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苓 赵光群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由粮食直接生产或转化而成的各种食物,粮食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人民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社会稳定,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备受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一步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测,确保粮食安全。
关键词:粮食 质量安全 监测
一、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新冠疫情蔓延全球,中美贸易摩擦不断,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加剧了影响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相继出台《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政府储备粮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等,对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提出了明确要求,四川省也出台了《四川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四川省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办法》等,进一步明确了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有关内容。
粮食在生产、储备、运输、加工等环节都存在不安全的隐患,给粮食质量安全带来风险。如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三废”排放污染农作物生长环境;生长过程中的不规范的施药、施肥;仓储环节必要的熏蒸等。综合来看,粮食质量安全具有如下的特征:
1. 隐蔽性。粮食质量是否安全难以通过肉眼直观察觉,需要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人员进行检测、评判。
2. 慢作用性。含有不安全因素的粮食被食用(或转化食用)后,其不安全因素给人体造成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初期表现得不明显,容易被人忽视。
3. 相对性。粮食质量安全的相对性是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而言的。不同的消费行业,对质量有不同的安全标准,如进入口粮市场的粮食和转化用粮的粮食就有不同的安全标准。安全评价也有所有同,如完全安全不含有任何不安全因素的、含有不安全因素但在安全标准限量值以内的、有害物质含量过高达不到食用标准的等。
粮食安全,不仅要在数量上满足人民食用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还要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要求,提供无污染、绿色营养的粮食,以确保实现粮食安全。因此,在粮食的生产、储备、运输各个等环节深入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不断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人们生活保证的必然性。
二、粮食质量监管、监测现状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粮食质检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优质粮食工程深入推进,先后投入数亿元,新建和改造提升1500多个粮食质检机构,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硬件水平和能力,形成了以省级粮油质检为中心,市级粮油质检为骨干,县级粮油质检和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化验室为基础的粮油质检体系,有效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第一道防线,在增加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随着对粮食卫生质量安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粮食质检体系建设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逐渐显露出来。
1. 各部门之间难以实现无缝对接。粮食质量安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往往涉及粮食、农业、卫生、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如果缺乏有效合理的联合管理机制,可能在某些环节造成监管盲区或者重复监管,甚至出了问题,相互推诿的现象。
2. 缺少政策支持,人员编制缺口较大。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不会检、检不全、检不准、检得慢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
3. 部分粮食质检机构人员老化、专业知识匮乏。通过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大大提升了检测硬件水平,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严重滞后,甚至工作业务经费得不到保障,影响所在地区粮食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
三、粮食质量监管、监测的几点建议
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为政府监管、产业发展服务,是粮食产后质量安全第一道防线的技术支撑和有力保障。为在新的形式下,进一步强化粮食质量监管,健全粮食质量监测系统,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为粮食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加强部门协调,强化监管。进一步加强粮食质量监测涉及到的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明确分划各部门的职责,相互配合,相互协作,联合管理,形成有效合理的质量安全监管链条,同时避免出现监管重复或监管盲区。结合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实际,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方式,促进监管作用有效发挥。建立粮食安全风险研判和评估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粮食安全风险研判和评估,将研判和评估结果作为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的重点内容。
2. 统筹规划,全面提升粮食质检体系监测能力。结合区域实际,突出专业优势,健全粮食收购、储存、流通等环节质量安全配套监测,重点提升基层质检机构的检测能力,尤其是粮食收购、承储、加工企业对农药残留、真菌毒素污染、重金属污染等快速检测、筛查技术手段,构建粮食产品快速检测体系,横向不重复,纵向有衔接,形成省、市、县三级质检合力,为粮食质量全面把关。
3. 严格监管,全面保障原粮卫生。粮食收购、储存是链接粮食种植和加工的纽带,落实原粮卫生保障制度能从源头上控制粮食及其制品的卫生安全。严格落实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将检验重点由过去的质量指标、储存指标检验扩大到重金属污染、毒素污染、农药残留等卫生指标的检验。持续开展原粮卫生专项调查,并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对新收获粮食、国有粮食企业、社会粮食购销和加工企业用粮等开展卫生指标检测,严防不符合卫生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4. 强化组织、人才能力建设。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以来,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是否具有熟悉业务、掌握相应检测技能的人才队伍,是影响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县级粮食质检机构是粮油监测体系中最基礎的环节,建立和完善其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经费。根据职责,定编定岗,按岗聘人。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强化业务培训,抓好队伍建设。加强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在提高质检队伍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人员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从而整体提升县级质检机构监测能力,充分发挥在粮食安全保障工作中的基础作用。
5. 优化粮食质检培训体系。通过“十三五”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以省、市、县三级(下转第54页)(上接第41页)粮油质检机构为构架的粮油质检体系已经形成了,但相对其他行业来说,起步较晚,整体检测水平不突出,且同级机构的质检能力也参差不齐。结合粮食工作实际,积极建立省、市、县三级培训体系,搜集培训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针对性培训,补齐短板,提高粮油质检体系的技术服务能力。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随着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粮食安全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 (财建〔2021〕177号)
[2] 权兆龙.粮食质检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粮食经济.2011(02):32-34
[3] 吕宝玉 张莹. 粮食质检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4(08):291-292
(作者单位:泸州市粮食监测与物资储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