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民生态素养培育路径

2021-12-04 07:38崔梦飞
乡村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态化培育文明

崔梦飞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培育农民生态素养是一项长期不懈且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从生态文明理论教育、经济生态化发展、乡村生态文化建设、乡村生态制度保障四方面着力,构建“四位一体”农民生态素养培育路径。坚持不懈地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教育,筑牢培育农民生态素养的思想根基;推动乡村经济生态化发展,夯实培育农民生态素养的经济基础;建设乡村生态文化,培育农民生态素养的文化之魂;加强乡村生态法律制度建设,完善培育农民生态素养的制度保障。

1 筑牢思想根基:坚持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培育农民生态素养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内涵丰富,其中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生命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并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贯穿其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渐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思想内核,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等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培育农民生态素养的思想基础。

只有让广大农民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从思想根源上扭转农民陈旧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力军作用。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农民的生态素养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培育农民生态素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目标的重中之重。培育农民生态素养首先需要从思想源头转变农民的思想,为此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从教育内容来看,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大众化、时代化,使其基本观点更加通俗化、生活化,更易被农民接受、理解和运用。从教育形式来看,以政府为引领,组织多样化的培训活动。一方面,由政府组织开展理论教育培训课程。向农民展示我国农村严重的生态问题实例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当地农村生态治理相结合的成功实例,以二者之间的鲜明对比提升农民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另一方面,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农民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引导农民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运用于自身的生产、生活,做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等,将生态优势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总之,通过开展理论与实践并存的教育培训活动,使农民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从受教育主体来看,思想教育对象要体现农民的主体性。结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人民至上理念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体现以人为本。思想教育对象的选拔可先从乡村基层干部中展开,提高基层干部的生态素养,发挥带头作用,树立榜样形象,从而引导广大农民摒弃陈规陋习,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教育手段来看,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美化乡村和每个家庭的生态环境。科学处理乡村中废气废水乱排乱放和农药肥料滥用等污染问题;设置垃圾处理点,科学处理农民的生活垃圾;在村中多植树种花,做好绿化工作,美化村庄的生态环境。另外,家庭环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具有基础作用,也应细化到每个家庭。每个家庭要做好厨余垃圾、废旧电池等垃圾的科学处理,引导每个家庭美化生活环境。总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和内在要求,筑牢培育农民生态素养的思想根基。

2 夯实经济基础:推动乡村经济生态化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现经济生态化发展既能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又能提升农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认知。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走一条乡村发展与乡村生态和谐的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乡村经济在生态方面存在的短板。乡村经济的发展仍存在发展方式、产业经营方式、农产品交易方式等非生态化问题。为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态环境向往的要求,为培育农民生态素养夯实经济基础,应坚持因地制宜,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实现经济生态化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2.1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转变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有序开发优势特色资源。一方面,建立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当地特色农产品,树立当地特色品牌;另一方面,在乡村开发新兴环保产业。在可开发旅游资源的乡村发展旅游业,不断挖掘村中特色景观、建筑等,利用乡村特色文化开办歌舞、文化节等多种文化活动。发挥当地特色产品优势,作为旅游纪念品吸引适量的游客到当地参观。乡村旅游业要打造出过硬的品质和服务,这不仅能赢得游客的信任,而且能吸引外资,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乡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2 因地制宜地推进乡村产业转型,实现产业经营方式生态化

推进乡村一二三产融合,特别是推进乡村第三产业发展,在村中打造现代化服务业生态园区,不断加快乡村工厂与服务业融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将乡村产业打造成环保产业、绿色产业。同时,按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将乡村工厂打造成生产供销、工农一体的生产模式,实现内部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推动乡村工厂向生态化转型升级。

2.3 推动乡村电商经济发展,实现产品交易方式生态化转变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当前,我国电商经济蓬勃发展,极大地减少了因产品堆积造成的浪费问题,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因此,应进一步推进电商经济进入乡村。开办以政府为主导的电商培训课程,增加农民发展电商经济的知识储备。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销售农产品,建构多元化销售渠道,减少产品积压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实行绿色销售。

2.4 提高农民现代科学技术素养,培育高水平乡村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农民主体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民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培育新型农民。为此,需要对农民进行农业生态技术培训。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先进技术与农业生态化发展相结合,开办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科学防治病虫害、施肥、科学栽培管理等培训课程。同时,农民要学习如何利用现代化设备实现对农作物的智能监测和预警,通过云设备记录农业数据,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科学处理,避免产生污染。

3 培育文化之魂:建设乡村生态文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农民物质生活层面的富足,而且要铸起内涵丰富的文化之魂。乡村振兴的关键是生态宜居,而乡村生态文化是生态宜居之魂,是农民进行乡村生态建设的精神食粮。在我国长达5 000年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中华民族孕育了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等生态文化。近年来,受市场化、现代化的冲击,导致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相对落后。当前,乡村生态文化中仍存在农民生态审美意识较低、农民发展乡村生态文化主体性淡漠、乡村生态文化宣传方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建设乡村生态文化必须做出以下努力。

3.1 提升农民生态审美意识

生态审美意识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美丑表现出的主观的心理活动[1],这是人们在面对生态环境及处理人与生存环境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意识。生态环境是否美观直接影响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农民应自觉追求自然生态之美和创造生活中的生态审美,培养自身的审美追求、审美观点。同时,将自我审美的感性提升至理性层面,形成理论知识,运用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构造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共荣的乡村人居生存环境,将农民的审美追求与乡村生态环境塑造相互联系。

3.2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农民建设乡村生态文化的主体性

增强农民的主体性体现在提升农民建设乡村生态文化的主体意识,使广大农民自觉参与乡村生态文化建设。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2]农民既是乡村生态文化的主要建设者和受益者,也是建设乡村生态文化的主体力量。首先,发挥农民自主创造性,将长达5 000年的乡村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结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在农民群体中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其次,农民作为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应增强其话语权,充分表达建设乡村生态文化的建议和意见,调动农民建设乡村生态文化的积极性。最后,将乡村生态文化体现在农民的日常行为、思想意识、生产生活方式中,真正关注农民要求,满足农民意愿,调动农民建设乡村生态文化的主动性。

3.3 多元化宣传是建设乡村生态文化的有效方式

首先,发挥基层村干部的带头作用,运用适合的方式,如橱窗、标语等,在村中积极宣传生态文化,营造氛围,建设乡村生态文化。其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将互联网与乡村生态文化相结合,形成“互联网+乡村生态文化建设”模式,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最后,通过丰富的宣传教育手段,将枯燥的生态文化变得趣味化、生活化,产生情感共鸣,使农民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生态文化,推动乡村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多元化宣传,建设好乡村生态文化,为培育农民生态素养筑魂。

4 完善制度保障:加强乡村生态法律制度建设

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其内在要求。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律制度作为保障,为此,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培育农民生态素养提供制度保障。我国虽然已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有关制度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必须不断完善推进乡村生态建设的法律制度,为加强乡村生态治理提供有力支撑,为培育农民生态素养提供制度保障。

习近平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3]。为此,规范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需从以下5个方面着力。第一,完善乡村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健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乡村生态建设工作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第二,健全乡村生态保护财政制度。上级政府要增加乡村生态保护财政支出,同时做好乡村生态财政支出的监督工作,定期公布使用情况,防止资金不当使用[4]。第三,不断完善乡村生态保护奖惩制度。明确并细化奖惩制度的相关规定,对破坏生态环境、违反生态法律的行为给予严肃处理。对保护生态环境、遵守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的行为进行积极奖励。第四,完善基层生态治理监督体系,落实责任到人。加强对上级政府及农村村干部的监督,监督是否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效结合,是否在工作中认真执行生态保护的法律制度。并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或小组,细化任务,加强检查[5]。第五,完善农民在乡村生态建设中知情权和表达权的相关制度,激发农民主体意识。发动农民参与当地生态建设的全过程,获得对当地生态全貌的认知,积极表达对生态建设的想法。同时,不断拓宽农民反馈生态建设意见的渠道,确保农民的意见能及时反映、建议可得到落实。通过加强乡村生态法律制度建设,为培育农民生态素养提供制度保障。

5 结语

农民生态素养的培育需多方发力,从思想根源、经济基础、文化建设、制度保障方面探索农民生态素养培育路径只是这项系统工作中的极小部分,完成这项工作还需坚持不懈地努力以及不断地创新。

猜你喜欢
生态化培育文明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建民族共同体 促生态化发展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生态化培养研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对不文明说“不”
苏州市体育生态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