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雷
白城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吉林白城 137000
建筑工程质量关系社会民生,而监管制度则是实现项目质量的有效手段,在诸多项目中不乏有豆腐渣工程,而大量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更是说明了我国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弊端较多。施工监理单位在保障性住房政府质量监管的部分职能如表1所示:
表1 施工监理单位质量监管职能表
长此以往,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本文将会结合实际情况,针对质量监管中存在的是问题进行分析,为建筑施工质量保障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全国各地区有关建筑工程监管的法律体系已经逐步完善,这对于我国建筑施工质量规范将会带来积极影响。法律的体系的完善意味着可以针对很多的建筑质量问题做出一定的惩戒,实现了对于违法行为的有效约束。这也充分说明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将为工程质量的保障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质量监管平台不断诞生,能够对设备状态及技术标准规范做出正确评估。这不仅有利于监管质量的提高,还能够进一步减少人工操作所带来的施工误差,这对于施工质量的提高和监管水平的提升将会带来积极影响,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施工水平。
监管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政府职能部门、建筑监理公司、社会公众都参与到了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当中,监管主体的丰富意味着建筑施工质量将会收到多方关注及约束,为不同社会主体积极行驶自己的监管责任将会带来积极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行业发展水平。
随着施工器械的不断革新,在建筑施工中所应用的先进技术数量也越来越多,面对这些技术需要对具体监管的标准进行有效调整。现有的法律体系更新速度并不能和实际监管需求变化速度相匹配,无法满足实际监管要求,需要对具体的条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全面提高法律约束能力。
我国在建国之初及意识到了建筑工程质量对于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便开始了相关法律的起草工作,并且根据实际变化的需求,不断对法律体系进行完善,到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法律监管体系。即使如此,质量监管需求的变化速度依然非常快,在实际监管中法律体系能够起到的约束力量十分有限。这就需要我国政府部门根据不断变化的施工技术及实际使用的设备情况,不断更新法律条列,有效满足不断变化的监管技术要求,真正做到执法工作的不断改进,全面提高监管约束力度。
政府主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通过高强度的监管执法监督,对于很多不符合规范的施工行为坚决制止,对于很多的已经出现的违反行为要进行严格处罚,从而使施工单位建立起强烈的质量意识,在实际建筑施工中真正做到遵法守法,严格执行件数标准,为建筑施工质量保障打下坚定的基础,全面提高建筑施工水平。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仅仅依靠某一个部门去完成是不现实的,因为在监管过程当中往往会涉及到多个环节,任何环节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最终建筑工程质量出现明显下降。因此,在实际的监管过程当中,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和监理单位及质检机构形成密切的联系,通过多部门共同介入的监管管理模式,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管控,从而全面提升建筑施工质量。除此之外,也应该建立专门的反馈渠道,充分借助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来弥补政府管理部门在监督方面的不足,为建筑质量把关提供有力支持。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没有强大的监管人才作为支撑,相关部门就没有办法开展高效的监管工作,因此应该全面加强对于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吸收高水平监管人才的模式,实现人才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从而为监管实践操作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在具体的人才培养及吸收方面,质检机构和监理单位可以和我国高等院校之间形成密切的校企合作,通过派遣技术人员到学校接受专业课程知识培训的方式,实现企业内部人才质量的不断提高。也可以和高等院校达成人才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当中,也应该注意监管人员的道德培养,使质量监管人员意识到自身责任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全面提高提供更多支持。
现代学科的不断发展,使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变得愈发模糊,特别是建筑行业的技术发展对于质量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实现智能化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对用到的施工技术及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变革,从而为施工质量监管提供更多支持。从这一点上来看,质量监管技术的创新,不仅能够为施工质量保障提供更多支持,也有利于实现施工管理成本的不断降低,为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提供更多帮助。通过质量监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可以建立起符合监管需求的现代化监管模式,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效率,为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提供更多支持。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很多建筑工程施工设备也迎来了革新,诸多新的施工工艺也被运用到了建筑工程管理中。但是笔者发现,有一部分企业受制于资金的限制,并没有实现技术和设备的更新,这就导致了建筑工程质量难以有效管控,从而出现了显著的质量漏洞。
一个建筑工程会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相对系统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多个环节都是需要进行管控的,主要是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和图纸进行操作。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是没有办法做到对施工要素的有机协调,无法保障最终的建筑施工质量。当下诸多施工企业并没有构建起相对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甚至有些企业对此毫不重视,觉得管理在人,不在于制度,由此导致了在施工管理中人为干预大于制度干预,且缺乏有效监管,对于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信息化时代中,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但是笔者发现,很多施工单位受制于自身的流动资金信息化系统建设,并没有进行有效完善,从而致使质量监管信息难以第一时间进行反馈,正是由于信息的迟滞导致了相关监管部门难以获取,更不能够对其进行领导和干预,最终导致工程质量监督目标难以达成。
监管力度不合理也是存在的重要问题。虽然到,我国建筑工程监管体制经过多年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但是,仍旧存在着较多的弊端,特别是工程监管力度不够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将会对最终的建筑工程质量保障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开展具体的建筑工程监管,其重点在于施工技术与造价,对于安全的监管有所缺失,因此也极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对于工期进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完善的信息化监督管理机制还能够实现监督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建筑信息的准确判断,这对于项目建设情况的有效掌控,全面完善质量管理将会带来积极影响。
要全面加大监管力度。工程监管要想更加规范,首先施工企业要规范起来,遵守法律法规,对于施工中的所有环节都要严格把控,从而构建起工程质量监管的法律体系。此外,在施工的不同阶段,对工程的进度、质量等也要科学管控,不能够贪图进度,忽略质量,要双管齐下,才能够实现工程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理念将会直接决定能力,对于工程质量监管来说同样如此。需要建筑施工单位建立符合现代环境下的管理思想,要对过往的管理手段做出调整和变革,从而全面提高建筑管理效率,为质量监督管理提供更多支持,全面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能力,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提供更多帮助。
很多建筑企业内部往往会出现责任互相推诿的现象,这和个人责任不明确有着密切的关联,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个问题,必须对不同管理人员的监管范围做出明确规定。在责任范围明确过程当中,应该对具体的施工项目和现场环境及个人管理能力进行密切关联,真正做到职责的合理规范,从而为建筑工程质量的进行严格把控。除此之外,也应该设立合理的激励惩罚制度,使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使命责任感,高效完成自己的工作使命。
构建多元化的监测与预防体系,对实现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善监督防范体系的具体内容,加强与市场监管的配合能力,可以更好地提高质量监督管理的控制效果,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在建筑市场监管层面,要建立健全协同管理机制,完善建筑工程质量评估机制,推动保险等新兴行业进入建筑工程监管体系,从根本上完善建筑业监督管理综合服务体系。
这几年来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工程规模也在持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这对于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的保障,将会带来负面影响.从这一点上来说,全面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将会对建筑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带来积极影响。在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弊端,需要建筑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通过管理模式的有效变革全面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监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