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芳
(甘肃省清水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 清水 741400)
养鸡业相较于其他畜牧养殖产业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且近年来各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扶持这一产业,养鸡业得以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国鸡产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中仍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产品质量缺乏竞争力,这是由于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不科学导致的,想要提升鸡的生产性能,提高鸡产品的质量,就应当做好饲养管理工作。而育成期是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器官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1],育成期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
育成期的体重能够直接反映蛋鸡在开产前营养物质储存的情况,当营养物质不足时,蛋鸡的产蛋性能就不能被完全地发挥出来。同时,体重还能够体现鸡体成熟和性成熟的程度,当体重不达标时,输卵管、卵巢以及肝脏的发育往往较为缓慢,影响日后的生产。但目前,在很多养殖户甚至是规模化饲养场中没有给育成期鸡称重的习惯,鸡的体重没有准确的数值,仅依靠经验进行目测,这种检测方法受到经验的制约,有时外观体型较大的鸡并不能达到标准体重,如果不进行称重则不易发现。
一些养殖户认为在育成阶段应当添加超量的营养成分,这样能够提升育成期体重,其生产性能也能得到提升,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一般情况下,蛋鸡开产前体重应控制在标准体重的100%~110%,这样的蛋鸡产蛋性能最好。如果体重过重,内脏脂肪较多,肝脏、输卵管以及卵巢中如果沉积了较多的脂肪,会影响蛋的形成,开产后表现为产蛋率低下、产蛋的重量较低等情况。
蛋鸡的骨骼发育影响产蛋的性能,尤其是在蛋壳形成过程中有约1/4的钙是来源于骨骼,如果在育成阶段骨骼没有得到良好的发育,在生产过程中就会影响钙的贮存和分解,导致蛋的形成受阻。
蛋鸡对于环境较为敏感,当温差过大时,蛋鸡会发生疾病,采食量降低的同时产蛋率也会受到影响。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工作人员因进出鸡舍觉得麻烦,常有进出后忘记关门的现象,造成鸡舍内温度降低,尤其是在冬季,这样的低温会给鸡群带来严重的应激反应[2]。此外,通风和光照的控制不科学,也会对产蛋性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在育成期没有合理控制光照,蛋鸡的开产时间提前,由于没有达到标准体重,产出的蛋重量就会较小,产蛋高峰期较短或没有产蛋高峰期。
随着集约化饲养的逐步推进,蛋鸡饲养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通常每群蛋鸡的数量在500羽以上,当饲养管理人员不够细心时,就会出现采食不均匀的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定期称重的习惯,不能及时地对鸡群进行调整,那么鸡群的均匀度就会较差,体重较低的鸡更容易发生疾病。
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品种的育成鸡都应当按照其生理需求合理地配制日粮,但目前大多是养殖户认为雏鸡料中营养比较均衡,所以从育雏阶段到开产均饲喂雏鸡料,这样不仅造成了浪费,提高了养殖成本,还容易引发育成鸡的营养代谢疾病或体重过大等。但也并不是育成阶段不需要营养的补充,当育成鸡日粮品质较差、粗蛋白含量较低、氨基酸含量不达标、钙磷等微量元素的添加不合理,会引起痛风病或软骨病,从而影响产蛋性能。另外,还有部分养殖场为了提高鸡群的均匀度,选择极细的饲料进行饲喂,这样会降低饲料内纤维素的含量,蛋鸡采食后没有明显的饱腹感,采食量增加,容易出现啄肛、啄羽等现象,饲料颗粒过细还会影响鸡肠道的发育。
在集约化程度较高的规模化蛋鸡饲养场往往会根据周龄或质量对蛋鸡进行分群,但在转群前后往往不进行应激反应的预防,捕捉鸡时动作粗莽,甚至使用扫把等对鸡进行驱赶,捉鸡时往往是碰到哪里抓哪里,不能按照规定抓腿,这样转群容易出现折翅、瘸腿等情况,淘死率大大增加。
蛋鸡的育成阶段在3个月左右,时间较长,与肉鸡相比更容易发生疾病,所以就需要更加全面地进行疾病的预防,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但很多养殖户不能按照程序进行免疫接种,不重视环境、水源以及生产用具的消毒,这导致鸡群疾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在发生疾病后不对患病鸡进行隔离治疗,致使疾病进一步扩散,发病率显著提升。治疗过程中存在抗生素滥用的情况,时间久了会导致耐药菌株感染,治疗难度增大。
在育成阶段前,应当对蛋鸡进行体重的测量,并比对标准体重,制定出较为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育成阶段的蛋鸡消化器官发育迅速,当摄入营养过量时很容易引起脂肪的沉积,所以日粮的配制十分重要。育成阶段的日粮营养水平应当低于育雏阶段营养水平,12周龄后要根据鸡群的生长发育情况适时利用限制饲喂的方法控制体重。饲喂次数逐渐减少,每日饲料的采食量降至92%左右,或限制饲料的质量,用低蛋白日粮进行饲喂,粗蛋白含量降至12%,但要注意氨基酸的平衡,不要影响性成熟时间。也可以在育成期饲料中添加麸皮、米糠等纤维素含量较多的饲料,这样能够延长饲料在胃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增加蛋鸡饱腹感,减少采食量[3]。定期称重,及时了解鸡群体重,从而更好地指导日粮配制、转群等管理工作。
对骨骼发育进行测定,4周龄后每2周进行1次测量,测量方法是记录踝关节至足掌的长度,鸡群中胫部长度的合格率应在90%以上,否则应当调整日粮,纠正骨骼发育程度。
育成阶段蛋鸡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5℃~30℃,应当保证圈舍内的温度维持在正常水平,冬季应及时进行保温防寒,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定期进行通风换气,减少鸡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维持鸡舍内空气清新。定时进行粪污清理,避免粪污堆积。光照对于性腺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在育成阶段应当严格控制光照,每天光照时间为8 h左右为宜,在育成期的中后期也不得对光照时间进行延长或增加光照强度,以保证性成熟时间达正常水平。另外,还要注意环境的卫生消毒,对墙面、地面、笼子、饮水器、食槽等都要进行消毒,带鸡消毒时要注意消毒过程不要引起鸡群的应激,尽量安静。
疫苗的接种是蛋鸡养殖过程中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所以应当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常发疾病进行免疫程序的制定。通常情况下,育成阶段应当对鸡新城疫、鸡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球虫病、鸡减蛋综合征等疾病进行预防。在疫苗选购过程中要选择正规厂商生产的疫苗,疫苗使用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免疫接种,保证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