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抗菌肽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2021-12-05 04:09宋占静
畜牧业环境 2021年3期
关键词:抗菌肽病防治病猪

王 娟,乔 兵,宋占静

(1.威海市文登区小观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威海 264402;2.威海市环翠区羊亭畜牧兽医中心站,山东威海 264402)

1 前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生猪养殖行业快速发展,并且成为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疫病是危害生猪健康和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如果在养殖场内大规模流行,会为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抗菌肽是一种高效的防治药物,属于抗生素中的一种,作为生物防御系统抵御外来细菌或者病毒。但是抗菌肽与普通的抗生素存在差异,其没有任何药物残留,是一种生态制剂,符合生猪养殖的发展趋势。

2 抗菌肽概述

抗菌肽属于抗生素的一种,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微生物。哺乳动物、水产动物以及两栖动物都含有一定量的抗菌肽,其是抵御病毒细菌的基础防线。抗菌肽具有抗菌谱广的特点,对很多真菌细菌都具有较强的杀灭和防御效果,同时,生物体细胞和抗菌肽分子结合后,还能够形成细胞保护层,起到一定的免疫作用。

通过实验室和临床实验证明,抗菌肽在防疫医疗方面效果明显,并且具有溶解性强、热稳定性强以及毒副作用小等优势,与以往的抗生素相比较,其生物效性突出,由大量的氨基酸组构成,可以与脂类物质、水物质进行融合,充分发挥其治疗防疫功效。

3 抗菌肽的应用价值

3.1 有利于免疫调节

生猪体内的免疫系统是预防疫病的关键措施,抗菌肽能够帮助生猪调节自身的免疫系统,杀灭体内的病原体,激活免疫系统的保护和调节功能,并且对受损区域及时修复和补充,维护生猪体质健康。例如抗菌肽进入生猪体内细胞壁后,在T细胞的作用下,能够将白细胞汇聚到发炎部位,抑制病原细胞的繁殖和发展,促使伤口及时愈合,起到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3.2 抗病毒效果明显

根据抗菌肽的结构特点和内容特点,其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效果,可以在生猪系内形成实质性的保护层,避免病毒入侵动物体内。当前在抗菌肽研发中,抗病毒是主要研究方向,通过抗菌肽与病毒粒子接触,起到抑制病毒和抵御病毒的作用。目前在医学领域,抗菌肽也逐渐应用于乙肝病毒、疱疹病毒以及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预防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4 抗菌肽在猪病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4.1 乳房炎疾病

当母猪患有乳房炎后,可使用抗菌肽进行注射治疗,用量为每日一次,连续使用4d,可去的哦明显效果。同时,如果病猪症状严重,可配合使用鱼腥草等药剂,能够缩短康复时间。在使用抗菌肽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养殖管理工作,确保食物、水源卫生干净,避免出现并发症。

4.2 细菌性腹泻

细菌性腹泻属于一种常见疫病,其呈现地方性流行规律,在生猪患病后,每天注射一次抗菌肽,配合使用黄芪粉,连续使用5d可收获明显效果。在整个治疗阶段,养殖户要注重补充维生素、水分等营养物质,避免病猪在腹泻期间脱水严重,帮助病猪快速恢复到健康状态。

4.3 附红细胞体病

使用抗菌肽可以有效治疗和预防附红细胞体病,其主要分为两个时间段进行防治,包括上午和下午时间。在开展具体防治措施中,上午注射血虫净,根据生猪提供控制药量,每天注射一次,下午注射抗菌肽,每天注射一次,连续使用4d即可收获良好效果。但是在治疗过程中,要做好病猪的补血工作,在饮水或者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有助于提升病猪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

4.4 败血症

败血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并且伴随诸多并发症,如果生猪患病难以及时治疗,当生猪确诊为白血症后,可使用抗菌肽进行治疗,上午下午注射均可,每日注射一次,连续使用5d效果明显。在使用抗菌肽治疗期间,还要配合使用清开灵,根据病猪体重控制药量,如果病猪病情较为严重,还要配合使用VC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

4.5 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疾病呈现季节性和规律性,在季节交替时期容易在养殖场内流行,针对呼吸道疾病,可使用抗菌肽进行综合防治,能够起到抑制病毒传播的作用。对于病猪可每日注射一次抗菌肽,尽量选择下午进食之前注射,可提升治疗效果,配合使用板陈黄,可以缓解病猪的咳嗽、哮喘等症状。

4.6 高热猪病

抗菌肽在防治高热猪病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在下午对病猪注射抗菌肽,每天注射一次、连续使用三天效果明显,在治疗期间可配合使用黄芪粉,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5 结语

总而言之,抗菌肽作为一种抗生素,其在猪病防治中具有安全可靠、效果明显、成本低廉等优势,能够对各种病原体、真菌和细菌起到杀灭和预防作用,避免疫病在养殖场内大范围传播,有助于提升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抗菌肽病防治病猪
带鱼蛋白抗菌肽抑菌效果的影响因素
黑水虻抗菌肽研究进展
抗菌肽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的十点体会
浅析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