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桑品种
清代由于浙江地区蚕业发达,群众对桑品种的选择更为重视,据嘉兴和湖州府志的记载,农村有桑品种22种,其中常见的有19种,包括家桑15种,野桑4种。如按产量分,则上等桑4种,分别为富阳桑,荷叶桑、木竹青、黄头桑及望海桑;中等桑11种,分别为密眼青、五头桑、大叶密眼、白皮桑、扯皮桑、尖叶桑、山桑、晚青桑、槐头桑及火桑和麻桑;下等桑3种,分别为金桑、细叶密眼和鸡脚桑。这些桑品种中,以富阳桑为最优,“其大者可得叶数石,倘不令虫蛀及水灌,其根愈老愈茂,年远不败。按富阳桑皮坚,虫不成啮,最为佳种”,现已失传。由于地区性的差异有以荷叶桑、黄头桑、木竹青为好的①《沈氏农书》。在嘉兴又有白桑与黑桑之别,“白桑有花无实,黑桑有实无花”②《新塍镇志》,椹可供药用。清代,各省到浙江来购买品种苗约逐渐增多,因桑苗大多出自嘉湖一带,并以湖州府为有名,因此,对引自浙江的品种桑概名之为湖桑,一般认为是鲁桑在浙江水乡长期训化而形成的品桑,“叶圆而大,津多而甘,其性柔,其条脆,其干不高挺,其树鲜老株,采折最便,推移置他省甚难培养,若培养不得其法,多未成活。此湖桑为桑之冠而难移种也”③杨屾《豳风广义》。
产于他省的川桑、鲁桑等,川桑在四川种植易活,可以成条,可以成树,叶之津较湖桑略减,叶之力较湖桑加厚,湖桑须移接乃佳,川桑则不待移接而叶自圆大。鲁桑产于山东,又叫山东桑,一般认为是桑之始。此外,还保留有明代荆桑、花桑、火桑、地桑、山桑等名称,对他们的的叶质也有描述。按饲料价值,大别为大叶和小叶两类,“大叶桑条柔津多,色青靛,隐有黑纹,味浓而力少减;小叶桑条劲,液富,色青浅,微有碧纹,力厚而味较淡。以大叶饲蚕,其体肥而粉,其茧圆而阔,其丝柔而滑,其绸细而亮;以小叶饲蚕,其体昂而长,其茧尖而毛,其丝劲而紧,其绸实而坚”④卫杰《蚕桑萃编》卷2“桑种类”。
1.2 桑苗繁殖
对桑椹的处理,“夏初椹熟,栋肥大者淘净阴干,临种时用柴灰拦匀,放一宿然后种之。芒种前后为上时,夏至后为下时,二、三月亦可种。掘地一段,打土极细,浇以粪水,搂起寸许,切不可深,深则不出。将种布上,浇以清水,长四、五尺,即可移栽。……又松松打一稻草绳,以熟椹抹一过,令椹在绳缝中,掘熟地以埋之,深不过寸许,苗长移栽。此法较为省便”⑤沈秉成《蚕桑辑要》。也有将草索浸入粪缸内一个多月后,取出,抹上桑子,埋在土中,不时浇水,待其发芽⑥费星甫《西吴蚕略》。甚至还有创新的办法,“夏初椹熟,拣肥大者拌食喂猪,取粪和匀种之,名日豚桑,其叶肥大”⑦陈斌《蚕桑杂记》。
对品种苗的繁殖或改造老桑树,采用多种嫁接的方法,较之前代,有了较大的发展⑧卫杰《蚕桑萃编》卷2。
(1)插接。所剪砧盘及另取接头嫩条均要斜剪,其嵌入砧盘时将接头剪斜处向外乃活。因桑之膏液皆从皮上流通,必令接头与本桑之皮彼此相向乃得融合。
(2)皮接。如接小桑树,不必截断树身,离地数寸,割开树皮,斜如人字,择好条斜剪二、三寸为接头,插入本树,以桑皮紧缠,以润土封之。
(3)靥接(贴接)。桑芽周围约半寸连皮肉带根贴于砧盘骨上,上下两头以桑皮缠绕,用泥粪封固,将桑砧盘上桑眼一概韬去。
(4)叶接(芽接)。每树可接五、六枝。
(5)身接(抱娘接)。横斜锯断砧盘,离地约高三尺,剖开砧盘之皮,取鲁桑嫩枝三、四枝,如法插入封以泥丸,待接头上抽条长叶便成佳桑。
(6)劈接。如树身稍大,用刀横直各劈一下如十字,可接四枝。
(7)根接。大桑树(废桑树)靠地锯断为砧盘,……以骨对骨,以肌肉对肌肉,务令紧密。
在无性繁殖方面,已有埋条法的创造,“九、十月拣连接好柔条,盘作圆圈,掘坑一、二尺,和以粪土,紧紧埋筑,少露梢尖,冬盖腐草,春月楼去。正、二月亦可盘”⑨沈秉成《蚕桑辑要》。
1.3 桑树栽培
由于栽桑时期、土质等等的不同,清代已有春栽、夏栽、秋栽、冬栽、塌栽、生栽、熟栽、转栽、水栽、火栽、燥栽、泥栽、耙栽、行栽、荒栽和林栽等十六种栽法⑩卫杰《蚕桑萃编》栽桑16。
对桑苗的要求,“冬种者秧宣大,清明前后种者宜细”[11]董世宁《乌青镇志》,“其根无论长短粗细,皆不可动,唯直下之根,须剪去之”[12]汪日桢《湖蚕述》卷1“栽桑”。在当时江浙全年养蚕只一次、很少两次的情况下,多考虑种间作桑园,至少是秋冬种蔬菜,因此,桑树采用稀植的较多,“纵横各七尺,每亩约二百株,株株茂盛,叶必满百(相当于二千斤),不须多也”[13]《沈氏农书》。但是由于蚕桑收入的增加,促进经营的专业化,种桑的密度增加,“宜五尺许一本,如品字样,不可对植”[14]沈秉成《蚕桑辑要》,据计算每亩栽桑增加至三百五十株。“又于熟地内尺远一株,两行距一、二丈不等,内留余地可种豆黍,使两不妨业”[15]卫杰《蚕桑萃编》栽桑,密度又较前为大,吴兴地区密的有”大约三、四尺栽一枝”[16]吴墉《蚕桑述要》的,至于广东地区,“肥者每行约离一尺二、三寸,瘦者每行离一尺五、六寸,横直分行,直行正对,横行不必正对,大约每丈长种桑十一、二棵,一亩地约种五千棵”[17]卢燮宸《粤中蚕桑刍言》,更密的“方平一丈之地,可树桑一百株,分十行,每行一株,横直约一尺或一尺四、五寸均可”[18]羊复礼《蚕桑摘要》,“按照顺德而计,每一亩地种桑七千余株”[19]赖风韶《岭南蚕桑要则》。北方大多与麦类间作,采用每亩仅数十株的乔木桑和高干桑种植,这种养成形式的桑树扎根牢固,抗逆性强,适于北方冬季的严寒和春节的干旱,所以从古流传到清代很少变动,相反地在江浙,桑树养成形式向中干和低干发展,采摘管理方便,产量高,土地利用经济,同时桑树整修和收获的工具已从镰改为剪,在工具上是一个很大的改革,便于精细操作。
与古代北方养桑采用步步高的留养方式不同的是,江浙除少数小蚕用叶的火桑也采用外,已向拳式养成发展。方法是栽桑的次年“正月,天气清和,离地二尺,剪去上条,候芽出时,只留二芽,秋后条成又五六尺许。待次年正月,离丫尺许复剪去如叉样式,再留顶上各两芽,余芽抹去,来年又剪新枝,总留尺许,仿前法再剪再留,而枝条又倍增矣。约五、六年,至立夏后开剪,连枝叶尽行剪下饲蚕,剪成数年,桑成拳式,八、九、十拳不等,谓之拳桑”[20]沈秉成《蚕桑辑要》“蚕桑杂说”。
北方和四川也有这种拳式养成的,也是为了便于采叶而形成的;“大约小桑身留一尺枝四层,每层各留一尺,共计五层,高五尺,每排共留十六枝,又大桑身留三尺,每层各留一尺,共计三层,高五尺,每树共留二十五枝,以后每年剪条均比齐老瘢,照旧样剪之,凡五层及三层,……如此树头皆成拳形,条柔枝嫩,叶阔如掌,树身大而不高,尤便采摘”[21]卫来《蚕桑萃编》卷2。
1.3.1 桑树的修理
桑树的修理对树形的养成极为重要,积累的经济也较多,总的要求是,“凡修剪留枝,俱要齐如拳,直如矢,圆匀如盖,无高下参差,乃为合法”。“有枝小者,留全枝勿砍,次年便长一样,有缺者,旁留一、二嫩枝以补之,务使枝向外出”[22]陈开沚《裨农最要》。对高干乔木桑的修枝,也注意到空间的充分利用,应删去的枝条有八种:“曰枯条;曰细小不堪之条;曰沥水条,向下垂也;曰刺身条,向里生也,去一留一;曰骈指条,枝并生而留旺也,留小去多;曰亢脞条,稠杂丛生也,不可留而留;曰远扬;曰脚科,远出细长也,根下细条也”[23]卫杰《蚕桑萃编》卷2。浙江省嘉湖地区对修桑更为重视,每年春分秋分择根下细条,或丫档阴枝及眇小不堪荫下繁出者老枝不成器者,悉去之[24]张炎青《乌青镇志》。枝已枯而不复萌芽看,亦老之[25]高时杰《桑谱》,“拳曲向下者勿留,横斜碍道者勿留”[26]沈练《广蚕桑说》。“粗则锯之,细则剪之,次用凿划平,并修光,仅其皮渐自包裹。老不修平,遂成节疤,风吹易折也。桑条横在空处者,以绳绊之,则枝条整齐矣。”[27]高时杰《桑谱》“剪修合式,则桑之四面,圆如雨盖。倘缺而不圆,须于缺处多留数枝。”[28]卫杰《蚕桑萃编》对桑树的修理,达到精心雕刻的程度。
1.3.2 桑树的肥培
施肥的重要性已有充分的认识,“肥则叶厚而光泽”,肥料的种类有人粪,畜粪,垃圾,稻草灰、河泥、各种粪类、蚕沙、稻秆泥等,对各类肥料效果,认为人粪力旺,畜粪力长,垃圾最松地,用稻秆泥最易发根,用河泥半干垦翻敲碎最肥,桐、茶、棉、菜、麻、豆各油饼可舂碎和石灰少许则不引虫,性暖更肥。一般桑园,每年壅泥一次,用肥二、三次。壅泥主要是培土,防止桑根外露,当然也有一些肥效。高效肥主要靠粪肥和饼肥。施肥时期,最早在清明时,用人畜粪浇洒桑树的四周,叫做“撮桑”,春蚕结束,条伐,即所谓产母桑,用肥一次,能发二叶枝条,谓之“谢桑”。冬季灌以厚粪,加以肥土,重点是捻泥。施肥法如用粪肥,“离桑尺许垦二尺阔半尺深潭,盛肥在潭内,缓缓用泥盖潭”[29]高时杰《桑谱》,“使其气下降,根乃日深”,“用猪粪,晨浇须至晚盖潭,因性咸也,用沙替羊矢宜少盖泥,露一半在外,因性热也”[30]沈练《广蚕桑说》。如用饼肥,“离本除开,并窖以泡开豆饼,每株碗许。其芽复萌,谓之苗条”,交秋可长八尺[31]曹笙南《五亩居委桑清课》。广东所用肥料有塘泥、垃圾、肉麱葱煎硝所出的老水,生粪及蚕粪[32]卢燮宸《粤中蚕桑刍言》。。更值得一提的是,当19世纪末叶,浙江已有桑园种豆科绿肥的创举。“于八、九月间,将桑地开转,遍散奉化之大桥、绍兴萧山两处草子(紫云英),次年待草子长足,用力割断,将土翻转盖在草子之上,使朽,即可不壅别物。若再壅,更有力,下年叶益茂”[33]吕广文《蚕桑要言》,较之北魏《齐民要术》所栽种植芜青的方法,又前进了一步,实开了近代以地养地的先声。
桑园管理中重要的一点是,注意到“草长即锄,土干便灌”。至于垦地,在北方是由于间作粮食作物,在南方则是当桑树幼龄时可兼种蔬菜,另外,则考虑清除草根和暴露害虫的作用,因此提倡“桑地不必多垦,唯冬间必须大坡深垦,莫留宿土,不但土脉活动,一遇雪冻,则草根死,而地蚕虫亦除”[34]高时杰《桑谱》。
1.4 桑树病虫害的防治
浙江嘉湖地区继明代以来,桑蟥仍是主要的虫害之一。此处,如桑天牛、桑尺蠖、野蚕、桑介壳虫、叶虫、桑螟、金龟子和桑毛虫等,都有一定程度的为害。并采取了适当的防治方法。
1.4.1 桑蟥
“蟥虫似蚕而小、色黄、白,有头蟥、二蟥、三蟥之繁。头蟥、二蟥之子,皆缀叶上,三蟥子则缀枝干上,百颗丛生,与桑一色,须把刮净尽,若遗剩一颗,亦遗害无穷。有捏不尽者,取百部草浸汁,用喷筒吸而喷之。此草性能杀虫,不独除蟥,诸虫触之皆死。或用巴豆,去壳、水浸、捣细,取清汁喷,较百部草更烈。”[35]高铨《吴兴蚕书》或用烟油洒在叶上毒杀。
1.4.2 桑天牛
成虫为害时“将桑条枝头旋转,生子在内,嫩枝即死,久而成条里蛀”[36]高时杰《桑谱》,幼虫钻入树干蛀食木质部,严重时”其树方秋先发黄叶,经冬及春,必渐枯死,……若已在树心,宜以凿剔除之,……用百部草塞亦可”[37]高铨《吴兴蚕书》,或“以熟桐油灌之”[38]俞墉《蚕桑述要》。
1.4.3 野蚕
其生长发育时期与家蚕同,“常居桑叶背面,一经蚀食,叶如麻布,久则于枝桠间成茧成蛾,传转不已”[39]曹笙南《五亩居蚕桑清课》。没有适当的防治方法,只是在家蚕大眠将起时,一次采收以后几日所需的全部桑叶,连枝砍下,积贮在阴处,砍伐时,枝上的野蚕必然震落不少,留在枝上的贮在叶内也将闷死,对萎凋之桑叶洒盐水复鲜,对蚕有害[40]《农桑要旨》,这方法并非上策,故还是沿袭冬期刮和各期采收野蚕茧的办法。
1.4.4 桑象虫
“春夏初芽时,有黑甲长身飞跳小虫,状如米内小黑甲虫,春咬芽蒂,被咬则全芽落下,初伤则芽烂而枯,宜清晨捉杀之”[41]曹笙南《五亩居蚕桑清课》。
1.4.5 桑介壳虫
“初生如白屑,渐成细枝,如半萝卜子状,吸引皮浆,皮渐枯槁,槁上生苔,自此叶少而枯,所以用乱桑钯刮之,不若有白点时用巴豆研细和豆油,用棕帚蘸油扫之,白虱自尽。”[42]朱斌《蚕桑指要》对桑介壳虫的发生,认为“概生于阴湿之地,驱除之法,宜沟泻水,删除阴翳之物,使之多受阳光”[43]石桂芬《劝桑说》。
1.4.6 蝼蛄
俗名地蟋,“匿于地下,每桑间,桑鞑薳初出之时,其虫亦出,恒将桑薳咬断,……此颇难捕,若以瓦瓶载火水(即煤油)向虫穴灌少许,其虫必死;或以砒石末并切碎生菜、番薯等物,将砒末搀和,撒匀基面以毒之,较为易除”[44]卢燮宸《粤中蚕桑刍言》,说明此时已有毒杀法的创造。
对其他一些害虫类,还只有捕捉杀死之法。
对于桑病,在明代已知萎缩病有传染性,可通过桑剪而使健株传染得病;至清代,对其根治的办法,只是掘去销毁,对其他桑病仍很少留意。
2.1 饲养和上蔟
在养蚕之前仍采用沿袭的方法进行浴种,以洗去蛾溺毒气或借盐腌以杀死不良的蚕卵留下健卵,又把蚕种放在露天承受严霜寒露。待到清明后谷雨前,就开始把蚕种放在老人身上暖种,或放在床上感受温暖,直至卵色转绿,即准备收蚁。
收蚁时,先在卵布上撒布燥干研成粉的野薇叶,以引蚕便于刷扫,一说也有促进迟出卵孵化的作用。蚁蚕收下后,撒焦糠或石灰一层,然后再给切碎的嫩叶,略加整座就行正常的饲育,在低温下饲育,第一龄应六、七日初眠,若用高温,则三日即眠,第二龄给粗切叶,第三龄给片叶,第四龄给芽叶,第五龄防止干燥,适当给水,每日给桑五、六次。浙江地区小蚕加温至三龄为止,三龄后用自然温度,叫“出火”。由于饲养量大,蚕具不足,五龄食后就放地蚕,不必除沙,饲育方便。
北方饲蚕用牛粪加温,收蚁第一日每2小时用叶筛给碎叶一次,第二日给桑8次,第三日给桑6次,第一龄共经七日。第二龄七日,第三龄又七日,第四龄仅三日便将上蔟[45]杨屾《豳风广义》卷之中“养蚕最要”。蚕网除沙己普遍使用。
注意到按产叶量收蚁,“蚕花一钱,饲之得法,约可得大眠五、六斤,统前后计之,须食叶百三四十斤”。说明蚁蚕到大眠体重,约增加8000-10000倍,但蚁蚕一钱食叶百三四十斤,可见,遗失蚕率是很高的。
上蔟前,用竹木搭山棚,离地五尺,以便下面生火加温。稻草做成湖州把或伞蔟,适熟上蔟,地蚕则用带叶柳条引蚕上蔟。北方对上蔟作了全面的总结,要求“屋宜通气,窗宜明亮,架宜平稳,帚宜扭开,蔟勿孤立,蔟勿靠墙,蚕架均匀,勿阻猫路,随老上蔟,蔟上加蔟,避风日,戒惊骇,时启闭”[46]卫杰《蚕桑萃编》卷2“蚕政、大眠类”。了解到蔟中加温排湿的重要性,“蚕老上蔟,芦帘架下不用火炉,约四、五日方能成茧为冷蚕丝,缫时易断亦费功夫。……蚕上蔟架下用火,约两昼夜即可成茧为热蚕丝,蚕蔟温爽,吐丝快利,……热蚕丝缫时不断,亦极省事,且色亮而有力”[47]杨屾《豳风广义》。
鲜茧缫丝是当采茧后,把茧在太阳下曝晒三日然后再入锅动丝车,为使蚕茧能供逐渐缫丝之用,对茧有烘、腌、蒸等方法,用火炕烘茧是这一时期的创造。“如炕面宽大,一日可烘茧百斤。北方多暖炕,须热气均匀,随时翻动,以干透为度,勿过焦,勿用有烟之柴,蜀东烘茧火气自炕外达炕内,既无湿热之患,又无枯焦之虞”[48]卫杰《蚕桑萃编》卷4“制茧类”,这是近代茧处理的基础。
蒸茧法也较从前有了改进,“先用盐一两,油五钱,入釜汤内,次以蒸笼坐釜上,将软草作圈围釜口。笼内辅茧三,四指厚,俟热气蓬勃时以手探茧,觉热即取去下层蒸笼,以上层蒸笼坐釜上,再添一层为上层,轮流替换,总以不禁热为恰好,……蒸好,摊于箔上,俟冷定后,用细柳梢微复之”[49]卫杰《蚕桑萃编》。因不同的天气,采用不同的方法,“晴则宜蒸,雨则宜烘”。
缫丝前剔除不良茧,对不良茧的形成,有着朴素的描述:
绵茧蚕咀受伤,吐丝缓慢,茧软而松;
阴茧内溃而渍湿;
映头茧成茧而不化蛹,毙烂茧中,亦日乌头茧;
草凹茧紧靠草把做茧,茧有紫色印痕;
尿绪茧蚕尿沾染渍成黄斑;
蛆钻茧蝇集蚕身,咀虫腹上,成茧后穿穴出;
穿头茧用火太旺,匆遽吐丝,不及环绕,穿破一头;
凹赤茧薄绪缠身,赤蛹外露;
同功茧两三蚕共作一茧,又叫大头茧。
2.2 蚕病的防治
蚕病的发生主要从环境因素来认识,归纳为”分替不时,饲养失节,风寒不知慎,湿热不能除,苟且之心胜”:
僵病有红白两种,用白马粪烧烟薰蒸可治。
脓病 “忌湿,食雨水叶则溃死,食雾露叶则萎死。若食气水叶受沙替湿热之气,则成白肚。有干有湿。干者节高,身缩而无水,湿者节高而足流白水,满筐游走无定,俗称爬蚕,亦日潮蚕”[50]汪日桢《湖蚕述》卷l“总论”。
微粒子病 “花头蚕、生黑点,或偏身,或一、二处,统名花头,亦称癞痢头。此分替不勤,为叶替蒸损故也”[51]汪日桢《湖蚕述》。
清代对所有蚕病曾归纳为二十四症:
头眠八症缩身症、伤眠症、锁项症、失眠症、僵身症、侧嘴症、伤潮症、触秽症。
二眠八症反汗症、缠腰症、大头症、麻肚症、焦尾症、腐皮症、黄疸症、伤食症。
三眠八症乌风症、高风症、癞痕症、蚊伤症、脱肛症、结肛症、缩颈症、水虫症[52]曾钦《蚕桑备要》。
当时对病源还没认识,只是从改善叶质来预防蚕病。对不良叶引起蚕病的原因有以下一些记述:
食热叶叶涩而不润,蚕食之则腹结,头大尾焦。
食枯叶叶全无津液,蚕食之则腹结,头大尾焦。
食臭叶大眠前食之,则蚕身粗肥,皮肤光亮如油膝,谓之肥青,当眠不眠。
桑叶堆积过久,一经蒸热,便生气水,为气水叶,大眠前食之即成白肚蚕;雾中摘叶为雾叶,雾有毒,大眠以前食之,蚕老必成白肚蚕,肚下有白水流出,沾好蚕上亦坏。
遇上风时尘沙四起,桑叶沾沙,蚕食之则病胀。
药物防治蚕病,也创造了一些经验。凡病湿白肚,用石灰末匀筛一层,俟蚕行起,以叶饲之两顿后,再用石灰化水,遍洒叶上,令蚕食之,病者即死,不致遗染。在各龄除沙时,多用石灰撒布蚕座,也起到消毒的作用。“病蚕于四眠起后,用好烧酒洒叶先喂一次,再以新叶喂之,无病者仍能食,有病者则倒毙矣。”[53]《新塍镇志》“如僵蚕,瘪娘,司喷烧酒或甘草水。”[54]《育蚕要旨》也有用大蒜汁来防治脓病的。所有这些方法,除石灰确实对杀灭病毒有效外,其他药物的效果都不能肯定,可是,迄今农村中仍有采用的。
2.3 蚕种制造
对蚕种(今称原蚕)提早暖种收蚁,并用高温薄饲多回育,促其生长发育。到大眠后着重选蚕,认识到“种蚕无病,子方无病。大眠后当择取整齐、强健之蚕,日以蕻头叶(即枝头最茂叶)饲之,蕻头力旺,食之则蚕力始旺”。比众蚕更加小心爱护,“老则另搭一蔟置蚕于蔟以火烘之,茧可速成”。待采茧后,按茧形特征分别雌雄一一单排,等待发蛾,发蛾后,淘汰拳翅、秃眉、赤肚、焦脚、焦翅、焦尾、黑纹、黑身、黑头等病蛾,然后让其自由交配,交配八小时后拆对,再淘汰排黑尿的病蛾,即在连纸或布上产卵留种。产时情况“以匀为贵,疏不留白,密不成堆”,在产卵过程中要经常巡视达到这一要求,或在次日用蛾在稀疏处补产。当雌多于雄时,雄蛾再配,但认为这种蚕种不及一交的好,只是作为翌年的预备种。
蚕种都是农家的自留为主,即在普通蚕中选好蚕,又在蔟中选良茧制种,但已发展到商品生产,这在浙江、江苏、四川和广东等省,都有专业的叠产,浙江的余杭、新昌、嵊县和诸暨,有土种生产的专业户,闻名全国。在浙江生产改良蚕种的机构有1897年创办的蚕学馆年产蚕种500-1000张,1900年创办的桐乡蚕场,乌镇蚕场和崇德蚕场各产蚕种1000张,1907年创办的蚕桑女学校年产500-700张,1908年创办的钱塘县蚕桑初级师范年产500-700张,1909年时,蚕桑学校己年产3000-3500张,1911年钱塘县蚕种制造场年产700-1000张。
2.4 蚕品种
在清代,对蚕品种还没有现代科学的概念,只是按照原产地、茧形、蚕体形色和化性等区分,但从这里看出,家蚕种(specis)经过长时间不同地域生态条件的驯化和人们不同方向的选择,在当时已有极大的分化,全国东西南北的差异极大。
2.4.1 浙江
在浙江,《湖蚕述》“生蛾”载:“蚕之种不一,所出之地亦不一。丹杵种:出南浔,太湖诸处;白皮种、三眠种;出千金、新市诸处,余杭亦出白皮及石小罐种。”在日本书籍上记载有:
大圆头原产新昌,茧形长椭圆
七里种产湖州
葑白产湖州,茧大,又叫榧茧种
萧山种原产萧山,茧色白,茧形大,椭圆,两端稍尖
下木村原产绍兴,茧色白,茧形椭圆
宁海种一化性,蚕无斑,茧大,圆筒形,茧色金黄。
日本明治维新时,以振兴蚕丝业为国策,积极向中国引进蚕种。其中从浙江引进的有:
清白一化性,明治十七年(1884)从湖州引进而命名
诸桂一化性,茧圆形,明治三十年(1897)左右从中国引进,原产诸暨,引进后编为国蚕中4。
新昌长一化性,明治三十年左右从中国引进,编号为国蚕中8。
清国7号明治时从绍兴文昌阁原产地引进,一化性,无斑。
中1号明治四十四年(1911)东京蚕业讲习所从杭州蚕学馆引进,为该馆青熟(雄)×桂圆(雌)中日杂交固定的一化性白茧种。
此外,中2号即中国桂圆,中3号即原产余杭的大圆头,中4号为诸桂中的优良者,中6号即下木村种,中8号即新昌长种,清国20号椭圆白茧,中11号即萧山种,又从萧山种育成满月,编号为中108,即以后长期在中日两国生产上应用的华八。
2.4.2 山东
山东省大多为一化性三眠蚕黄茧种,实际蚕体斑纹和茧色都很复杂:
潍县种茧形小,茧色有黄、白两种,茧形细长,一端或两端缓缓细长,或一端尖锐中央粗大,或束腰,色泽有金黄、淡黄、茶色或带红色,以一端尖细、外层淡黄内层深黄的茧最多,所谓”潍县五色茧”,蚕三眠。
安邱种黄茧、四眠蚕,但在周村,在黄茧中有一、二成白茧。
浇沟种作为山东茧的代表,茧色鲜丽,茧形稍细长,一端或两端尖,中央稍细。
青州种茧稍小,炮弹形
临朐种茧形特小,茧衣少;茧形稍大的为长圆形,一端或两端尖,茧色红黄,茧面光滑。
周村、长山种茧大形,茧衣薄,茧炮弹形。
大河种茧特小,茧衣少。
茶叶口种茧两端圆,中央束腰,呈米袋形,茧色深黄,蚕四眠。
池上源泉种茧形、色类周村种,为博山良茧,产于淄川上游的山地。
莱芜、新泰种茧形小而尖,色深黄或金黄,内层淡白。
2.4.3 湖北
湖北所产蚕茧十之八九为桃红色,一化四眠,俗称黄茧,带有黝色的白色仅十之一二,黄茧的色泽有金黄、淡黄、微红色等,茧形有长圆、卵圆、纺锤及瓢形,名之谓大头宝、圆头宝、老鸦咀、细腰带、金钢钻,一般自茧为大短隋圆形,桃红色茧的内层多为黄色。
汉口种蚕体青白无斑,茧有赭、白、肉三色,有色茧外层肉色,中层金黄色,内层淡黄色。
沔阳种蚕体浓色普通斑,茧形椭圆而一端稍尖,茧色淡红带肉色,蚕体肥大。
2.4.4 湖南
衡攸区位于洞庭湖东南,于湘水与洣水交汇的三角地带东北,蚕均为一化三眠,茧色有黄、白两种,以黄茧较多,蚕斑纹有普通、无、花纹、黑缟和褐圆等。
滨湖区蚕一化性,三眠或四眠,斑纹有黑缟、褐圆、无和虎斑,黄茧较多,白茧较少,间有红色茧,茧形大,茧层薄。(徐霞霖,“湖南蚕业介绍”,《蚕丝杂志》I(6))
2.4.5 四川
原产茧大多为黄茧,蚕三眠。
紫花种原产顺庆,蚕体无斑,带紫色,茧形小,淡黄色。
潼川种当地叫白茧种,蚕体黑缟,茧形大,淡黄色。
西强种蚕体灰色,茧桃色。
金黄种蚕体花纹,茧金黄色。
十眠蚕10日眠一次,茧淡黄色。
七眠蚕7日就眠一次。
四川蚕区分散在丛山之间,相互交往甚少,地方品种极其繁多,有尖头种、金龟种、大毛种、阆中种、嘉定种、棉花团、歪沟子、白麻蚕、茄子蚕、泡头种、草白种、酥酥茧、二毛种和南充种等数十种,它们都在蚕体色、斑纹、茧形和茧色上有所差异。
2.4.6 河南
商柘蚕区大多黄茧,混有淡红、淡绿色茧,白茧约三分之一。
宛属蚕区蚕多一化,三眠或四眠,蚕体大多普通斑,间有无、花纹、黑缟、虎和褐圆,茧色有白、金黄、淡绿、淡红、淡黄和肉色,茧形有长圆、卵圆、束腰和纺缍。白茧小而坚硬,金黄茧、淡绿茧,茧层疏松而大,淡红、肉色茧纺缍形。
潢光蚕区茧白色,桃红次之,三眠蚕少。(徐霞霖”河南蚕业介绍”《蚕丝杂志》1948)
2.4.7 广东
大造种类似江南的二化性种,茧纺缍形,茧色白、带青竹色,饲育期20日左右,春初养大造一次,收留蚕种,待深秋再养大造一次。
轮月种八造之种称轮月,谓一月一轮,月余即完一造,每年可养七、八造,地寒者可养五、六造(大致连平养八造,顺德养六造),有金(黄茧)银(白茧)两种,金种粗大易养,银种略小,不宜于夏,春秋为佳(蒋斧《粤东饲八蚕法》)。
2.4.8 江苏
莲心种蚕体小,无斑,发育快,茧小而白。
无锡黄茧种类似白茧种,茧形稍大,茧色金黄,间有绿色茧,蚕体小,无斑、发育快。
溧阳种茧形小,白色。
2.4.9 安徽
黄茧种蚕体无斑,间有普通斑,体大,茧大,茧色金黄,茧形有长束腰、球形,纺缍形。
绿茧种茧绿色,基余与上同。
玫瑰红茧种蚕体小,无斑,茧形整齐,茧玫瑰色,一化性。
青阳笔茧种蚕体无斑,茧圆锥形,发育快
小东种茧淡黄色,茧小圆锥形。
2.4.10 贵州
土种有黄茧、灰茧、河南茧、笔壳茧、泡鬆茧等。笔壳茧为黄色,泡鬆茧有黄、白二色,灰色茧淡绿色,椭圆形、较小,河南茧鹅黄色,大形,皆一化性。(郭太炎,“贵州省正安、道真、绥阳三县蚕桑事业及土地利用概况”,《中农月刊》4(12)85-103.1943)
2.5 国外蚕桑生产技术的引进
晚清农村仍沿用传统的蚕桑技术,当时意法等国重视各丝生产,已进行了科学的改进,为巴斯德的检查,蚕卵微粒子以生产无毒蚕种,缫丝采用机械,提高生产力和改进生产品质等。1866年任中国宁波,税务司的德人康乃达,有感于“外洋之货入中国者,不但货色较广,即各货数目亦年盛一年,中国运出之货不能与之争胜。夫丝为中国民生之大本,通商后尤为互市之大宗,其在数十年之前,较之各国最为兴旺,而自近十余年以至今日,则日见逊色”,在1987年在宁波设立养蚕小院(育蚕试绘所)收集中国各地蚕种送往法国检验病毒,并就试养,1897年著《蚕务条陈》上书给政府,建议改革蚕丝生产技术。1889年2月派养蚕小院工头江生金前往法国蒙巴利蚕业试验场学习。3月18日抵达法国,11月返回,在法国学习了巴斯德的蚕种检查微粒子技术,江生金在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1839-1900)创办的蚕学馆中被聘为教师,肇始中国生产改良蚕种的先声,蚕学馆后又聘请日本专家白泽干为教师,生产改良蚕种,培养人才,积极推广改良蚕种和先进技术,使我国蚕业技术走上改革之路。在蚕学馆的启发下,江南蚕桑学堂(1901)、直隶高等农业学堂(1902)、四川中等农业学堂(1906)和山东高等农业学堂(1906)中的蚕科相继设立,在直隶农事试验场(1902)、福建农事试验场(1906)和浙江农事试验场(1911)内也都设立蚕科从事蚕桑试验研究。一些省成立高级机构农桑局或蚕桑局,推广蚕桑新技术。
2.6 手工缫丝技术的改良
清代,我国传统手工缫丝生产有所发展和改进。传统的手工缫丝技术、设备在全国各地仍然为数众多,其中以江南地区最为发达,而江南地区又以浙江省湖州为中心,以手工缫丝生产的辑里湖丝名闻中外。光绪年间(1875-1908),辑里干经取代辑里湖丝成为主要产品。辑里干经又称辑里大经,就是利用辑里湖丝为原料,经再缫复摇加工而为织绸的经丝。
据《南浔镇志》记载,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南浔丝商周昌炽在乌镇购丝800余斤,以船运南浔。不料中途遭风覆舟,浸湿蚕丝无可为计,只得交给农家将其清理再缫成经丝。当时传统制经丝方法都是双丝合拢后由左旋右,顺摇成经。但周昌炽却令双杨村一带农家仿日本“东洋经”制法,改为双丝合拢后由右旋左,逆摇成经。后来,又增出方经、大经和花车经等各品种,统称为辑里干经、辑里大经或洋经。由于当时国内外缫丝、织绸的机器工业水平都还不太高,辑里干经以其原料质量好,生产成本较厂丝为低的优势,成为国外丝织业急需的产品。同时,经过加工再缫的辑里干经不仅比辑里湖丝更适合国外丝织生产要求,而且外销价格每包通常高出150余两。因此在南浔以及江苏震泽一带盛行。当时农民用土丝仿制的干经约占土丝总量的60%。“做经”对土丝改良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以接受经行原料、工资进行再缫加工的家庭劳动得到广泛采用。据《南浔镇志》记载:“该地因产丝甚多,经商上海日众,与洋商交易,通言语者,谓之通事。在洋行服务者,谓之买办。镇之人由此而起家者不少。”其中最富者拥资逾千万,曾有“二狮、四象、八牛、七十二狗”[55]拥资千万以上者称狮、百万以上者称象、五十万以上者称牛、三十万以上者称狗这称喻。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机器缫丝业的发展和丝织业开始推广应用高速丝织机,手工缫制的土丝出口转滞,出口价格也大大低于厂丝。如1895年从上海出口的浙江金麒麟牌土丝每包价格3l0-345两银,即每担388-413银两,而厂丝每担价格640-720银两。于是,全国各地的土丝生产,包括历史悠久的辑里湖丝的生产都在机器缫丝业的竞争下走向衰败,但是辑里干经的农家手工缫丝生产在厂丝的压迫下依然兴盛不衰。
(1)蚕学馆:1897年创建卜杭州知府林启(迪臣)鉴于中国生丝逐年减少,为振兴蚕业,呈准浙江巡抚廖寿丰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杭州西湖金纱港创办蚕学馆,林启自兼总办,1900年林启逝世,杭州知府朱启凤继任。总教习初聘江生金,继聘日籍前岛次郎、轰木长太郎为总教习,西原德太郎为副教习,1904年起任用本馆毕业生执教,不再延聘外籍教师,进修学生以贡生、监生为多,每届30名,不限省籍,供给食宿,并且给零用费3元,至107年为止,历届毕业生108人,相继派往豫、苏、滇、晋、贵、湘、桂、吉、皖、鄂等省农业学校或试验场任职,1911年改名为高等蚕桑学堂,进入民国,1912年改名为浙江中等蚕桑学校,以后虽校名、体制有变,仍沿续至今。
(2)四川蚕桑公社会:1900年创建于四川重庆市合川县。
(3)江南蚕桑学堂:1901年成立于南京市。
(4)武昌农务学堂养蚕科:1902年成立于湖北武汉市。
(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蚕科:l902年成立于北京。
(6)江苏省女子蚕业学堂:1903年上海申报社社长史量才在上海创办私立上海蚕桑学校,1911年改为公立,称江苏省女子蚕业学堂,1912年迁往江苏吴县浒墅关,定名为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沿袭至今。
(7)云南农业学堂蚕科:1904年成立。
(8)广东省官立蚕业学堂:1905年十一月广东学务处在广州西门外彩虹桥广雅书院内设立,1906年三月招生31人,学制两年,首届学生于1907年毕业,后本科学制改为三年,学员中非高小毕业者,加习预科二年,首届毕业生中改选12名留堂研究,免收学费,供给食宿,教师中聘有日本东京蚕业讲习所毕业生2人,浙江蚕学馆毕业生1人。
(9)山东高等农业学堂蚕业科:1906年成立于山东济南东关。
(10)四川中等农业学堂蚕科:1906年成立于成都。
(11)颖川蚕桑学堂:1906年成立于安徽颖川。
(12)襄阳农业学堂蚕科:1907年成立于湖北襄阳。
(13)蚕桑女学校:1907年成立于浙江杭州湖墅,为时4年。
(14)钱圹县蚕桑初级师范:1908年成立于浙江杭州三墩,为时2年。
(15)凤翔蚕桑学堂:1908年成立于陕西凤翔。
(16)蚕业讲习所:1911年成立于北京。
(1)直隶农事试验场:1902年成立,内设蚕科。
(2)福建农事试验场:1906年成立,内设蚕科
(3)浙江农事试验场:1911年成立于杭州笕桥,内设蚕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