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苗,汪文霞,刘 逸
(1.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湖北 恩施 445000;2.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统计局,湖北 恩施 445000)
为全面掌握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猪生产发展现状,开展了全州生猪生产情况调研。本次调研在全面调阅资料、深入每个县市了解4个乡镇、每个乡镇了解3个村共计调研32个乡镇中的96个村生猪生产情况的基础上,咨询畜牧主管部门,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以及统计调查部门抽样调查、全面调查和重点调查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2020年度全州生猪生产情况有了比较全面准确的判断。调查结果表明全州生猪生产加快恢复,生猪存栏数大幅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虽然受到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影响,但依托山区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保护,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生猪养殖环境成为全省最佳。估计2020年末存栏230万头以上,能繁母猪存栏25万头以上,分别同比增长28%、33%以上。全州生猪产能快速恢复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4个方面。
2019年全国范围的非洲猪瘟疫情导致全国生猪产量下降严重,供需关系的变化致使生猪价格一路攀升,2019年11月份生猪价格已达月均35.19元/kg,虽然在2020年2-3月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道路封闭导致卖猪困难,价格一度下滑到28元/kg,但随着一系列恢复生产和保障供应的政策落实以及生猪屠宰销售渠道恢复畅通,生猪价格自7月起又恢复上涨,8、9月份价格升至月均36.2元/kg以上,创造了历史新高。仔猪价格也一路高歌,4月份首次破百,达到156.51元/kg,到7月份涨至172.43元/kg的历史最高位,前三季度平均价格127.88元/kg。
生猪价格的高位运行带来了养猪的利润翻番,正常年份出售肥猪利润在800元/头左右,价格不好时甚至会倒亏。2020年前三季度肥猪平均价格高达32.65元/kg,尽管仔猪平均购进价格高达1 356元/头,但出售肥猪的利润仍然可以达到1 200元/头以上,如果自繁自养,出售一头肥猪利润则可以达到2 500元以上。
高额的效益带动了农民增收,在恩施市三岔乡了解到,该乡的村镇银行今年存款额比去年同期多了1亿多元,大部分都是生猪养殖户今年养猪的收入;咸丰县唐崖乡彭家沟村今年通过生猪养殖的净收入户均可达10万元以上。高额的利润也吸引了大量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生猪养殖业中,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无法出门务工的群众,更是将生猪养殖作为今后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时间新、改、扩建的猪舍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涌现。
自2019年以来,部省州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促进生猪生产的快速恢复,各县市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咸丰县共获得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资金1.9亿元,实施项目2 857个,目前已完工2 053个,拨付资金7 822万元,宣恩县已获得2021年整县推进项目3 000万元,来凤县也向农业农村部上报了2021年整县推进项目计划。2019年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对种猪场和规模猪场的流动资金的贷款贴息项目共111.12万元,2019年、2020年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资金分别为200万元、750万元,2019年能繁母猪补贴43万元,养殖机械购置补贴129.55万元。同时,各县市还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奖补政策,各项利好政策的落实极大促进了全州生猪生产的快速发展壮大。
恩施全州生猪生产的持续向好还得益于5家上市畜牧企业和国内500强畜牧企业入驻对本地畜牧行业的带动。上海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拟投资60亿元在全州建设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已与巴东签订投资协议,与宣恩的投资协议正在洽谈中;大北农公司在恩施市盛家坝投资兴建的存栏5 000头能繁母猪和1 000头后备母猪的养殖基地8月底已投入生产,目前已产仔2万余头,预计年可提供仔猪12万头以上;新希望六和集团与建始县签订投资协议,拟投资40亿元建设2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现新公司已完成注册,项目建设地块已确定在官店镇,首期4 000万元资金落地;正邦集团与利川市、咸丰县签订了投资协议,将分别投资20亿元、46.5亿元建设生猪
全产业链项目。大型养殖企业的陆续入驻,一方面将进一步推动全州生猪全产业链的构建,另一方面也将提升生猪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职业化进程,将加快改变恩施全州以散养户为主的产业结构。
2020年恩施全州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通过强化监测排查、屠宰管理、执法监管、应急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重大动物疫病形势总体可控。各级政府精心部署、强力推进,通过“先打后补”“月月补针”等措施,做好了“春秋两防”各项工作,落实了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6种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尽免”。今年以来,全州累计排查养殖场、交易市场等共计490万个(次)、排查生猪3 649万余头(次),累计开展非洲猪瘟抗原检测54 706份。全州立案查处违规调运畜禽行为50起,其中违规调运生猪及产品行为46起,罚款49.9万元。全州现有生猪运输备案车辆1 085辆,在相邻省、市州边界设立非洲猪瘟临时检查消毒点31个,有效保障了生猪的安全运输。
当前生猪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有2个方面:①生猪全域全产业链未形成,抗衡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能力弱小。②畜牧兽医体制弱化,恢复一条线的畜牧兽医体制因未赋予行政管理和执法职能,无法高效推进事业可持续发展。
生猪产业是恩施州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为使这一产业建成富民兴州的大产业,需要从以下5个方面破解和支持:①抢抓国家支持和生猪全产业链发展机遇。②设立生猪产业发展基金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准备金,建议州级财政按畜牧业综合产值的3%计提,纳入年度财政预算。③巩固畜牧兽医体制,在稳定全州畜牧兽医一条线的基础上,赋予州县畜牧兽医机构行政和执法职能。④加大对养殖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力度,全面落实好能繁母猪保险补贴政策,积极探索育肥猪保险、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政策,发挥州硒康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银企对接的作用,更好地为养殖户提供“畜牧贷”金融服务,同时为银企牵线搭桥,促紧合规银行小额信贷产品到农户、入圈舍。⑤做实做强畜牧业协会,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