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建刚
京剧艺术发展至今已历百余年,其间经历过数次辉煌,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剧目繁多。这种盛况的出现,既是时代使然,也是京剧艺术发展规律所致,其中还有传播媒介的助力。京剧艺术对于传播媒介一直有着很高的敏感度,各种新媒介产生后,京剧都会与其产生关联。电影、唱片、广播进入中国之初,都曾借助京剧实现自身的推广,同样,借助这些媒介,京剧艺术也实现了舞台以外的更大范围的传播。时至今日,党和国家对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也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京剧艺术在做好传承工作的同时,也要通过有效的传播,推动京剧艺术提升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力。对京剧艺术的当代传播来说,应该重点关注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与传播媒介三个方面。
对于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之间的人们而言,对于京剧的了解和认识是在观看舞台表演的过程中完成的。他们心目中的京剧是唱念做打,是手眼身法步,是一个个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是当时京剧“名角儿”的舞台形象与生活形象。这些受众了解京剧、喜爱京剧,更将京剧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只进剧场看戏,还会将京剧形象以年画的形式贴在屋内的墙上,以泥人、面塑的形式装点生活。
对于当下的人们来说,京剧是“国粹”,是传统文化。有些人对京剧的印象来自样板戏的唱段,有些人则对京剧的脸谱、化妆、服装有着浓厚的兴趣,还有些人只对经典唱段有模糊的印象,对京剧本身只有“碎片化”的了解。当然,仍有一群人对京剧有深入的了解,这些被称为“戏迷”的受众虽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但仍存在局限性,有时体现在对舞台的“单一”关注而忽视了京剧综合艺术的特性,有时体现在对喜欢的演员的“单一”关注而忽视了京剧从业者的群体性。还有一群人是京剧的从业者,他们以京剧为业,为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努力,是对京剧艺术价值感受最深的一类人。总体而言,对京剧“碎片化”了解的人占大多数,同时还有一批对京剧完全陌生的潜在受众。因此,如何确保传播过程中的内容正确,培养受众对京剧艺术的良好印象一直是困扰业界的难题。
首先,要通过科学有效的传播,逐步完善受众对京剧的认识。京剧艺术集诗、乐、舞(武)等于一身,兼具综合、虚拟、程式等特点。向对京剧不熟悉的人展示京剧时,一定要保证其完整性,而不能是片断式或碎片式的。比如在介绍京剧剧目时,要先确保大家对剧目情节有完整的认识,再突出其中演出较多的经典唱段,以梅派的代表剧目《贵妃醉酒》为例,除了要突出《海岛冰轮》这一经典唱段之外,还要让大家知晓这出戏其他的欣赏点;介绍京剧的脸谱时,除了要向大家展示静态的谱式外,还要结合剧中的人物,告诉大家脸谱是如何被活用在人物身上,如何在舞台上动态展现的;介绍京剧的舞台表演时,除了要选择《三岔口》《闹天宫》等能体现京剧技巧性的武戏外,还要选择《拾玉镯》《卖水》等能够展现京剧“生活”意味的剧目,以及《霸王别姬》《天女散花》等能够展现京剧“有声皆歌,无动不舞”的剧目。尤其是对于国外观众来说,一定要确保他们观赏到的剧目是全本而非折子戏,以便形成完整印象,既不能让他们将京剧理解为杂技,也不能让他们将京剧理解为哑剧,更不能让他们将京剧理解为“opera”。比如2015年张火丁赴美国林肯艺术中心演出,带去的就是两出完整的京剧经典剧目《白蛇传》和《锁麟囊》,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
同时,要通过传播让人们对京剧形成正确的认识。京剧的传播方式可以多样,传播内容可以多元,但一定要保证传播内容的正确性,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京剧,了解真正的京剧。一方面,要打破部分人群对京剧欣赏“高门槛”的印象。京剧曾经是上至官绅贵胄、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欣赏的艺术,而且观众们可以通过欣赏京剧获得心理满足。如今之所以会形成京剧不容易欣赏的印象,主要是大众对京剧不了解、不熟悉所致。另一方面,要打破京剧艺术只谈古不论今的固有印象。京剧产生于19世纪中期,虽更擅长表现古代故事,有着浓郁的古典气息,但它也是与时俱进的。京剧在不同的时期,都有带有明显时代特点的剧目问世,比如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先生编演的《抗金兵》,表达了爱国之志与抗击外侮的决心;进入21世纪,又出现了《天下归心》《华子良》《红军故事》等展现新时期精神风貌的现代京剧作品。可以看出,京剧艺术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既有古典韵味也能展现当代精神。
要想保证京剧正确传播,就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通俗但不简单。可以把京剧的内容以通俗的语言讲出来,避免讲得太“专业”,要善于把专业语言转化成普通语言,这样便于零基础的人理解和接受。但需注意,通俗不等于简单,不能因为追求通俗化而将京剧的艺术品质降低,将京剧的艺术精神弱化。二是保证内容准确。要想避免出现错误就需要从业人员熟悉京剧,剧目内容要通过多方查证来保证其准确性。例如,很多节目单错把《挑华车》写成了《挑滑车》。
当然,针对不同的人群,还可以结合不同的传播媒介,对京剧进行元素化传播,使京剧的元素化传播成为京剧传播的有效助力。比如,将京剧人物形象运用到鼠标垫、杯子、手机壳等生活用品上,让人们体会京剧艺术的装饰美与造型美;将京剧戏服的纹样截取出来,与当代服装结合,让人们感受京剧服饰的传统美感;将京剧的人物造型与动画结合,制作京剧动画片,通过令人印象深刻的动漫形象影响更多年轻群体。
从京剧的发展历史来看,它是不严格区分观众群的,任何走进剧场看戏的人都是京剧的观众,也自然成为了京剧的传播对象。京剧一直具有雅俗共赏的特质,从观众角度来诠释,它可以满足各类观众的欣赏需要。但从目前京剧传播角度来看,有必要对传播对象进行不同类群的划分。
第一类是京剧戏迷和票友级别的观众。这一群体熟悉京剧,有些人对京剧某一领域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京剧从业者。他们对于京剧人、京剧事、京剧剧目、京剧历史、京剧典故等都如数家珍,而且都会有自己的风格喜好,有自己喜爱的京剧流派和京剧演员。对于这个群体而言,除了继续在熟悉的京剧领域深耕之外,还热衷对京剧进行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如京剧理论知识、京剧艺术规律、京剧舞台表现原则、鲜为人知的典故等。若对这类观众进行有效的培养,将有机会使他们成为京剧艺术的专业传播者。
第二类是京剧普通观众与爱好者。这个群体对于京剧有一定的兴趣,会到剧场或通过其他渠道观看京剧演出,同时兼顾其他舞台艺术,有买票看戏的习惯。他们对于京剧艺术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但有很好的戏剧欣赏基础,若加以引导,有些观众甚至可以逐渐发展为第一类群体,进而对周边人群产生影响。
第三类是京剧的潜在观众。这类群体的数量较大,甚至可以说,除了前两类群体,其他群体都可以被称为潜在观众。他们对京剧的了解很少,而这一类群体却是最重要的培养对象,需要通过合理引导使其体会到京剧艺术的魅力,逐渐发展为固定观众。
当然,上述三个群体的边界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呈现一种流动状态。这种流动往往表现为由边缘向中心流动的态势,也就是在外界影响、自身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第三类群体会流向第二类群体,第二类群体会涌向第一类群体,反向流动的状态则比较少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京剧观众是可以培养且能够培养的。
针对不同的群体,我们要选择有针对性的内容与形式,提升他们的满意度,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从京剧的传播内容来看,无论是针对哪类传播群体,都要保证内容完整且正确,在此基础上,还需结合不同的群体特点,对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对于第一类群体,要保证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使传播内容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对于第二类群体,要用通俗且具吸引力的方式引导受众探索京剧艺术的深层魅力;对于第三类群体,则可以采用元素化、时尚化的方式来引起他们对京剧的关注,用具有亲切感、参与感和亲和力的方式带领他们走进京剧之门,推动他们完成由第三类群体向第二类群体的转化。从京剧的传播形式来说,可以打破陈规、破除样式边界,只要是符合传播对象需要且能够为其接受的都可以采用,但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即形式不能大于内容。
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观点。他指出,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于自身和社会的体验,媒介所带来的影响有时会比它所承载的内容还要大。通过对比印刷时代和电视时代人们的变化,他指出,电视因为其较之印刷品更需要人的介入和参与而实现了人的感官(即视觉与听觉)的延伸,进而带动了人的理解世界和思考模式的变化。用这个理论来看待京剧与媒介的关系,那就是京剧与不同媒介的结合,不仅实现了京剧形象的多元化(由原来的舞台形象拓展为报纸形象、电影形象、电视形象、网络形象等),也改变了人们理解和看待京剧的方式以及对其形成的印象,进而改变了人们对于京剧的理解与认识。从这个角度讲,京剧与媒介结合得越多样,其融入当代社会的渠道与方式就越多元化,影响当代群体的机会也就越多。
在京剧历史上,很多京剧前辈对于他们所处时代出现的新媒体都持有积极态度,比如谭鑫培之于电影,梅兰芳之于广播,孙菊仙之于唱片,梅兰芳先生还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生死恨》。梅兰芳先生之所以不排斥拍电影,就是因为他看到了电影在观众中的影响力,希望通过拍摄电影来扩大观众群,使得那些想看戏却不得法的人通过电影也能领略京剧艺术的魅力。
对于当下的京剧来说,可以使用的媒介就更为丰富了。电影、电视、广播已辉煌不再,网络、动画也不算是前沿,VR、AR 技术方兴未艾。面对常变常新的媒介,京剧艺术在选择载体的时候,需要坚持“为我所用”的原则,选用那些符合京剧艺术规律且能最大限度吸引当代受众群、能达到最佳传播效果的媒介。
与京剧结合后的媒介要为京剧服务,而不是使京剧变味去适应媒介。电音京剧可以尝试,虚拟影像的京剧也未尝不可,但我们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去尝试这些新技术,而是为了让广大观众认识到京剧的开放性和与时俱进,是为了让广大观众更为便捷地欣赏京剧艺术。而且,对于京剧来说,进入年轻受众的视野是其必须完成的任务,凡是年轻群体常用且熟悉的媒介形式,京剧都要将其变成自己的传播手段,如“两微一端”、抖音、快手、B 站等等。2020年受疫情影响,很多表演艺术都无法正常演出,这种无奈促使线上演出异军突起,很多戏曲剧院团都开通了网络直播,利用便捷的网络开启演员与观众的“云”端互动。
对于京剧从业者而言,多媒介时代为京剧传播带来了很多机遇,使京剧艺术能以更多元化的面貌进入当代社会文化环境。近年来,3D 京剧电影被搬上荧幕,如《贞观盛世》《曹操与杨修》《霸王别姬》,一经上映便引发热议,持肯定和赞许意见的很多。但这里面也会有隐忧,那就是如果技术被视为吸引眼球的手段而受到过多关注,恐怕会造成重技术而轻内容的后果,使3D 京剧电影变成过度包装、华而不实的产物。所以,京剧与媒介的结合要让媒介姓“京”,而不能出现媒介与呈现的京剧本体“两层皮”,更不能因为媒介的介入使京剧失了味道,变了模样。
对于当下的京剧艺术而言,传承是为了延续京剧艺术根脉,使京剧在保持古典精神的同时融入更多时代精神,与时代发展同步,与其他优秀民族艺术形成发展矩阵,以更好的姿态实现与世界其他艺术的交流与对话。传播则是为京剧艺术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京剧艺术的发展空间更大,与时代碰撞的点更多,提升影响力的渠道更丰富。传承与传播,是京剧当代发展的“两翼”。京剧艺术的传播,需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面对社会的发展、群体的变迁以及世界戏剧艺术发展的趋向,通过国内传播获得京剧艺术发展的外动力,通过国际传播使京剧艺术获得更多与其他戏剧艺术交流对话的机会,向世界戏剧分享京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