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里的武器动辄上百斤 古代真正的武器到底有多重

2021-12-04 08:52未定君
晚晴 2021年10期
关键词:长枪武将评书

文 未定君

评书所言并非全错

兵器被古代匠人制作出的唯一目的就是供士兵使用,在战场上攻伐相克。一场高烈度的残酷战争可能会持续近五六个小时,大型的战役尤其是围城作战更是旷日持久,打个一年半载的例子并不在少数。

在这种情况下,古人所使用的兵器其实并不沉重,否则一般的士兵难以适应也就失去了作为武器的意义。更何况,铸造武器所耗甚巨,为每位士兵准备沉重的武器从财政上来说也是难以想象的。因此,一些评书里说的七八百斤的大锤和大斧,全都是无稽之谈,只是为了突显猛将的力大无穷而进行的艺术式的夸大而已。

但为什么又说评书所言并非全错呢?其实是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八十二斤的说法,倒是有可能属实,并非空穴来风。

古代士兵不会使用过于沉重的武器,但一些武将在特殊情况下,譬如说比武,就会打造沉重的兵器。但这种特殊需求,也要考虑到人的实际情况。关羽使用八十二斤的武器虽然并非不可能,但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误会。

《三国志·典韦传》记载:“典韦,陈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帐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典韦体格魁梧,臂力过人,其使用的一双大戟足足有八十斤。用现今的标准来看,八十斤的武器想来也实在恐怖。但实际上,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222.73克,也就是说,当时的一两等于现在的13.92克。这么一算,典韦的大戟也不过三十五斤左右,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也只有三十五斤,虽然仍然沉重,但也并非不能接受。从这个角度来说,评书里所说倒也并非妄言。

只不过,历史中关羽所用武器并非“青龙偃月刀”。偃月刀第一次出现在文献里,是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官修的《武经总要》一书,在《器图》这一章节有“掩月刀”的绘图。而明代的《武备志》里也有记载,“偃月刀以之操习示雄,实不可施于阵也。”

也就是说,偃月刀既不具有实战性,从时间上来说也不可能是关羽的武器。三国时期的刀大多是一米左右,刀背坚且厚的环首刀。南朝人陶弘景写的《古今刀剑录》里说“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及羽败,羽惜刀,投之水中。”所以,关羽用的其实应该是“万人刀”才对。

《武经总要》枪九色图

古代兵器到底有多重

古代普通士兵所使用的武器究竟有多沉呢?《武备志》记载,当时明朝军中的制式冷兵器一般的重量是单手刀剑2斤,偃月刀(仪仗用)5斤。其中最沉的冷兵器是一种棒类武器,有10斤重。

实际上古代兵器基本是利器,只要刃部能够成功打击到对手,往往对手就会非死即伤,而战场上广大的普通士兵是没有着甲的,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造成有效打击其实很简单,出手并且不被躲开或者招架即可。

因此,武器不仅不能重,反而是越灵活轻便越好,沉重的武器虽然更加难以招架,但一场战争可能会持续数个小时,使用沉重到令人难以招架的武器,使用者也很难长时间战斗。

这种战斗思路延伸到极限,就诞生了刺剑,追求灵便性和一击制敌。而剑刃在面对有甲的敌人时,表现的往往也比重武器好——轻便的剑刃能更好地打击盔甲不能防护的缝隙。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兵书《练兵实纪》中,他为士兵配备的腰刀就有详细的记载,是“长三尺,重一斤十两”。明代一斤596.8克,换算一下,戚继光手下士兵的腰刀,也不过是969克——不到两斤。

不过在冷兵器时代,陆军的主战武器一般还是长兵器,尤其是枪矛之类的武器。在宋朝的《武经总要》里,光是枪的分类就有18种。包括捣马突枪、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等。这里面既有一米二的短枪,也有七八米的布阵长枪。

因此,古人的武器不仅不会特别沉重,相反,可能会比大部分人想的都轻便。

在真实的战场上,长枪往往更为常见。普通的长枪重量在二到五斤之间,个别武将会使用三十斤的长枪。

古代用枪的武将往往会被称为“某某铁枪”,譬如王世荛就被称为“王铁枪”,因为这些武将的长枪是用纯铁打造的,而普通士兵的长枪往往是木质枪杆,这不仅是出于重量考量,也是出于灵活性考虑。另外,枪类武器本身的特性决定了,使用者基本不会使用其它武器,所谓“月棍年刀一辈子枪”,说的就是枪作为兵器“易用难精”的特性。用现代武术来说,列阵阵斗的枪法极其简单,而捉对场斗的枪法却极为精深。普通士兵数年的操练很难完全掌握长枪的场斗用法,因此木质铁头的长枪完全够用,而打小习武的将门子弟,则更加需要优秀的长枪。

总之,在古代战争中,只要能够有效杀伤敌人,只发两斤的力道就能解决,那就绝对不用三斤的力道。因此,古代的武器真的比今人想象的要轻的多。

猜你喜欢
长枪武将评书
“把身体当地种”——评书泰斗袁阔成的养生故事
岩峰诗二首
To Be Continued
外婆家的“花武将”
网络评书,能否让评书重新繁荣
跑会
日本女性喜欢男人扮武将
宁死不吃竹笋的戚家军
斗联话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