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21-12-04 02:39曹美丽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21期
关键词:出血量胎儿产后

曹美丽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妇产科,福建厦门 361022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是产科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妊娠中晚期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此时若胰岛素代偿性分泌量不足,则易发病。妊娠期糖尿病主要发生于大龄孕妇、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妇、肥胖或超重孕妇、长期高脂饮食孕妇以及长期高糖饮食孕妇等[1]。当前主要的治疗措施为适度运动、合理营养、严格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于孕妇的身体情况以及心理情况,很多患者的治疗依从度不高,所以需要对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提高孕妇的血糖控制效果[2-3]。其中,持续性护理干预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良好控制产妇的血糖,实现疾病治疗效果的提升[4-5]。现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医院内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该院诊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其知情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根据动态随机分组法,分成研究组50例,参照组50例。参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28.26±1.26)岁;初产妇40例,经产妇10例;孕产妇的体质量为63~88 kg,平均(78.26±1.26)kg。 研究组年龄21~39岁,平均(28.31±1.21)岁;初产妇为39例,经产妇11例;孕产妇的体质量为62~89 kg,平均(78.69±1.59)kg。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要求;②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低死亡风险;③自愿加入该次研究,并服从具体的要求。排除标准:①有着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②知晓研究情况后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③存在精神障碍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1.2 方法

1.2.1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给予患者适当的运动指导以及饮食指导;调整好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定期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等。

1.2.2研究组采用持续性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入院时就对患者病情的程度有一定的了解,分析患者当前对疾病认知程度,制作相关学习手册,为患者针对性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给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疾病给分娩过程增加的不利因素、治疗措施以及相关后续护理措施等,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妊娠期及分娩过程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同时,医护人员需要告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家属有关预防糖尿病的知识,帮助其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细节。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重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了异常的负面行为以及言论,需要立即对其进行良好的沟通,充分掌握其负面情绪,采取针对性的长期心理支持与心理辅导,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妊娠期糖尿病疾病,消除其可能存在的负面情绪,保证其可以积极乐观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

②饮食护理。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身存在一定特殊性,护理人员需要为其定制科学合理且健康营养的饮食计划,避免其在怀孕过程中食入不当的食物,同时要满足孕妇以及新生儿的营养需求,实现血糖有效控制。除了调整饮食计划内的饮食内容,还需要让孕妇少量多餐、并对食物进行多次合理的分配,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饮酒以及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最好选择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含糖指数低、低热量、高蛋白以及高维生素、钙、铁等的食物,严格控制食物的热量。

护理人员应合理制定饮食中豆制品、蔬菜以及水果的含量,避免患者食用含糖量过高的水果以及食物,控制摄入糖份,实现血糖的有效控制。护理人员在饮食护理过程中需要重视患者不同怀孕时期对于营养与热量的需求,孕前期与孕中期有明显不同,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每周增加碳水化合物40%~50%,热量3%~8%,脂肪30%~40%,蛋白质20%~30%,控制餐后血糖<8 mmol/L,补充叶酸5 mg,钙剂1.0~1.2 g/d,铁剂15 mg。

每天晚上可以在睡前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准备一杯纯牛奶,避免在夜间出现血糖含量水平过低的情况;每天限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盐分的摄入,保证食物的清淡可口;实现食物荤素搭配的合理有序,避免长期食用同一类食物,使饮食欲望降低,出现低血糖或者营养不良。护理人员需要在充分掌握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与饮食爱好后,根据患者的每天所需要的热量、体力劳动情况以及患者体质等情况,在保证满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每天的所需总热量与营养的情况下,丰富饮食内容,由膳食科根据孕妇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食谱。

③药物护理。由于疾病的干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如需要使用胰岛素,在使用胰岛素之前,医护人员需要将其进行成分的混匀,保证胰岛素使用剂量的精准无误,确保注射部位的正确。在注射之后,密切关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一旦发现其出现了异常情况,需要立即告知患者的主治医生。医护人员需反复告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叮嘱患者以及家属重视药物干预的重要价值,实现药物使用的规范性以及科学性,避免药物不当使用导致疾病干预治疗效果不当。

④胎儿监护。胎儿监护保证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腹中胎儿的有效检测,直接反应胎儿在宫内的生存状态,是分辨其在受到外界或者内部刺激后产生的反应是否正常的有效判断方法。正常胎儿的胎心音120~160次/min,医护人员只要发现胎心音出现了持续低于120次/min或者持续高于160次/min的情况,就表示胎儿存在不良缺氧情况,需要采取干预治疗。护理人员应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0 min/次,2次/d的吸氧护理,避免胎儿出现异常缺氧情况。

⑤分娩护理。分娩护理首先需要保证分娩室的洁净与安静,消除周边的一切噪音,提高分娩的顺产率。护理人员全程陪同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身边,指导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注意休息、进食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保持体力;第二产程时在宫缩到来时教会产妇正确使用腹压,合理发力,配合正确的深呼吸。给予妊娠期糖尿病产妇2 L/min氧气吸入,并且对胎儿血糖进行检测。护理人员在孕妇生产后,应积极预防产后出血,使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同时需要告知产妇哺乳技巧,保证其可以顺利开展哺乳,纠正错误的哺乳姿势以及行为;嘱其要注意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皮肤清洁。

⑥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出生后,护理人员给予清理呼吸道、保暖等护理措施,保证新生儿的体温正常,监测其血糖及身体情况,给予早开奶的同时定期滴服葡萄糖液,保证其血糖维持在合理范围内,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⑦运动指导。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在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进行适当运动。运动强度的选择为避免感到疲劳,常见的运动类型为散步、太极或者瑜伽等,最好选择有氧运动,避免运动的剧烈程度,控制运动强度。在饮食后1 h,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进行20~40 min的有氧运动,控制自身怀孕过程中体质量变化。同时也要避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运动,消除低血糖出现的可能性,保持愉悦的心情。护理人员根据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情况调整运动计划的强度以及频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量、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填写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数越高代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于其自身疾病的护理满意程度有着更高的评价。根据分数将患者的评价标准有效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其中总护理满意度=(一般例数+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产后出血量的观察指标为:产后2 h出血量、产后4 h出血量以及产后24 h出血量。出血量越少证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素质越好,其自身病情的危险程度就越低。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评价指标为: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糖耐量试验指标则为:空腹血糖<5.1 mmol/L,餐后1 h血糖<10 mmol/L,餐后2 h血糖<8.5 mmol/L,满足上述所有检查结果为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胎儿低血糖、巨大胎儿以及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例数+胎儿低血糖例数+巨大胎儿例数+感染例数)/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参照组非常满意有20(40.00%)例,满意为11例(22.00%),一般为5例(10.00%),不满意为14例(28.00%),共总护理满意度为36例(72.00%);研究组非常满意有36例(72.00%),满意为7例(14.00%),一般为3例(6.00%),不满意为4例(8.00%),共总护理满意度为46例(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5,P=0.009)。

2.2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情况比较对比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产后,医护人员密切关注产后出血量,对比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情况,研究组的产后2 h出血量为(182.57±3.16)mL,参照组的产后2 h出血量为(284.97±24.58)mL;研究组的产后4 h出血量为(250.36±11.05)mL,参照组的产后4 h出血量为(360.99±18.20)mL;研究组的产后24 h出血量为(421.63±32.69)mL,参照组的产后24 h出血量为(489.88±32.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56、16.269、22.541,P<0.001)。

2.3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中期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空腹血糖为(4.58±0.40)mmol/L,参照组的空腹血糖为(5.66±0.85)mmol/L;研究组的餐后1 h血糖为(9.65±0.32)mmol/L,参照组的餐后1 h血糖为(11.33±0.66)mmol/L;研究组的餐后2 h血糖为(8.22±0.12)mmol/L,参照组的餐后2 h血糖为(8.69±0.3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29、16.196、8.758,P<0.001)。

2.4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比较

参照组妊娠期高血压有4例(8.00%),胎儿低血糖为10例(20.00%),巨大胎儿为2例(4.00%),感染为1例(2.00%),总不良反应率为17例(34.00%);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有2例 (4.00%),胎儿低血糖为4例(8.00%),巨大胎儿为0例 (0.00%),感染为0例(0.00%),共总不良反应率为6例(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709、2.990、2.041、1.010、6.832,P=0.400、0.084、0.153、0.315、0.009)。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妇女在生产中常见的症状,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仅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还会导致婴儿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一旦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甚至会诱发众多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6]。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重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并发症的预防[7-9]。常规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偏重于统一化的护理操作,对于不同的患者没有足够的针对性,导致患者在护理措施下并不能满足所有的护理需求,存在一定的护理缺陷,导致护理满意度的水平不高。针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较高护理质量才可以满足患者多方面的护理需求,之后才可能有着理想的的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量、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10-14]。持续性护理干预则是护理人员在大量临床病例的基础上,对于患者开展一段时间的护理措施,不仅仅满足于患者当前的护理需求,因给予了一段时间的护理时间线,保证患者可以感到更高的护理满意度,消除不良的护理问题[15-16]。结合相关数据研究发现,采用合理有效的持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浓度,保证血糖控制在规范的参考范围内,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实现疾病的良好控制[17-22]。

对比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量、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P<0.05),参照组的产后出血量高于研究组(P<0.05),参照组的血糖控制情况高于研究组(P<0.05),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高于研究组(P<0.05)。

综上所述,持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护理服务,提高产妇以及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出血量胎儿产后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