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丽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与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非遗精微绣源于无锡刺绣,不会脱离锡绣的发展大环境而独立存在,研究无锡地方刺绣的发展能为精微绣的发展提供帮助。对锡绣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可以为后期的研究提供探索路径。
锡绣是江苏地区以无锡为中心的一种刺绣,相传有2 000多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一部分,至于锡绣最早出现于何时,没有确切的文献可以查证。据锡绣传承人口述,锡绣与苏绣同源,一脉相承,其真正的起源虽难断言,但是从吴地刺绣的研究史料中可以追溯其发展的脉络。
根据20世纪50年代以来太湖流域的吴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织物与骨针推断,上古时期可能已经有了“吴地刺绣”的最初形式,根据原始刺绣源于黥面文身的观点,吴地刺绣的图案也与该地域上古时期“断发文身”的习俗有一定渊源。相传,吴人“断发文身”是为了规避水中动物的伤害,也是自然、图腾崇拜的表现方式,在《吴郡赋》《吴越春秋·寿梦传》等文献资料中都有相关记载,1954年江苏丹徒出土的吴人“断发文身”实物可以佐证[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麻、毛等丝织物出现,继而产生了服饰,刺绣代替了文身。关于吴地刺绣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正谏》中“晋平公使叔向聘于吴,吴人拭舟以逆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棉衣而狐裘者”[2],晋平公时为2 500年前,彼时吴地刺绣已代替文身,此为文献记载中吴地刺绣发展的可追溯渊源。
史志记载,明代中期,家家有绣棚,锡绣盛行,而在此之前,有史料记载两汉、南北朝时期吴地少战乱,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吴地刺绣的发展[3]。隋、唐、两宋时期,江南一带成为文明富庶之地,吴地刺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72年,浙江瑞安慧光塔发现的北宋双面绣品是中国刺绣史上最早的一件双面绣品。元代时期,吴地由于实行奴隶制生产方式,制约了刺绣技艺的发展。明代强令广植桑麻,加上一系列鼓励政策,吴地刺绣达到了新的繁盛时期,这也许是锡绣在明代盛行的根源。1897年,锡绣代表人物李佩黻、李钩等李氏传人创办了锡山绣工传习会,招收了100多名入会者演习锡绣技法;1912年,锡绣代表人物华璂夫妇在上海创办刺绣传习所,在刺绣针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突破[4];1915年,锡绣在清代也达到发展的鼎盛时期,在万国博览会上,华璂、陈少云、秦素瑾的作品分别获奖。1921年,在宁举办的江苏省地方物品展览会上,锡绣获奖11项,一时锡绣盛称于世[4]。在随后的十几年间,锡绣享誉国内外。
抗日战争后,锡绣和苏绣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苏绣的实用性增长,应用于服装、饰品、床品等生活的许多方面。锡绣慢慢衍变成欣赏装饰品,在市场上的份额逐渐减少。1958年,中华绣品厂成立,以华慧贞、陈希清、华织素等老艺人为代表,成为锡绣生产大户。该厂于1973年设立了技校,招收了几十名学员,其中就有后来的锡绣名家吴鸣文、赵红育等[5]。1981年,无锡工艺美术研究所锡绣传承人赵红育大师发展创新了锡绣绣种“精微绣”,突破了锡绣的传统模式,创作了第一幅双面精微绣《百寿图》,卷幅微小,绣技精湛,为时代刺绣精品。随后,锡绣的发展以精微绣作品为主,以花鸟、山水、人物、亭台楼阁等为主要表现题材,应用于包、饰品等小型物品,锡绣自此步入近代历史上第二个鼎盛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锡绣因耗时长、价格高、市场狭小,逐渐陷入绣工难找、产量低、后继无人的窘境,锡绣人才逐渐流失,锡绣日渐衰落。2008年,锡绣中的精微绣作为苏绣的扩展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锡绣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红育说:“锡绣现在可以说是‘人未亡,艺将绝’”为了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锡市政府联合多方鼓励扶持,除了携手赵红育大师成立女红研习会,让感兴趣者免费学习,还让大师和多个高校建立了协作关系,进入课堂,传授技艺。
2017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振兴,同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倡导人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新途径,这是锡绣进一步发展的契机[6]。
2.1.1 主要研究内容
(1)前期阶段,对锡绣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然后对文化产业和消费者就锡绣的需求情况进行调研。经过分析整理,明确问题与努力方向。
(2)探索如何直接把锡绣中的精微绣应用于高端文化产业,拓宽其应用范围。锡绣曾被应用于高端手表机芯、旅游纪念品。基于锡绣手工耗时长、价值高的特点,在研究中首先考虑高端装饰品、影视传媒、高端服饰品等领域,找到结合点,再借鉴其他非遗文化依托产业的振兴思路,探索如何创造性地将锡绣应用在产品中,制作出模型,分析总结,加强锡绣在高端产品中的应用。
(3)研究如何间接创造性地将锡绣应用于文化产品,比如取其形、色、意、材质等部分内容应用于高端文化产品或日常用品,挖掘新的应用思路,以扩大锡绣的应用范围。
(4)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厘清锡绣依托文化产业振兴的脉络,针对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
2.1.2 研究创新点
(1)研究内容的创新。在研究内容方面挖掘创新点,从行业需求出发寻求突破点,依托文化产业,发展以锡绣要素为基点的特色商品;寻找锡绣传统技艺和现代文化产业链的理想契合点,研究两者在不同层次的结合视角,拓宽振兴锡绣传统技艺的思路。
(2)研究视角的创新。从不同文化产业背景下人们的审美需求出发,对锡绣传统技艺文化进一步进行分析、挖掘和创新;在研究中,基于充分调研进行设计实践探索,总结锡绣依托产业发展的理论体系,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带动研究,保证研究的系统化和切实性,避免空谈理论。
2.1.3 主要研究成果
课题组成员主要通过查询资料、访谈非遗传承人赵老师以及课堂教学实践等手段,研究了锡绣在教学与生活中的应用。其中,主要应用对象为抱枕、围巾、手绢、帽子、包和不同风格的服装,将锡绣与饰品、服装设计相结合,通过指导学生课堂实践,丰富锡绣在生活必需品中的应用场景,拓宽学生的创意思维;通过对锡绣在室内软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及美学分析,挖掘锡绣的装饰功能,指出锡绣将以个性化、装饰化以及人性化为主流发展方向[7];对比研究无锡锡绣与剑河苗族锡绣的不同,区别同名绣法,深化对锡绣技艺的了解。通过对锡绣进行市场调研,从文化产业、纺织产业、消费者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索锡绣的发展路径,分析锡绣发展依赖的文化环境与相关行业发展环境以及消费者观念之间的关系,提出锡绣的发展需要相关文化产业的参与、纺织品相关行业的发展背景支持、基于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的政府支持以及消费者观念的更新。
近几年,针对锡绣的研究日益增多,从2017年知网搜索只有几篇高质量的文章到现在相关文章有30多篇,虽然绝对数量与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相比较少,但是这种增幅说明锡绣得到了国家与科研人员的重视。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以及和赵红育大师面对面访谈了解到,目前针对锡绣比较前沿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锡绣的校本传承,锡绣与服饰、装饰产品以及文创产品的结合,无锡锡绣与苗族锡绣、苏州刺绣的对比,锡绣精微绣艺术的视觉美、传承、保护及其衍生品等方面。其中,许多成果来自校本传承研究,这是传承的主流方向,而产业对其研究成果尚未涉及。整体而言,锡绣以其历史情感与艺术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对其进行研究。但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锡绣,应该更广泛地对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使其产品化、现代化,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除了学院研究路线,也可以从锡绣与产业、信息技术的结合以及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丰富锡绣绣品,甚至实现个性化定制,进一步拓展消费市场,更好地推动锡绣的发展。
锡绣由兴起到没落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沉淀,其发展与地域文化的变更有较大关系,面临继承与发展的困境时,需要人们共同努力,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与探索,明确锡绣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