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欢欢
(九江市湖滨幼儿园,江西九江 332000)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
瑞士教育家让·皮亚杰在他的著作《儿童智力的起源》中提出,人为地推动儿童超越其自然的水平,无异于训练动物在马戏团中表演杂技,这种做法对儿童的正常发展并无益处,反而导致儿童长期发展中的阻滞。可见,幼儿教育小学化有诸多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束缚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开始学写字、算术,甚至还有大量书面作业,这种做法往往让幼儿情绪变得焦躁,与激发幼儿想象力的教育初衷相背离。幼儿想象力是丰富的,但枯燥的“灌输式”小学化教育忽略了幼儿的好奇心,抹杀了幼儿探索未知的热情,使得幼儿失去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挫伤幼儿学习的自尊心、自信心和降低其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高幼儿学习动力和认知的前提。事实上,幼儿天生爱玩游戏,游戏使他们的生活充满快乐,可是部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使得幼儿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超出幼儿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的超前教育,会让他们有挫败感,对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是沉重的打击,而这会让幼儿对未来的学习产生恐惧。
3.压抑天性,阻碍幼儿个性发展。童年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要让幼儿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幼儿教育小学化,会导致幼儿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扼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可能会给幼儿带来驼背、近视等身体问题。目前国内有些面向幼儿的“特色班”“特长班”其实是对很多幼儿天性的扼杀,违背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消极的情绪体验。
4.剥夺了幼儿的快乐童年,降低了幼儿的幸福感。幼儿的童年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其实是揠苗助长,与教育规律相冲突,忽视幼儿身体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将原本属于幼儿的阳光、活泼等天性磨灭。对幼儿的超前教育会给其留下很多遗憾。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指出,教育应了解儿童的需要,以儿童需要为出发点,而不是把东西生硬地教给儿童。因此,幼儿教育要回归本位,还幼儿应有的快乐童年。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要让幼儿享受快乐童年,在幼儿阶段,以幼儿的快乐成长为目标,要静待花开,避免急功近利。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应多注重幼儿语言能力的训练、逻辑能力的锻炼及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集体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生活环境中增强幼儿的自我接纳能力;多注重对基本生活常识、行为习惯及情感与社会性等内容的教育,要避免重知识、轻情感及社会性与实际能力倾向,要多让幼儿观察探索、感知体验。例如,笔者幼儿园面向小班幼儿开设了“寻找春天”的活动,鼓励幼儿们用心去发现。幼儿们发现:树上长出了嫩绿的树叶,草儿变得绿油油;燕子回来了,鸟儿开始孵小鸟了;柳树垂下了绿绿的枝条,人们穿的衣服开始变少了。有的幼儿把这些现象拍下来,还有的画出来,在课上与教师及其他同学分享,教师可随即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春天的变化,从温度表现、天气变化、色彩变化、生物变化等方面让幼儿知道,春天孕育着生机和希望,是一个万物更新的季节。
幼儿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爱好。兴趣是幼儿探索新事物的动力所在,因此教师要从幼儿言行举止的细节中掌握他们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了解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以特定的节日为切入点,进行传统文化的启发式教育,如端午节来临,可引导幼儿画粽子,制作各种样式的粽子,并帮助幼儿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让他们了解爱国诗人屈原,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并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幼儿心中种下一颗爱国的种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因此要把游戏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始终,崇尚“游戏至上”。要通过玩游戏、讲故事、唱歌谣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快乐地学习。
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游戏化教学确立幼儿园办学方向。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幼儿教师应在音乐、绘画、舞蹈等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满足幼儿教育的现实需要。
幼儿园要通过举办培训和开设教师进修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要通过和幼教专家、学者、优秀幼教工作者进行交流,增加教师在幼儿心理特点、认知规律、课堂设计、保教策略、幼儿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实际经验和理论知识。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供适合不同幼儿发展的多彩平台,充分挖掘教师和幼儿的智慧和潜能,让幼儿可爱的个性和天性得到释放,实现幼儿教育的百花齐放。
家长对幼儿的教育,特别要破除“赢在起点”的狭隘观念和竞争意识,不要因为“面子观”让幼儿超前接受教育,不要因为相互攀比让幼儿承受超过其自身年龄阶段的负担。作为家长,要多注重丰富儿童的成长、成才途径,关注儿童身心健康,注重儿童的长远发展,多注重陪伴教育和榜样教育,以自己良好的言行熏陶幼儿,对待幼儿的教育要有“等得了”的耐心。
幼儿的培养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要保证教育效果,需要探索家园共育、家园共建,建立互动式、参与式家园关系,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创建温情的校园环境,通过家园互动、家校合作,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全面发展。
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幼儿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提高师资水平,改善幼儿园的办园质量;也应承担起对幼儿教育发展的约束职责,加大督导力度,应每年对幼儿教育机构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效果、幼儿满意度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对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流程、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进行检查,确保幼儿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