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钰泰,赵 昀
(庄浪县永宁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庄浪 744600)
在我国的畜牧业中,牛养殖一直是极为广泛的。在过去,牛作为耕地的主力军,给人们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而在现代,牛肉也是人们日常使用的重要肉食。可在饲养牛群时,经常会出现发热黄疸型牛病,这给牛群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基于此,要采取科学的手段对这种病症进行临床诊断并根据实际的需求对其进行治疗分析,希望能使牛的养殖更加顺利,也希望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畜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般来说,判别牛是否得这种病主要是通过牛的粪便得出的。如果牛的粪便是黄色或者是灰白色,其患病的概率较大。除此之外,还可以判断牛的小便以及牛的角膜,具体方法是观察牛的小便是否呈现赤黄色或者是牛的角膜是否发黄。如果经常发现牛的精神萎靡,身体也出现痉挛的状况,要进一步的观察,因为这是发病的前兆。患病的前期,牛身上经常会出现瘙痒的情况,而且总是精神萎靡,不愿活动,应尤为注意的是,此时的牛发热极为不明显。到了中后期,牛很显然的食欲大幅度下降,也会在某些地方出现水肿,一点也不愿意活动。如果此时对其进行解剖,会发现它的皮下组织有着积脓的黄色液体。而且它的膀胱里面也储藏着大量的尿液,这些尿液中,水的含量比普通牛膀胱的含量少。
就黄疸型牛病的病因来说,引发其生病的因素较多,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病毒的感染或入侵。在我国引发该病的主要病原体是巴贝斯虫以及支原体。通过实践研究,牛的患病多集中在夏季,而且常常以爆炸式的规模增长。就巴贝斯虫病来说,它一般是进入到牛的幼体当中,但此时它的危害不大。当小牛慢慢长成了成年牛,那么它就会呈现出极大的危害性,也会加重牛的病情,死亡率增高。由支原体感染得病则更为常见,支原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牛常年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区,这些地区非常利于支原体生长繁殖。而且,大多数的支原体都生活在牛的粪便当中,如果不能对这些粪便进行及时清理,再加上没有光照祛除这些病毒,那么这些支原体就有很大的概率侵入到成年牛身上。支原体的传播率非常高,往往是一头牛染病,所有的牛都会迅速染病。支原体入侵之后,牛的毛细血管会发生破裂,这个情况下,牛的身上就会有红点出现,这些红点就是流出的血液。另外,血液传播也是支原体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非常不利于牛的大规模养殖。
根据牛生病的病理不同,采取的具体诊断方式也不一样。因病理不同会导致临床表现不一样,如果只用单一的诊断方式来进行治疗,非常不利于诊断治疗的成功。当牛群患上了巴贝斯虫病之后,症状较为明显,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食欲不振、腹泻的情况,而且经常出现乏力的症状,大部分牛的黏膜在此时也会发生一些变化,由原来的浅色转变为较深的黄色。这都是一些比较容易发现的问题,当养殖人员发现了这些问题之后,应及时找到相关人员对牛进行诊断治疗。而对于支原体来说,它的传播最为广泛,而且症状也较为明显。当牛群被支原体感染后,在前期会出现牛群浑身无力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很难被发现,导致失去了治疗最佳的时间。这也是支原体感染对于牛群的危害更大的原因。而到了后期,牛群的症状显得比较严重,体温会居高不下。此时没有饮食或活动的欲望。如果不小心倒地了,会无法站立。最重要的是,其皮肤黏膜变成了白色,这个情况已经到了最后期,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去治疗,极有可能死亡。在支原体的发病当中,其潜伏期很长,一般为3~5个月。而且前期症状很难发现,但后期非常短暂,一般为1~4周。如果这段时间内没有给牛群及时的治疗,那么就很有可能造成直接死亡,养殖人员应着重注意。
为了防止牛染病,在夏季患病高发期,一定要对牛的体温进行实时测量。牛的体温和人的体温不一样,牛的体温比人的体温略高,一般为38.5℃。如果发现牛的体温在不合理的区间范围之内,应该着重的注意,此时的牛很大概率已经生病了。这个时候一定要找专业的人员进行诊断,发热是患病的最先也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
确定牛患病之后,就要及时对牛进行诊断和治疗。根据牛染病的方式和原理不同,选择治疗的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如果牛患病的原因是巴贝斯虫,那么在治疗中应该侧重于选择一些高敏的药物。但在使用这些药物的时候,一定要做相应的药敏实验,防止牛的体质不适合这种药物的使用。而为了更好地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也可以选择皮下注射的方式去进行辅助治疗,这种结合的方式往往会增大治疗的效果。如果牛的好动导致皮下注射无法完成,可以选择向牛本身喷洒一些高敏的溶液来进行辅助治疗。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健胃的治疗,要让牛好好吃饭,这才是治疗的关键所在。如果是支原体感染,应该侧重于四环素或者是黄色素的使用,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是较好的。在具体治疗时,一定要选择最为合适的剂量,如果剂量过高,可能会对牛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也可能会导致病毒的变异,以至于产生新的病情。
在用药之后,一定要对用药过后的牛群状况加以记录。一般来说,在用药后的2~6 d,牛的情况会有明显的好转,具体表现形式是食欲增加,而且非常愿意活动。为了使诊断的效果更好,相关人员也可用解剖以及临床的方式增强对于发热黄疸型牛病的治疗分析,并为它的治疗方式提供更合理的科学依据。只有这样,诊断的方式和形式才会进一步提高,准确率和临床效果变得更好。
在新时期,牛仍然是肉食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这个情况下,要保证牛肉的来源更加丰富和健康。发热黄疸型牛病作为危害牛健康的重要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在具体治疗时,不仅要对治疗的方式进行创新,也要根据牛患病的机理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相信不久的将来,发热黄疸型牛病的诊断和治疗会变得越来越好,牛养殖业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