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星奇,沈侃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上海 20131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作为重症医师,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回顾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思绪万千。在中国共产党正确路线的指导下,我国重症医学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无论是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还是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均取得了巨大进步。虽然我国重症医学事业仅有40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下,通过重症医学学者们的努力拼搏和无私奉献,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为了挽救人民的生命,重症医学专业越来越突显其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强调:“为了保卫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1]。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正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国的重症医学才能得到飞速发展并为重症专业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现简要回顾了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重症医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并通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反映了我国重症医学医务工作者在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使命与担当,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救治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的一些危重病专家开始探索重症患者器官功能的抢救和监护;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在祖国大地吹响,我国的重症医学也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逐渐建立起来。
1.1改革开放初期 1974年8月,我国危重病医学的奠基人王今达教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成立了“急性三衰(心、肺、肾)”研究所[2]。并建立了对临床危重病患者集中进行器官功能监护和治疗的“三衰”抢救病房,一些大医院在专科病房设置抢救室,这是我国医疗工作者对危重患者监护和处理的早期探索。
1979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世界也对开放的中国展开了怀抱。协和医院的陈德昌医师受国家高等教育部的委派,赴法国巴黎第五大学Cochin医院综合加强医疗科进修。1981—1982年,他又在法国巴黎第五大学Ambroise-Pare医院心脏加强医疗科进修。回国以后,他开始在协和医院着手建立相应模式的病房,最初只是一张床位的外科监护室。1984年经医院领导批准,按国际先进模式,正式建立了一个独立、综合性质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的ICU[3]。
1.220世纪80—90年代 在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下,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鼎力支持下,重症医学迎来了快速发展,在协和医院的示范下,许多三甲医院均相继成立了重症医学科以及一些专科ICU。这大大降低了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实现了重症医学从开创到飞速发展,以及走上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20世纪80年代是重症医学的初创时期,这段时间内全国各地较大的三甲医院成立了重症医学科,并开展了许多基础工作,培养了第一批重症专业人员。经过第一批重症专业人员的努力,重症医学专业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逐步得到体现。1989年11月,原国家科技委员会批准在天津创建了第一本重症医学专业性杂志——《危重病急救医学》,英文刊名CriticalCareMedicine,后更名为《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英文刊名ChineseCriticalCareMedicine[3-4]。
20世纪90年代,重症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临床以及基础研究的成果,重症治疗的理念也由单一器官保护、治疗向全身整体治疗变化,同时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999年9月,中国病理生理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协和医院的陈德昌教授担任主任委员[5]。
1.321世纪初期至今 进入21世纪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对高质量医疗水平的需求增加,加快推进了重症医学的学科发展。随着国家及社会对重症医学关注的不断提高,重症医学专业开始规范化。全国各地开始建立自己的重症医学分会,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
2001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正式加入世界危重病医学会联盟; 2002年,加入西太平洋危重病医学协会(2004年更名为亚太危重病医学协会),北京协和医院杜斌教授分别于2006—2016年先后担任该协会秘书长、副主席、主席。表明我国的专家、学者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3]。
2005—2008年,在全国重症医学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重症医学领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如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危重病医学基础评估及支持治疗课程向全国招生、重症医学正式确立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等[3]。
2009年1月,在卫生部的关怀下,重症医学科定为一级诊疗科目并纳入《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且确定了重症医学的业务范围: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防治、器官功能支持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6]。并于当年2月发布《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该指南的发布对指导重症医学科的设置、管理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标志着我国重症医学发展进入了一个规范化的发展阶段。尤其是诊疗科目和学科代码的确定,对重症医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7]。2009年7月,国内成立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8]。在专业人员的职称晋升方面,2009年国家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目录》中增加了重症医学类别的中级资格考试(专业代码114)。同时,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开始实施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3],为全国的重症医学医务工作者提供了标准化、同质化的培训方案。
2010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出版重症医学相应的教材,并将重症医学纳入全国高级职称考试。同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正式加入全球脓毒症联盟。2010年11月,重症医学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申报目录[3]。
2018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司公布第二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专培)试点专科培训基地,并开始招收专培医师[7]。随着时代的发展,全国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基本建成重症医学科。各个地区、各个医院,根据现有的医疗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发挥重症医学科的作用。
2.1临床医疗水平以及核心技术的普及、提高与推广 重症医学是研究任何疾病和损伤导致的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发展过程的一门学科。重症医学的进步不仅体现在诊疗水平和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体现在ICU绝对或相对床位的快速增长。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我国任何一个大的综合性医院,重症医学科已经成为一个医院综合救治的平台,体现一个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甚至被认为是国家医疗保健水平的标志。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卫生健康需求、满足社会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重症医学专业学术队伍,所以要不断加强重症医学专业人员的基础理论培训、提高重症医学专业人员的临床操作技能,培养一批不仅有理论基础,还要有过硬技术水平的重症医学人才队伍。在近40年的创建、发展时间里,重症医学学者们通过不懈努力制订了许多重症专业相关指南与专家共识,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培训、普及、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全国各级重症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临床操作技能。如2009年开始举办的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截至目前已进行了120期培训,共培养学员24 202人,师资208人[8]。通过制订标准、规范流程、突出培训、明确操作规范,许多重症相关核心技术与技能操作得到快速普及和发展,如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机械通气、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镇静、镇痛治疗等。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老技术不断完善,新技术不断出现,如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床旁超声技术、俯卧位通气、体外膜肺氧合等。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和更新的核心技术操作流程,使之成为符合临床实际需求和ICU发展水平相对应的核心技术质量控制标准。并使得这些技术在全国不同地区得到普及,医疗技术与操作也更加规范。
2.2各种技术规范、诊疗指南的制订 自2005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立至今,我国重症医学的学者为更好地规范和促进学科建设,提高重症医学科各级医师理论水平,陆续编写了一系列指南与技术规范,用于指导和规范临床工作。如为了规范学科建设,发布了《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重症医学分册》;为了规范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颁布了《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为了规范重症患者镇静、镇痛药物的正确使用,出台了《ICU病人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2006)》;针对呼吸重症患者,学会相继出台了《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机械通气指南(2007)》《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针对循环问题,出台了《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2006)》《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2007)》《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此外,还有其他相关指南如《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2009)》《ICU中血液净化的应用指南》《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草案)等也陆续在专业杂志上发表[3,9]。一系列技术规范、治疗指南的制订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降低病死率、缩短ICU住院时间具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对推动我国重症医学学科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起到积极作用,使重症医学科的各级医务人员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有据可循。
2.3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日益密切,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 为促进我国重症医学专业的学科发展,不断推动重症医学的进步与创新,提高重症专业医务工作者诊治水平,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内学术交流日益增多。如第1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于2005年3月在北京召开,“启航重症”是大会主题。2007年5月召开第2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大会主题为“重症医学在中国”;2009年5月召开第3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大会主题为“重症医学的春天”;第4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于2010年5月召开,大会主题为“规范发展五周年”[3,6,10-12]。自2011年开始,每年举行全国重症医学年会。截至目前已经召开了14届全国重症医学大会,参会人员逐渐增加,最多达1.5万人,投稿篇数从最初的几百篇到现在的几千篇,充分说明我国重症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重症医学的技术不断提高,目前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内就可以享受到与世界同步的先进医疗服务。自2010年起,我国重症医学专业与国际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重症医学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声,重症专业的成果也被世界广泛认可。如在2012年欧洲重症医学学术年会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受邀组团代表中国参会并授课,这是中国重症医学首次得到国际社会认可[3,6,8,11-12]。2018年,中国重症医学年会举行了“一带一路”学术活动启动仪式,来自1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症医学学术团体负责人参加会议[13]。这标志着中国重症医学与国际社会的进一步融合,逐步扩大中国重症医学的国际影响力,使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席卷了我国和全世界。在国家危难时刻,重症医学专业人员挺身而出,冲向战斗的第一线。当时全国各地许多医院根据病情需要建立了专门收治SARS患者的ICU,给重症SARS患者提供了呼吸以及全身脏器功能支持,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1]。此时,重症医学科开始被大家熟知,许多重症医学医务工作者前仆后继,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此后,重症医学进一步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重症医学又一次充分发挥了其专业特点,在重症伤员的救治、转运、脏器保护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治疗等方面,表现出重症医学专业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对救治多发伤患者的优越性。
2019年1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湖北省武汉市发生,这是考验我们每一个人意志和能力的关键时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指挥、部署,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明了方向[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14]。且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过程中提出:“对于重症患者,要加大救治力度,加强重症专业力量,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成功率”[14]。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29个省市派出超过42 000名医务人员支援武汉市,其中重症医务人员超过14 000名,占全国重症医务人员资源的10%[15]。在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斗争中,重症医学医务工作者不仅是前线的主力军、参与抢救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而且在第一时间总结、发表有价值的临床经验与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以及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使得更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患者死亡和重症患者的比例得到显著控制。在武汉,我国重症医学领域鼎鼎有名的8位专家进驻7家重症定点医院,与各省援鄂医疗队一起,攻坚最后的“重症堡垒”,被誉为“重症八仙”[15-16]。他们来到临床一线,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为降低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做出了贡献。这是党和国家对重症医学的信任和扶持。重症医学医务工作者在大疫当头、国难当前,挺身而出,用大无畏的精神力挽狂澜,充分发挥重症医学学科的专业特长,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个患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科学防治的铜墙铁壁。
从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重症医学在灾难、在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使命与担当。无论是2003年的SARS,还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重症医学医务工作者总是冲在第一线。尤其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重症医学医务工作者又一次成为抢救危重患者的“特种兵”,这也是重症医学的初心与使命之所在。面对这次疫情,重症医学医务工作者从规范救治重症危症患者、及早干预,到出院后的康复、随访等,给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用实际行动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今后,“奉命于病难之间,受任于疫虐之际”的重症医学必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同时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17]。
改革开放40年,也是我国重症医学发展的40年,重症医学从无到有,并成为一门系统、规范的学科。其在学科建设、临床医疗技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优良环境,得益于我们每一个重症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在我国为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我国重症医学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壮大,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和公众的期望,并为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满足人民群众的救治需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我们坚信在“十四五”期间,我国的重症医学将取得更大的进步,无论是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危重症的抢救方面,还是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重症救治需求方面,均能发挥自身优势,担负起保障人民健康的责任,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