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孟辉教授论治消渴病临床经验

2021-12-04 07:37潘佐泱贾戌生王娜琳马玉玮李占涛何生存贾孟辉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阴虚体质教授

潘佐泱,贾戌生,王娜琳,马玉玮,李占涛,岳 云,何生存,贾孟辉,,*

(1.宁夏医科大学 中医学院,宁夏 银川750004;2.宁夏医科大学回医药现代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 银川 750004;3.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宁夏 银川 750021;4.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中医医院,宁夏 海源 755299;5.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贾孟辉主任医师系宁夏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宁夏第二批名老中医,荣获“塞上名医”之称,其从事中医学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3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治学态度严谨,尤其擅长诊治消渴病,效果显著,现总结贾教授治疗消渴病之经验,与同道共享。

1 病因

中医体质是指从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态的角度出发,在先天和后天的作用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内在特质[1]。贾孟辉主任医师认为,先天因素之体质在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及预后。贾老师谙熟中医经典理论,并将其灵活应用于临床,常通过四诊合参的方法收集患者身体概况,综合考量面色神态、声色高低、体态壮弱、行动迟缓、舌苔脉象等以辨识患者体质。贾教授指出,阴虚、阳亢及痰湿体质与消渴病发生密切关联,三种体质之间亦可转化,例如阴虚体质常伴有阳盛症状,而阳亢体质常伴有阴虚症状,痰湿体质人群喜食肥甘厚味,久之郁而化为燥热之邪,损耗人体阴液,兼有阴虚症状。

1.1 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指因阴液不足,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类型。其表现为体形略偏消瘦;面色潮红,手足心灼烧感,或伴有汗出;唇干起皮、口渴咽干、鼻腔微干;自觉心中烦扰、春夏季节明显不适感;一般喜好冷饮,大便常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其人脾性较焦躁,外向多动、活跃,易受暑、热、燥邪等侵害,感邪易从热化,致阴愈亏,热愈盛,故易患虚劳、失精、不寐、消渴等病。如《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1.2 阳亢体质

阳亢体质是指因阳气过盛,以偏热、兴奋、好动为特性的体质类型。其表现为形体适中或偏瘦,但较为壮实;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皮肤油腻,易生疖疮,一般饭量较大,代谢功能活跃;大便易干燥,小便易黄赤;平素怕热喜冷,或体温略偏高,喜饮冷水;唇、舌偏红,苔薄易黄,脉多偏阳;其人个性外向,喜动好强,急躁易怒,自制力较差,精力充沛,反应敏锐,动作迅速,稍活动后易出汗。对风、暑、热等阳邪有较强的易感性,且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日久必有耗阴之势。若生活习惯不当,过度操劳,思虑不节,纵欲失精,或嗜食肥甘厚味、辛辣燥热之品,则会进一步损耗阴津,最终发展演变为临床常见的阳亢、阴虚、痰火等病理性体质。具有此种体质特征之人,因病情演变过程中极易伤阴,从而导致阴亏燥热偏盛,与消渴病主要病机之阴虚燥热相符,故除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及出血等病症外,还易患消渴病。

1.3 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指因脾虚运化水湿不及,导致人体内痰湿积聚,以口黏苔腻、形体肥胖,尤以腹部肥满松软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类型。常表现为面部皮肤油脂分泌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自觉身重肢沉,口中常感黏腻或微甜,喜食肥甘甜品,倦怠乏力,易困嗜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其人性格多偏温和、沉稳,忍受力较强。因其机体代谢机能缓慢,加之易受梅雨季节及湿重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具有此类体质的人群若病则咳喘痰多,或食少、恶心呕吐等,且较易患消渴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

2 病机探究

贾孟辉教授谨遵经典,谙熟《黄帝内经》《景岳全书》等著作,重视消渴病病机变化发展,认为五脏柔弱,且肾为先天之根本,肾禀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若长期饮食习惯不良,如嗜食肥腻甘美之品,则郁而化热化燥,脾胃受损,运化失职,致五脏虚损,肾失封藏,终至脾肾亏虚,精亏液竭而发为消渴病。

2.1 消渴病病变部位累及多个脏器,尤以肾脏为主

《景岳全书·三消干渴》曰:“凡治消之法,最当先辨虚实,若察其脉证,果为实火致耗津液者,但去其火则津液自生,而消渴自止。若由真水不足,则悉属阴虚,无论上、中、下,急宜治肾,必使阴气渐充,精血渐复,则病必自愈。若但知清火,则阴无以生,而日渐清败,益以困矣。”贾教授指出,消渴病的病变部位有在肺、胃、肾之分,且可彼此影响,但尤以肾阴不足为重。如若肺金因燥热损耗津液,阴液敷布不利,则致中焦脾胃不得涵养,肾精不能获得滋助;若中土燥热内生,则上可灼伤肺之阴津,下可耗伤肾之阴水;若肾阴匮乏则虚火自生,亦可上炎肺胃,最终造成肺燥、胃热、肾虚之复杂的病机变化,因此临床上消渴病“三多”证之多饮、多食、多尿常可同时出现。因此,贾教授建立了实则祛其邪,虚则急固肾阴的基本治疗原则。

2.2 消渴病病邪以内生燥热为重

《医学心悟·三消》曰:“三消之症,皆燥热结聚也。大法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二冬汤主之;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生地八物汤主之;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地黄汤、生脉散并主之。夫上消清胃者,使胃火不得伤肺也;中消滋肾者,使相火不得攻胃也;下消清肺者,滋上源以生水也。三消之法,不必专执本经,而滋其化源,则病易痊矣。”贾教授遵仝小林院士的学术思想认为,消渴病病机复杂多变,但主要基于阴津不足,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且阴虚燥热互为因果,阴虚愈重则燥热亦越盛,燥热愈盛则阴亦愈虚。故制定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作为本病的治疗大法。

2.3 消渴病并发症之主要原因为血瘀及阴阳两虚

贾教授认为,消渴病日久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阳两虚的病机转变,且易并发四肢末梢痈疽溃烂、目涩不明、虚劳咳喘等症。消渴病病机演变过程中常涉及多个脏腑,影响气血津液的正常输布运行,且阴虚内热,虚火进一步灼伤津液,使阴液愈加匮乏,终致血亏血行涩滞,脉络瘀阻不畅。由此可见,血瘀既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之一,且亦与消渴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息息相关。此外,消渴病虽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由于阴阳互根互用,此消彼长,久患消渴,常阴损及阳,致阴阳俱虚。其中以脾肾阳虚较为多见,尤以肾阴阳两虚为重。故贾教授在临证诊疗时除遵循清热润燥、养阴生津的基本治疗原则外,亦注重结合患者具体症状,针对性地选取补气行血、活血化瘀、滋阴壮阳等相关治法。

3 方药

贾孟辉教授根据多年临床诊治经验,制定了消渴病治疗基础协定方。方药有黄芩、黄连、天花粉、太子参、麦冬、生地、白芍、黄精、党参、墨旱莲、女贞子、熟地、桃仁、当归、枳壳、桂枝等。方中党参补气生津,养血安神;白芍、黄精健脾益肾。现代研究表明,黄精中含有的多糖、皂苷、黄酮等化学成分[2-4],具有降血糖[5-10]、降血脂[11-14]等多种活性。配伍太子参、麦冬、天花粉,清热生津止渴;墨旱莲、女贞子填精生髓以固肾;黄芩、黄连苦寒以燥中焦脾胃之湿热,研究证实黄芩-黄连药对降糖作用确切[15],ZHANG C H等[16]证实,黄芩-黄连药对可防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枳壳行气燥湿醒脾。消渴病中期依证候特点及病机变化,如水湿过盛,体重困乏,口淡无味,则增强健脾利水祛湿之力,推动脾气运化水湿等病理产物以升清阳;如气血不足,脾胃运纳减退,气机不畅,则加补气养血之品,配以行气燥湿药,达气血相生,补而不滞之功效。以上方药随症调整。消渴病后期阴阳两虚或气滞血瘀,久病入络,兼痰、湿之病邪,若阴损及阳,现四肢不温,夜尿长频,水肿甚,治以温肾固元,利水消肿为法,予以济生肾气丸治疗;若瘀血阻络,新血不生,致肢体远端麻木,甚或出现坏疽,治以活血养血、化瘀通络之法,在协方基础上加以木瓜、丝瓜络、海螵蛸等软坚散结、祛瘀通络之药,再用漏芦炖猪脚嘱患者汤肉顿服,行以形补形之法,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病痛。

4 经典病例

案例1:杨某某,女,62岁。2018年12月21日初诊。患者消渴病多年,近4个多月来,饱受消渴病症困扰,出现体重下降,精神不济,体倦困乏,腰酸肢沉,伴口眼干燥、目睛不明,渴而不欲饮水,食欲减退,夜间尿频,夜寐不安,舌淡暗胖,边有齿痕,舌下络脉瘀紫,苔黄腻,脉弦细。测空腹血糖13.6 mmol/L,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影像学检查示:右眼:正常;左眼:微血管瘤6个,硬性渗出/棉絮斑:4个,有可疑性出血。中医诊断:消渴目病。西医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服原降糖药。贾教授依证思辨,患者平素体胖,舌大苔腻,辨为痰湿体质,证属肝肾亏虚,瘀血阻络证,当以滋补肝肾、养阴活血以治之。方药:黄连20 g、黄芩9 g、当归12 g、白芍12 g、天花粉12 g、太子参12 g、桃仁12 g、丝瓜络10 g、决明子15 g、菊花12 g、女贞子12 g、墨旱莲12 g、麦冬10 g、桂枝10 g、枳壳12 g 、海螵蛸12 g、夜交藤15 g、生地10 g、党参10 g、郁金10 g、荔枝核10 g、干姜10 g、通草9 g,水煎服,7剂,日1剂。2019年1月4日二诊:精神状态、体力活动明显好转,口干口渴减轻,目涩不明好转,胃纳尚可。贾教授指出,方药已见效,增加健脾益肾之品,上方加黄精10 g,继服7剂。2019年2月9日三诊:精神好,胃纳可,无口渴,目暗不明明显改善,体力基本恢复,无多尿。舌质淡红,脉细有力。上方黄连、生地均加大剂量至30 g,再加柴胡15 g、茵陈30 g。服用7剂以巩固疗效。复查空腹血糖6.9 mmol/L。后嘱患者平时增强锻炼,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结构合理摄入营养素比例,减少脂酯及主食类,增加蛋白质及维生素摄入。

案列2:房某某,男,57岁。2019年4月9日初诊。患者既往消渴病史6年余,皮肤晦暗,眼眶青黑,口唇发紫,自述平日头晕目眩,气短汗出,胸中常觉烦闷,手脚冰凉,伴四肢末梢紫瘀麻木,乏力纳差,口淡无味,睡眠欠佳,善太息,舌淡苔白有齿痕,脉沉弦。查空腹血糖11.4 mmol/L,中医诊断:消渴络病。西医诊断:糖尿病神经末梢退变。贾教授临证思辨,患者属血瘀体质,此为消渴日久瘀血阻络,肝气不舒,脾失健运所致,遂开方药如下:天麻15 g、桂枝12 g、甘松10 g、鹿衔草15 g、醋郁金10 g、枳壳10 g、薄荷10 g、佛手10 g、半夏7 g、茯苓15 g、桃仁10 g、丹参15 g、葛根18 g、菊花10 g、柴胡10 g、黄芪10 g 、煅磁石30 g、泽泻10 g、木瓜15 g,水煎服,7剂,日1剂。2019年8月17日二诊:精神状态良好,纳可,睡眠安稳,手脚冰凉好转,但仍有轻微口苦,目干涩,舌红苔黄,脉弦数,故在上方基础上减去佛手、甘松、泽泻,加黄连20 g、川芎9 g、白芍15 g、蔓荆子10 g、枸杞9 g,继服7剂。2019年9月14日三诊:上述症状均有所减轻,复查空腹血糖6.7 mmol/L。贾教授指出,方药已见效,上方加川牛膝15 g、丝瓜络9 g、车前子10 g,以补养肝肾、疏络和胃,巩固疗效。

5 结语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以糖代谢失衡为主要特点的一类疾病,也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的内分泌紊乱代谢性疾病,占糖尿病总发病率的90%~95%[17]。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趋于年轻化,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肿瘤,对人类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乃至生命产生严重威胁的非传染性疾病[18]。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大幅提升,但若饮食偏嗜不均,摄入过多脂肪类和碳水化合物,加之运动减少,能量摄入大于消耗,导致肥胖,则可引发2型糖尿病。因人体血液长时间维持在高糖状态,易造成感染性疾病,以及大循环血管、微循环血管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严重时可影响心脏、大脑、肾脏、眼底视网膜、足底及周围神经等,从而导致多种并发症,尤以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及糖尿病神经末梢病变为多。如病况严峻或引发相关脏器应激反应时,可导致急性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血症、高渗性高血糖综合征,这些并发症均可造成致残、致死[19]。贾孟辉教授在消渴病辨证分析时,注重人体体质因素及燥热之邪对疾病的影响,治疗时补养先天之本以充肾精,滋阴润燥,同时重用黄连-黄芩药对以清泻肥甘厚味滋腻之肺胃湿热,从调控患者体质切入,可为改善其病理状态提供方便,从而实现个体化诊疗目标。贾教授在临证思辨过程中,基于辨识病患体质的前提,针对其体质对消渴病实施防治手段,充分贯彻了中医学“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贾教授兼顾病患当下实际,在协方基础上酌情加减补气健脾、滋阴生津、燥湿化痰、活血化瘀、温经通脉之药,遵循整体观念,协调人体阴阳平衡,每获良效。

猜你喜欢
阴虚体质教授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自拟地芍龙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2型糖尿病阴虚体质者的中医症状临床研究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