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本刊编辑部 撰文=郑朝辉 张敏 编辑=一凡
“书中自有千钟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有女颜如玉。”千百年来,这句经典的读书励志软文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欲遂平生志的男儿们,纷纷投入到一项残酷的游戏中去——科举。
自公元605 年隋炀帝创设科举,到公元1905 年光绪帝废除科举,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存续了1300 年。这项华夏大地流传千年的取仕制度,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它打破士族垄断官位的局面,让许多平民子弟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
自唐以来,科举取士逐渐成为人们进入官场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读书人都将其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希望借此改变命运、光耀门楣。尤其在唐宋六七百年间,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结过缘,都有过读书应试的经历。他们之中有的通过科举考试跻身社会上层,做出卓越的贡献而名扬后世,有的却科举落第或无意仕途,但都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想要顺利通过科举步入官场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人耗尽心血和精力,终其一生都不能如偿所愿。作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阶层的“第一天团”,“唐宋八大家”代表着中国古典文化的巅峰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规则与典范。他们见证了科举制度在中国从成熟走向巅峰的过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为代表的古文学者和作家给宋代的古文文化注入了深邃的灵魂,并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一起搭建起了中国传统古文的脉络和框架。
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制度总是动态的,有巅峰就会有低谷。科举制对于中国,大概就属于这样的情形。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在不断的变革发展中,逐渐拉开士人与文人的身份距离。清末,八股文的流弊促使科举制加速了衰落步伐。最终,会“回”字四样写法的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临终前他都没发现那些“之乎者也”下边密密麻麻的“吃人”二字,他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哀,还是时代的悲剧和制度将死的悲剧,他所受到的那些戏谑与嘲笑似乎也预示着科举时代的终结。
“科举千年”见证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顶峰和衰落。科举制是全面深刻地研究古代中国、传承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必不可缺的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