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斌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改革向纵深领域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也日趋错综复杂,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利益格局的隐性失衡,不断激发社会矛盾的产生,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针对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党和国家不断探索和创新更为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继而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021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突出强调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并就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组织保障等作了全局性谋划,为新时代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随着社会治理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其认知的不断深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已经成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和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突破口,这表明我国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将更注重多元参与和人尽其责的共同体思维,从而实现治理模式的深度转变和系统优化。“共享”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共建共治”的目标及保障,也是衡量社会治理成效的重要依据,因此,社会治理成果的共享需要把握好社会治理的“投入—产出”和“权利—义务”关系。基层是整个国家的基石,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社会生活的“微单元”,具有社会利益的发生源,社会矛盾的聚合源,社会秩序的基础源,社会价值的共生源等特质。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成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共享就要密切关注和有效回应社会公众最为切实的公共利益需求。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维系良好的社会秩序,进而更加充实和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学术界对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共享”研究主要聚焦在“共享”的内容和实现途径这两方面,总体研究情况如下:
第一,关于“共享”内容的研究。陈晓雪、肖雪认为“共享”意味着公共利益、公共价值、公共精神的共享,其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物质成果的共享。郑功成提出“共享”就是要让勤劳者能够致富,现在是勤劳未必能够致富;要让奉献者有尊荣,不让奉献者多受损;要让公益者受尊崇,不让公益者多吃亏;要让弱者得到有效的照顾,不要让丛林法则主导人间社会;要让所有人都有合适的途径参与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还要让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与维护。马庆钰认为“共享”就是共同享有治理成果,改革发展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江必新、王红霞指出,“共享”是指社会治理的治理资源、治理利益和治理秩序“红利”,由社会成员共同保有和转化。可见,大多学者认为“共享”不仅限于经济层面,还有精神、个人价值层面的共享,“共享”的最终目的是要全民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使整个社会更加公平、和谐,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
第二,针对“共享”实现途径的研究。赵满华提出要建立健全共享发展的“兜底”机制、保障机制、分享机制、动力机制,促进共享发展的实现。刘武根、艾四林认为要将共享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我们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保障基本民生。夏锦文提出,推进共享应从我国国情出发,政府需要推动自身治理技术创新,实现全社会的法制治理,营造一个和谐社会,促进秩序与活力的合理均衡,进而培育良好的公共精神。何继新、贾慧认为要实现社会发展成果共享需要明确价值界限,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性回归。可以看出,学者们认为“共享”的有效实现,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等治理主体围绕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行使职责,为公众营造更好的生活,保障每个公众的“共享”。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看出,目前学界缺乏关于“共享”的体系化的理论或模式的建构,对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保障机制的探讨有待提升。同时,大多数学者关于“共享”实现途径的讨论集中在理论层面,对“共享”的经验提炼、示范效应、推广价值研究不足,对实现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创新实践的系统性分析有待拓宽。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何以实现,在实践过程中面临哪些约束条件或障碍性因素,需要通过实践加以验证,并在实践中归纳、提炼具有推广价值的扩散性经验,以便为国家顶层设计或社会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样本。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改革区,近年来,成都市在推进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实现可持续共享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发展经验具有一定的政策创新扩散效应。因此,本文将从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实现可持续共享的本质内涵出发,在对典型案例进行个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分析框架,勾勒出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现实图景,并据此提出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性共享的实现机制和实现路径。
可持续共享的概念最早源于由平台企业主导的共享经济,主要从价值创造、制度运行、企业与社会认知以及组织管理模式等多层次来实现物质价值的持续性共享,但从公共性、共治性和价值共享性的角度来看,可持续共享应该是公共利益、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的共享,而不只是物质财富的共享。在社会治理的场域中,共享的成果要覆盖到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落在社会公众的实际生活中,其内容主要围绕着实现公平正义、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和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展开。由此可见,社会治理成果的可持续共享与民生的持续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使社会治理成果实现可持续共享,就要求在收入分配、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三大民生领域做到“量力而行”,实现共享与可持续的协调。
“发展”是“可持续共享”的基础,只有经济不断发展,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基层社会治理成果才能实现全民的共享,但如果超越经济发展水平与承受能力来追求全民高水平共享,就会导致因拖累经济而无法实现可持续共享。与此同时,应从信息化、数据化、智慧化来理解人们的利益格局、公共利益、公共空间、社会空间、社会关系模式以及个人在“复杂社会”中的角色,通过技术赋能,保障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可持续共享。总而言之,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可持续共享是指在增进当前全民福利但不以牺牲未来福利为代价的前提下,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创造大量社会财富,在党建引领下,由政府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采取各种措施,并基于一定的技术支撑,使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合理分配到全民的一种共享模式。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共享发展理论,是对进入新世纪以来和谐社会理论、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理论和社会公平保障理论的理论升华,也是对共享的内涵较为全面的解释。具体而言,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本质内涵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可持续共享是面向全民的共享,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而不仅仅是一部分人共享;第二,可持续共享是全面覆盖的共享,共享发展就是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的发展与建设成果;第三,可持续共享是共建共治基础上的共享,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打造公共治理平台,共同享受治理成果;第四,可持续共享是渐进实现的共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增加社会财富,提升公共精神,构成共享的物质、精神基础。
基于上述的内涵界定,可见,在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挖掘各种社会资源,并通过有效的合作和互动,基于持续的共建和共治,建立一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共享的组织框架,从而使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分配过程的专业化程度更高,在这个组织框架下能够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基层公共事务治理,努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使人民有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按照公平互助的原则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可持续共享。
W区是成都市下辖区之一,全区幅员面积277平方公里,辖4街道6镇。为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可持续共享,W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
第一, 进一步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夯实可持续共享的组织保障。例如,W区L街道光华社区在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撬动社会资源发挥社会组织功能,缩小社区活动中心的公共服务半径,并以“邻里”为基本单元,建设“家庭与家庭之间、楼栋与楼栋之间、小区与小区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市民与城市之间”的大邻里美好生活共同体,逐步实现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形成了基层政府治理、社会组织参与和社区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逐步探索出了“一核三轴四联”(以社区联合党委为核心,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三个自治主体为轴心,推行联建、联治、联助、联荣的“四联”驱动机制)的社区发展治理模式。
第二, 将多方的利益进行有效的联结,不断增强可持续共享的内生动力。例如,W区M村的“JF宿墅”项目以农村土地政策改革中的两权质押、三权分置思路为基础,采用本地村民以三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耕地经营权)作价入股的方式与村集体共同组建集体公司,并与具有经营能力的运营公司共同运营“JF宿墅”项目,并制定了闲置宅基地及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进一步落实了所有权,稳定了承包权,放活了经营权,有效促进了产居协调融合,以此实现集体、村民、企业间的利益平衡。
第三, 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对可持续共享的理念认知。例如,W区Y镇在乡愁园建设中,通过举办“共享邻里文化节”宣传共享理念,提出了“自发、自主、自愿”的理念,引入“民主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建设思路,动员社区居民有偿自主维护、管理、监督,并制定相关规定规范每个人的行为,做到奖惩分明,使得乡愁园成为基层党组织统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居民自治的社区生活共同体,每个人都自觉行使自身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由此完善了社区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提升了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的动力和能力。
第四,创新社会公益资源筹集模式,不断强化可持续共享的外部支撑体系。例如,W区幸福盛世慈善超市基于本土电商平台,将公益慈善活动与商业活动有机融合,通过在各门店设立党建工作室和志愿者工作站,持续为城市社区和村镇的百姓提供常态化服务,尤其是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或低价的生活必需品,并通过“实体店+互联网”模式,实现慈善超市的社会公益功能和市场便民功能的有效衔接,将资源共享转化为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行动,使善治效益覆盖全民,精准地回应并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促进每个人的积极性,使每个人都投入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创造中,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由于国内关于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问题的研究较少,所以本文将通过案例研究尝试构建一个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实现场景,而不是理论验证,运用这种方法来构建理论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可以产生新的理论,并且这个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其可行性和效度都比较高。从逻辑意蕴上来看,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可持续共享需要回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设计可持续共享的图景?即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实现机制,包括共享的动力机制、共享的协同机制、共享的评价机制和共享的责任机制。二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共享的图景?即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实现路径,包括组织路径、目标路径、技术路径和思想路径。
图1 分析框架图
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不仅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制度设计要求,也是回应城乡社会各种诉求的政策实施目标。要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可持续共享,一是需要通过相应的机制来保障;二是需要明确可持续共享的实现路径。下文将从成都市W区相关的共享案例出发,构建由动力机制、协同机制、评价机制、责任机制四个维度组成的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实现机制,并提出由组织路径、目标路径、技术路径和思想路径构成的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勾勒出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现实图景。
图2 W区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现实图景
1.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动力机制
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共享的动力机制是善治效益的共享,能够有效促进全体公民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为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共享注入一支强劲的“动力剂”,促进整个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共享机制的良性循环,实现共享的可持续。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共享的目标群体是全体社会公众,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都参与其中,他们既是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创造者,也是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享有者,无论是政府主导、市场导向还是社会力量发挥主动,其动力机制皆是善治效益的共享。W区通过设立多家幸福盛世慈善超市关注基层弱势群体,并通过“实体店+互联网”的模式实现慈善超市的社会公益和市场便民功能,既满足了底层人民的生存需求,又增强了基层社会公众的凝聚力。可见,善治效益的共享有利于激发全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在这个机制中,要实现善治效益的共享,就需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使创造的公共财富最大化,从而让公共财富覆盖全民。当然,这里的公共财富不只是物质成果,还包括了公共价值、公共精神等,而这种共享也不是平均主义,而是让全体社会成员都有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全体公民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更高,这就要求进一步增强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合力,真正形成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守护公共利益,恪守公共价值,践行公共精神,构建社会有机“共同体”并实现物质成果的共享,实现共享成果的良性循环。
2.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协同机制
在W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共享都积极发挥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并依据一定的方法,例如股东分红、经营慈善超市等,公平合理地使基层社会治理成果覆盖全民。可见,无论是政府、市场还是社会,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过程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要实现这三者合力最大化,就必须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分配基层社会治理成果时,各主体的分工应遵循“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组织配合、居民自治”的合理架构,政府应通过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源,吸纳更多的主体参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使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精准地满足每个人的需求。W区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探索出的“一核三轴四联”的社区发展治理模式,取得了“党群联心、社企同心、邻里齐心”的初步成效,大批的优秀企业组织、优秀社会组织、优秀社区居民和优秀公益示范项目参与到了社区事务的治理之中。可见,协同各主体的关系是保障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实现共享的关键。这就要求,在这个整体框架下,政府不应只追求行政效率,它需要秉持公平、正义、民主、责任等价值追求;市场也不能只顾私人利益,以损坏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利益,而是应该秉持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追求个人的经济效益;而社会也需要在公平和效率的平衡中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成果覆盖全民。只有这样,让各个主体洞悉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才能高效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可持续共享。
3.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评价机制
无论是在慈善超市的建立和运行,还是Y乡愁园的建设和发展,抑或是光华社区的治理和岷江村的项目合作过程中,都通过强化综合评价结果的运用,形成了综合评价结果年度发布制度,建立了以第三方评估为主的社会评价体系,以第三方评估机构为主题,协同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区域内相关代表、居民等,积极搭建社会公众参与平台,着力建立起了科学、客观、公正的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评价体系。由此可见,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评价机制时,基于基层社会治理的特性凝练出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实现可持续共享的价值定位,构建出由评估目标、评估内容、评估实施、评估控制和结果反馈等系统构成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同时,要以充分调动各主体创造社会财富积极性为目的,以每个主体的权利义务为依据,在恪守透明、参与、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下,建立一个评价各主体在共享中的过程性和效果性的评价机制,科学测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程度,从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幅度与水平、公共品质量、公众感知与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测度分析,以此来保障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可持续共享。
4.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责任机制
社会主体公共性和治理意识建设,在主观层面要高度关注教育和社会传播工作,在客观层面需要系统的公众参与制度,这是公共性生产的基础,而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共享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各主体责任的不落实。W区在经营Y乡愁园时通过实行“三自三化”,动员社会居民有偿自主维护、管理、监督,对各主体奖惩分明,建立了一个基层党组织统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居民自治的社区生活共同体,使各主体自觉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可见,制定奖惩分明的规章制度,动员各主体自觉维护、管理、监督是保障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共享的重要责任机制。目前,我国的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中还不够成熟,在治理过程中也会偶尔出现市场失灵、政府失灵,这就需要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协调合作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共享,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个治理主体权责不清的情况,出现各种“踢皮球”现象,阻碍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共享。这时候,就需要各主体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共享时秉持权责对等的原则,以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其中,在进行公共财富的分配时,也可以借鉴一下在公共产品供给时各主体的经验,在对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公共财富进行分配时,政府要占有主导地位,使这些公共财富惠及所有人,避免公共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与此同时,政府也要学会放权,培育更多的治理主体参与其他公共财富的分配,特别是分配那种需求多元化的财富时,就要积极发挥市场、社会的力量,利用市场机制提高财富分配的精准性,从而提高共享的效率。特别是我国目前还存在“三大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镇贫富财产差距)的严峻形势下,政府更应承担主导责任进行宏观调控,发挥市场、社会的力量进行微观规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可持续共享。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建立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加大监督力度,约束各主体的行为,同时,也需要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对于治理主体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共享过程中存在的行为失范问题及时进行责任追究,实现问责实体化、实质化,避免各主体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共享的过程中因追求私人利益而损害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
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历史过程,这就需要用系统性思维和复杂性理念,思考其推进的逻辑和路径。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现实图景,可以通过以下四个路径加以实现。
一是以组织路径为立足点,需要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将基层政府、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通过协同机制的搭建,将参与到基层治理中的各方力量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共同体,共同建立一个公共平台,治理公共事务、生产公共物品和提供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公共财富的最大化,按照公平互助的原则实现社会公众在公共利益、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等公共财富的共享,并在针对基层社会事务的决策过程中向社会治理各主体开放,使各主体都能参与决策和实施,缓和社会冲突,增强制度认同。
二是以目标路径为着眼点,需要政府、市场、社会都从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出发,恪守公共价值,各尽其职,互相合作,建立一个社会有机共同体,基层社会治理成果才能够高效率地覆盖全民,实现共享的可持续发展。但在这个社会有机共同体中,难免会出现各个主体权责不清晰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通过相应的法律明晰基层治理中多元主体的权责利关系,使多元主体提高协同效率,实现共享机制的良性高效运转。
三是以技术路径为突破点,需要开发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共享的测度工具,基于评价技术,构建共享的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共享的过程中,逐步探索针对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共享的评价机制,构建基于机会均等、过程均等、结果均等、细节均等等原则构建的基础设施、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和环境治理等领域的技术标准或指标体系。
四是以思想路径为关键点,需要培育社会主体公共性与治理意识,使得各基层治理主体能够将公共利益置于私人利益之上,追求全民幸福,这不仅需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社会公德、公共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更需要唤醒城乡社区居民的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并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形成具有“最大公约数”的价值共识和行动共识。需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推动法治成为全民信仰,营造和谐型、友好型的基层社会生态,以法治思维来规避基层政府、市场、社会力量都有可能存在的道德失范。
在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中,“共享”是“共建共治”的目标,实现共享就要密切关注和及时回应社会公众最为切实的公共利益问题,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维系良好的社会秩序,进而更加充实和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文明晰了可持续共享是在增进当前全民福利但不以牺牲人民未来福利为代价的前提下,通过不断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创造大量社会财富,由政府主导,采用各种措施使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合理分配到全民的一种共享图景。在这种共享图景下,需要通过动力机制、协同机制、责任机制和评价机制调动政府、市场、社会的积极性,使三者皆能以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让基层社会治理成果覆盖全民,使人民有更大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共享的可持续。
本文认为,“共享”不仅仅是“共建共治”的目标,某种意义上而言,也可能反过来成为“共建共治”的保障。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可持续共享是基于公共利益、公共价值、公共权利和公共精神的全面共享,而不仅仅体现为物质成果方面的共享。为此,要真正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可持续共享,一是需要明确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共享的基本内容框架,并形成共享内容清单;二是需要详细分析和解读党和政府的相关方针、政策,理解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明确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三是能够基于社会发展的环境分析、建立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变化的质量评价和动态监测机制,确保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共享内容的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