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西国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新文科工作宣言”从总体上阐明了新文科建设的使命要求,也对新文科理念的进一步探讨指明了方向。从中国新时代高等学校文科人才培养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出发,立足中国当下现实和中华传统文化立场,创新理念。新理念需要新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发展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在人类减贫史上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同时,充分挖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实践,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我国应对全球性挑战、繁荣艺术发展进而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文科”作为当今时代文科教育融合创新与发展,它首先意味着一种跨学科的深度交叉和融合,尤其是文科与新科技革命的融合。目前国内各界已经形成共识:“新文科”由跨学科到学科的交叉融合,到超学科,再到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更好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还需要各学科与各行从业者也即“学科内”与“学科外”的跨界合作。统筹哲学社会科学思政育人资源,拆除学科之墙,建构观、听、读、写、思、辩、讲、演、唱、摄、画、行、做等多层立体的育人体系,通过引导学生主体性参与,深刻领会世情、国情、社情、民情、舆情,培养学生宽广的知识视野、世界视野、历史视野和艺术视野。新文科作为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既代表着一种学科融合和学科拓展,也代表着文科要接受新的技术革命,使人文与技术相结合,还代表着对技术的反省和对人文观念的更新,接受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使人文与生态相融合,需要我们对艺术本质、艺术类型、艺术实践、艺术生态、甚至艺术的价值和功能有新的视角和理解,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探寻新文科的内涵。必须要以天下为己任、具备世界意识、国际眼光和人类关怀,致力于思考和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我们积极发挥艺术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艺术+思政”育人模式,积极构建“以文育人、以画育人、以乐育人、以舞育人、以戏育人、以影视育人”山艺特色“六艺育人”体系,展现了艺术教育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魅力和时代特色。
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败,没有文化自信,不打就败。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力量,是中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是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中国文化烙刻着民族与时代的特点,既有传承又有发展,教育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把我国由文化大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指导中国不断取得发展进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艺术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化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为繁荣艺术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滋养。中国学者应坚持中国立场、注重中国特色,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推动艺术的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是把我国由文化大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大文化观”下,无论具体归属于哪个具体学科,无论是文学、艺术学,还是哲学、历史学、语言学学科,用大文化观培养出来的人才,都应该是具备大文化素养的“大文化人”。这种具有大文化素养的人,应该是能够践行或最大程度地实现“大文化观念”丰富维度的人。
在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实践中,我们面向齐鲁文化、沂蒙红色文化开展艺术实践与创新研究,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链,以“中国精神、传统文化”为核心,搭建中国艺术研究高端平台,进行了很多富有现实意义和成效的探索:将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科教融合相结合,打造文化科技创新中心;新增省部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承办文旅部非遗传承人培训项目2个。建设齐鲁音乐、山东秧歌、山东年画等11个省级研究基地,4个山东汉画像石、鲁锦等博物馆;加强齐鲁文化的研究、保护与传承,组织高级别项目申报,成立黄河文化艺术研究院,深入开展非遗培训项目,产出一批代表性成果,推动齐鲁文化传承弘扬。
我校33个本科专业对应文化产业的所有应用领域。学校发挥专业优势,推进与各级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结对,参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行动等项目,比如:济南市轨道交通站的公共艺术作品设计制作,还有纪录片、电影、歌剧、舞剧、话剧,设计改造村落等,鲜明体现了应用型特点,社会美誉度较高。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是化解误会以及对那些造谣、抹黑中国的话语进行回击的有力工具。在人文社科领域,因为历史原因,我们有太多的学科、理论、知识话语师从西方、受制于西方,也有不少的学科和领域至今依然像是西方研究的“学术殖民地”。总体来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文学艺术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提升国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气派的理念、主张、方案,从容应对方方面面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心态,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必然要求。人是社会的主体,培育遵纪守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公民,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这有赖于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实现国家富强要靠教育。劳动者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发展生产力的基础,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科技自强、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国力强盛,都需要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培养、文化水平提高、综合素质提升,需要通过五育新融合来实现。
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132+3+n”艺术人才体系建设,构建“人”字型闭环育人体系。“1” 是通过十大育人体系,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是强化艺术教育、艺术研究、艺术创作与实践,结合新文科建设,从教育教学、学科建设、质量评价、教研风气、艺术创作实践等方面制定明确的施工图;“2”是艺术传承与创新、服务社会能力,乘新旧动能转换东风,破知行合一大题;所谓“+3”,即是在全校师生中推出“读书、明志、做公益”常态化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计划,设立“经典品鉴会、明志大讲堂、山艺大爱行”三个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所谓“n”,就是依托各教学单位,充分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打造n个品牌、设立n个专业平台、n个团队、n个工作室,形成“院院有品牌,一院一特色”的局面。依托课程思政省级重点项目子课题,编写教学案例,育人资源日趋丰富。学校85%以上的专任教师是艺术技能类教师,目前有14个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重点支持专业,8个高水平应用型培育立项建设专业群支持专业;注重对齐鲁文化艺术的全方位研究与推广,打造了风格鲜明的课程体系、实践平台,逐渐形成育人、育才、传承、服务的特色,育人特色愈加鲜明;发挥学科专业特色优势,注重产学研用,共建美育研究院,设立艺术名家工作室、油画、雕塑、陶瓷艺术小镇,建成全省重要的产学研及美育基地,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六艺育人”山艺品牌,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改进学业评价方式,彰显实践育人特色。逐步形成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艺术专业优势,中华优秀文化、红色革命文化融入教学的“艺术+思政”育人特色;跨界整合、资源共享、协同育人,通过跨学科学习平台、综合实践平台,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学+实践”育才特色;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齐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保护+研究”传承特色;依托艺术教育资源、艺术实践与创作资源的优势全力服务新时代的“贡献+公益”服务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创新60余次,《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谈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的问题。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新文科”建设无疑也担负着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体系创新发展、推动原创性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形成的重任。
当前,中国科技发展迅猛,特别是5G、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中国科技已步入世界领先的行列。科技的发展、革新不仅带来了深刻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也为艺术创新打开了空间。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从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到今天方兴未艾的现代工业革命,几乎每一次科技发展、进步都会推动新的人文价值观念与新艺术创造的产生。科学上的新发现总会导致人们认知的改变,而技术上的进步则不断提升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从物质微观世界探索到宇宙宏观世界的探索与研究,揭示出一个全新的世界,不断刷新人类对世界已有的认知、观念。科技发展不仅为艺术创新提供了新材料、新手段,也为艺术创新提供了新观念、新方法,为艺术发展注入了经久不衰的动力。而当一种研究和教育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时,才会有进行创新的不竭动力。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过程也是人文度量、价值准则重新生成的过程。它拓宽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让人们在传统与现代、精英与大众、审美与非审美之间摇摆不定。如今,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广泛用于音乐、诗歌、绘画、舞蹈、棋艺等。新文科正是要以一种跨学科、超学科视野打破这种学科焦虑,建立真正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和教育的创新系统,以最大程度地激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力。
我们通过与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共建“艺术科技研究所”,双方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设计和实施、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应用等领域合作。主要包括:共同推进有关科研项目的立项和实施,推进实验室建设;共同推进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共建山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同制定年度及中长期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等等;建设5G+智慧教育教学管理中心,改进教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四中心、八场馆”的育人资源保障体系。联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腾讯娱乐集团申报了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智慧文旅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为存储和调取山东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满足传统文化内容在体验性方面的开发与应用。以更全面的布局发展教育,涵盖教育产业、教育行业,以及作为社会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事业,推进教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行业协调发展,在教材体系、育人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推进教育事业和其他社会事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强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智慧教室、数字化实验室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打造智慧型学习环境与智能化教学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数智化水平,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
深化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整合艺术学下五个一级学科的综合优势,促进多元供给和供给多元化,引入竞争、优化供给,形成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高度契合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教育品牌。把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融入新文科建设,持续提升教师层次,完善评价机制,建立教师行业锻炼制度。加大和社会资源对接,特别是科技企业合作,从人才培养方案到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方法、教学研究、课程建设、校企联合开发教材,教学管理,实施美育浸润行动等,全面创新推进。
学分制是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年制“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相反,学分制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育人观和“人人是人才,人人能成才”质量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进程,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如何探索真理、发现真理并掌握真理,改革过去以学科专业知识传授为本的“专才教育”培养模式,强调“因材施教”,有利于个性化人才的培养,从制度上保障了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本着开放、共享、交叉融合的原则建立“学分银行”,这是一个融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多方面改革的一个综合平台。接纳国内外、校内外优秀教师、专家在学分银行开设课程。引入了课程竞争,课程涉及学校全部专业,囊括除专业核心课之外的所有课程,成立无边界教学团队,搭建课程模块,主打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社会实践共五类金课,明确不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又要确定专业核心(学位)课程结构;既从相近专业的应用交叉、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扩大专业选修课程数量,又进一步优化专业方向构建专业面向的课程群,在此基础上建立辅修专业模块。构建切实可行的选课制,并以此为基础实行弹性学制,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特征,为学生个性塑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加强实验、实习、课程综合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科技活动和人际交往实践,积极参加课外讲座、学术科技活动、各类知识和技能竞赛等,并完成相应的学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教师跨学科交流,建设具有综合性、竞争性的交叉融合课程,以提升师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首轮建设课程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第二轮80—100门课程建设,未来三年完成800—1000门课程建设任务。
新文科建设强调既要传承传统又要融合创新,实现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以文史哲修身铸魂,以经管法治国理政,以教育学培元育才,以艺术学化人美人,通过文科教育的融合发展以及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引领带动文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升,进而培养出充满自信心、自豪感和自主性的新时代文科人才,更好地担当起传承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声音、创新中国理论和开创中国未来的责任和使命。
新文科建设必须服务国家战略,聚焦国家和地方需求,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服务艺术人才培养。将高校、政府、企业、科研院所有机链接起来,融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于一体,发挥政产学研多元一体的育人作用,不断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我们借助国家地方政策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产业学院为平台,围绕文化强省、乡村振兴、产业升级,进行智慧化艺术教育、艺术设计、艺术展演策划、沉浸式虚拟体验、交互式景观设计、艺术周边产品设计、音乐疗愈体验、生物艺术等方面的合作。依托产业学院,构建人才培养共同体。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菏泽、临沂等16市地进行包含智慧园区艺术设计、艺术展演策划、沉浸式虚拟体验、交互式景观设计、艺术周边产品设计、音乐疗愈体验、群众艺术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建成一批具有齐鲁气派的标志性成果,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建设国际艺术实践平台,先后与多国院校签署合作交流协议,师生应邀赴多国参加艺术交流演出。参加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演出、央视春晚、“黄河入海”等大型活动。围绕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开展系列艺术创作,服务社会,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知识都需要实践的检验。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讲究知信行合一,推崇心上修、事上练、达于道、归于一。知识只有被恰到好处的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得到锤炼、才能接地气,才能真正有生命力并造福人民。艺术人才培养历来重视专业实践训练,这对专业素养和艺术表达能力提高确实大有好处,但是,对于艺术人才根魂的培育和养成,由于种种原因缺乏系统、深入和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甚至是没有明确系统的培养目标,而这恰恰成为了艺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致命短板,限制了艺术人才的成长高度。任何形式的艺术创造都源于大自然,都是作者精神家园的艺术再现,设若精神家园空空如也甚或是杂草丛生,纵使作者绞尽脑汁而且巧手如仙,他也只能是机械反映生活的一“匠”,决然是成不了“师”,更成不了“大师”的。因此,从根魂养成,大德引领,通过创建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立足精神家园建设,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加强诸如家国情怀、为民为本、道德规范、和合境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充分体现中国智慧的教育培养和精神内化才是根本之道,让艺术人才培养过程,密切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比如艺术创作投身到扶贫助残、义务支教等大爱公益实践中锻炼成长,激发灵感、创新创造,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合为时而作、为事而作,而不是闭门造车、无病呻吟。“诗外功夫”若载舟之水,决定着艺术人才的上限。“诗外功夫”越高,艺术成就才能越大,才有可能培养出中国特色的国际大师级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