒大米栽培技术操作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211,213.
[4]黄秋要,梁忠明,罗芳媚,等.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12):90-91.
[5]尹庆璋.永福县富硒优质晚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10):27-28.
[6]黄石伟.无公害富硒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9,39(9):93-94.
[7]闵志标,姚鹏,翦阳,等.富硒优质红米冬粘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4):24-25.
[8]邓正春,吴仁明,刘大锷,等.优质杂交晚稻桃优香占特征特性及富硒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7,32(4):53-55.
S511
A
2095-1205(2021)10-76-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10.35
梁志仁(1971- ),男,壮族,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人,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