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楠楠 李文昕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作为黄河国家战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的根本目的和必然要求。齐鲁地区黄河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齐鲁文化为代表。本文从梳理文化遗产资源,挖掘文化精神内涵,优化文化生态系统,建立国家公园等方面提出黄河文化遗产的生态保护举措。通过资金扶持、产业融合、科技赋能、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黄河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路径。
齐鲁地区;黄河文化遗产;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是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成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黄河文化遗产资源是黄河文化的载体,也是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依据。黄河流域文化遗产存量丰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黄河流域不可移动文物12.4万处,是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总数的16.2%,区域不可移动文物密度达到全国平均密度的1.9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黄河流域九省约占全国总数的30%。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对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战略部署,为山东省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第二次专题会议强调,要加强黄河文化的研究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黄河在山东省自西向东分别流经菏泽市、济宁市、泰安市、聊城市、济南市、德州市、滨州市、淄博市、东营市等地区,境内河道全长628公里,流域面积1.83万平方公里。山东省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是文化大省,区位优势明显。齐鲁文化历史悠久,黄河文化遗产丰富,齐鲁文化区是黄河文化三大核心文化区之一。文化遗产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和核心载体,是齐鲁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因此,推动齐鲁地区文化遗产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山东省响应黄河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路径。
山东黄河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齐鲁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源远流长,由于上中下游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等各不相同,产生了河湟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地域文化。齐鲁文化发轫于黄河下游的东夷文化,齐周和鲁国的分封建立,在西周文化基础上,催生了各具特色的齐文化与鲁文化。齐文化与农业、畜牧、渔业相融合,具有务实、尚变、开放、兼容的特点。鲁文化起源于周朝礼乐制度,以儒学为主体。[1]随着黄河文化中心东移至齐鲁地区,齐鲁文化以其“先进性”成为黄河文化的核心。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战国孟子将儒家文化进一步发展。秦汉政治趋向统一,齐鲁文化通过吸纳、整合和融通其他文化,成为最具兼容性和生命力的地域文化,经董仲舒改造,儒学形式在黄河流域跃升为主流文化。儒家思想作为黄河文化的轴心,儒家知识群体成为黄河文化的代表。
齐鲁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和主体,在黄河文化体系中占据主导。齐鲁文化在黄河流域的主体地位,积淀着华夏民族的精神力量,赋予了中国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民族特色。齐鲁地区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是黄河流域历史变迁和文化交融的结果,留下了丰富的黄河历史文化遗产。
齐鲁地区黄河文化遗产内涵多样,不仅有代表着文化起源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遗址,也有承载着黄河文化历史变迁的建筑、器物和民间文化技艺等等。黄河文化遗产既包括遗址、文物、古代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民间文艺、传统工艺、风俗信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齐鲁地区黄河文化遗产渗透着黄河流域民众生活智慧和审美观念,是齐鲁文化的象征符号,也是黄河流域最宝贵的文化资源。
黄河流域的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上层建筑和主流思想的见证载体,代表着上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制度,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主导性、延续性,保存至今。泰山和三孔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载体,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泰山居黄河下游,阻挡青藏高原的泥沙,使黄河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黄河下游平原,孕育了悠久的大汶口文化,也形成了独有的帝王封禅文化。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是儒家文化圣地,是华夏文明核心价值理念的发源地。孔子在黄河下游兴办私学、周游列国,“仁”“礼”思想始传于齐鲁地域,随着齐鲁边界消失、制度一统、文化融合,儒学思想凭其“正统性”而上升为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文化发展成为主流文化,影响至今。魏氏庄园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是中国北方现存唯一的城堡式庄园,当地民居建筑与防御城垣相结合,通过抬高地基、开挖暗沟来预防黄河决堤,体现着黄河流域民众的生存智慧和造物观念。红陶兽形壶、西周青铜器颂簋、鲁国大玉璧、《孙子兵法》竹简、东平汉墓壁画、明代九旒冕等古代文物遗产无一不是黄河流域文化制度和工艺思想的体现。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自然经济条件下农耕文化和民间信仰的承载依据,在民间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兼具功能性、审美性和娱乐性,承传至今。
商河鼓子秧歌流传于黄河冲积平原,用热闹的鼓点和欢庆的舞蹈来庆丰年、迎新春,民俗特色浓郁,表达着黄河流域民众朴素的审美情感。龙山黑陶体现着中国古代制陶的先进性,材质选用黄河中下游泥土,胚感均匀细腻,做工精湛。黑陶技艺是黄河流域手工艺的最高成就,以蛋壳高柄杯最具代表性。章丘“芯子”始于民间祭祀活动,因其形似烛台灯芯而得名,为祈求风调雨顺,当地人将儿童扮成天神模样置于架起的铁杆,由壮年男子扛起并随着锣鼓节奏舞动,表演特色鲜明。时代在变迁、生活在变革,这种民间信仰活动因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得以流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首次提出“生态文明体系”目标,涉及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质量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等五大方面。近年来山东省计划编制《山东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配合国家文物局开展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计划,提出《关于推进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的意见》,对黄河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作出规划指导,对黄河文化遗产生态保护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文化生态环境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全面的、整体的、相互联系的,同时还是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2]黄河文化遗产的产生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经济基础等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也是黄河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的载体。黄河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是黄河文化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够为黄河文化遗产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接续传承的活力。加强齐鲁地区黄河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对于推动黄河文化遗产进一步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系统梳理黄河文化遗产。围绕历史遗址遗迹、历史名村、历史建筑、农业遗产、水利遗址等,开展黄河文化资源普查调查,完善文化遗产分级分类名录。建立黄河文化遗产资料库,通过数字转化,将有效用于系统查阅和科普教育。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研究,推进大汶口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等遗址遗迹的保护修复,建设考古公园、黄河文化遗产展示区等。
加强吕剧、黄河口草编、鲁绣、泥塑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快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进博物馆建设,开辟黄河文化展示体验馆,集中展示黄河变迁史、抗洪救灾史、沿黄文明发展史等黄河文化,通过丰富馆藏文物、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管理服务等方式,提升博物馆展陈水平。
二是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精神内涵。整合黄河文化各类相关研究所、研究中心、高校等研究机构,成立黄河文化研究院,以儒家文化、红色文化、泉水文化、农耕文化等为重点,深入梳理黄河文化遗产发展的历史脉络。挖掘黄河文化当代价值,深化黄河文化研究体系,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讲好新时代齐鲁“黄河故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黄河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编纂黄河文化教材和科普读物,推进黄河文化普及宣讲进校园、进社区。加强黄河主题文化文艺作品创作,开展系列文艺活动,创新齐鲁特色文艺作品形式。举办亲近黄河系列活动,建设市民亲近黄河多元素活动空间,打造黄河文化园地,传承黄河文化基因。
三是着力优化文化生态系统。创造宽松的文化发展政策环境,建立畅通的黄河文化相关活动和作品审批渠道,加快审批速度,鼓励文化工作者对黄河文化进行再创作。将黄河文化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之一,纳入地方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建立指导、监管、服务一体的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的文化法制环境。文化发展离不开创新,将文化遗产的创新成果进行合法宣传推广,切实保护文化工作者的产权利益。严厉打击各类剽窃、模仿、盗版等问题,形成依法从严处理的文化风气。以全民文化素质提升为前提,形成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大力宣传黄河文化,对可移动的、易于展示或互动参与的黄河文化遗产进行巡回展出,举办黄河文化遗产日等全民参与活动,提高民众参与度,提升民众对黄河文化的认知及自豪感,打造全民参与黄河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四是加快建设黄河国家公园。在黄河现行河道及黄河故道的文化遗产资源富集区加快黄河国家公园建设。重点保护黄河流域区别于其他大河文化的特色自然景观、水利设施和历史文化遗产,突出齐鲁黄河特色。科学治理黄河生态问题,维护黄河自然生态环境。破解黄河污染问题,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对于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厉行淘汰,转变发展思路。
保护黄河古村落原始形态,设定开发红线,将古村落的建筑、风俗、民艺等遗产进行原址保护,建立黄河古镇、古村等保护基地,纳入国家公园建设体系。正确把握黄河国家公园与其他大河文化公园的在建设发展中的关系,精准定位齐鲁黄河文化主题,充分利用遗产文化元素,在规划协调、平台共享的基础上,避免重复建设,相互掣肘。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黄河流域最大的短板是高质量发展不充分。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推进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保持黄河文化活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化产业具有资源和能源消耗低的特点,因较高的无形经济附加值,兼具公共服务性和市场盈利性,对山东省推进新旧动能转化,打造新的增长极起到重要作用。发展文化产业不仅保留文化遗产的原始形态,也赋予文化遗产更多表现形式。扎根当下社会生活,运用现代科技,树立新时代黄河文化,延续黄河文脉。山东省是经济、人口大省,也是遗产资源大省。如何依托齐鲁特色优势,破解文化产业发展与其他产业融合不足、科技创新意识薄弱、文化品牌竞争力较弱的问题,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营造“儒”商环境,推动文化市场繁荣,是齐鲁地区利用黄河文化遗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重点和难点。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导向作用,用足用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相关政策,积极争取国家乡村振兴、文化保护传承的专项资金支持。推动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试点,推进财政资金循环使用和绩效提升。采取发行政府债券、企业债券、专项建设资金、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模式,支持黄河文化相关产业和事业发展。
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参与、支持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工程。丰富各类信贷、保险、基金等产品,为黄河文化产业的发展困境提供金融解决方案。积极对接各大银行,争取对黄河文化遗产保护、黄河文化公园建设、黄河古村落人居环境改善等公益性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在贷款、利率、审批等方面予以倾斜。
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依托黄河文化遗产,突出黄河主题,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推进文化景区整体提升改造,整合非遗、古村落、文化遗址等资源,凝练黄河文化要素,以重要节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形成山东省文化旅游“金丝带”。建设黄河文化产业园区,定期举办山东黄河文化旅游节、沿黄体育赛事、文化展演等黄河特色活动,以节事活动激发旅游市场活力。推进黄河古村落建设,结合沿黄村落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活化沿黄农村生活场景体验,开发民俗农事体验产品。
完善沿黄地区空间功能布局和配套基础设施,推动沿黄各县、区一体化发展。加强旅游服务,保障沿黄旅游交通体系,推进旅游景区服务设施建立,健全景区解说系统,完善旅游集散与咨询服务体系,推进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发挥黄河流域城市文化旅游联盟在共商共建方面的作用,深化沿黄城市文化旅游合作,策划组织黄河文化专题活动,强化资源共享、客源共享、数据共享。
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的产生,实现跨领域融合。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对山东省黄河文化遗产进行推广宣传,利用VR等技术对其进行展示,打造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增强视觉冲击,提升对黄河文化遗产的直观认知。利用现实增强技术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过程,打破地域界限,打造高度真实化的体验。立足黄河文化精神内核,融合影视、游戏等产业,开发数字文创产品。对齐鲁地域文化符号形象进行再设计,推出文化创意衍生品,增强消费者对齐鲁地区黄河文化的感知与认同。
科技助力文化事业管理,推进数字化文化服务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对黄河文化遗产进行监控,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将遗产资源数字化,云端保存并进行管理。建立在线黄河文化遗产科教平台,展示全面的黄河文化遗产资料,供文化工作者获取官方资料。运用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景区进行管理,使用智能机器人进行解说、引导等服务,监控景区流量及突发事件,以便快速响应。
引进与培养“两手抓”,吸引高层次文化专业人才,给予项目、人才奖励补助。推动青年人才进入文化领域,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文化产业基地,引进相关专业大学生参与到齐鲁地区黄河文化建设中。建立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咨询委员会机制,加强关于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展关键问题的研究,强化智库的决策支撑作用。
建立黄河文化相关产业需求的靶向人才培养体制。依托职业院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探索具有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传承培育机制。加快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专业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围绕山东黄河文化品牌理念,组建各地市不同特色的子品牌体系。深挖文化品牌内涵,区别定位。对黄河文化品牌形象进行特色定位,筛选出代表齐鲁地区黄河文化的独特要素。发挥齐鲁文化特色优势,设计山东省黄河文化的品牌主题名称、宣传口号、卡通形象和VI识别系统,不断扩大文化品牌影响力。
拓展宣传路径,加大网络营销力度,借助新媒体丰富的传播方式,通过微信、抖音、小红书等UGC平台进行官方品牌宣传,提高公众知名度,推动黄河文化“走出去”。扩大文化衍生产品开发,创新文化产品体系,完善黄河文化品牌产业链,增添民宿、旅游纪念品等品牌产品的设计创意元素,提升文化品牌附加值。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响应黄河国家战略,齐鲁地区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发挥齐鲁地区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建立政策优势,发展产业优势,创新科技优势,打造品牌优势,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齐鲁地区黄河文化影响力,推动齐鲁文化与时俱进,弘扬时代价值,焕发生机活力,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充分挖掘黄河文化遗产资源,传承齐鲁文化基因,讲好齐鲁“黄河故事”,对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有着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注释:
[1]潘鲁生:《齐鲁文化与制度建设》,《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
[2]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