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2021-12-04 07:04:53百扎提包加克开艺兰丁点点蔺彩霞
新疆农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产业化新疆

百扎提·包加克,开艺兰,丁点点,蔺彩霞*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信息中心,乌鲁木齐 830047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对外合作中心,乌鲁木齐 830047

1 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新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一产上水平,推进稳粮、优棉、强果、兴畜、促特色,推动农业产业化上了新水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预计2020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为1.6∶1以上。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1.1 抓龙头,产业发展新动能明显增强

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能力稳步提升。预计2020年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将达1.4万个以上,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二是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全区国家、自治区、地州市、县级四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计116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459家、地州级龙头企业601家、县市级龙头企业65家。全区各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预计超1 200亿元,实现利润50亿元以上。三是联农带农机制逐渐完善。采用“合作社十农户+科研单位+订单企业”经营模式的新型经营主体日益普及,预计全区订单农业带动农户158万户以上,年订单总额超过200亿元。以北疆为重点,全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占农民承包地总面积达到24%,整村流转农户承包地3.37万hm2,占全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的5.8%。

1.2 抓加工,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农产品加工“点、线、面”布局加快形成。建设南疆薄皮核桃产业集群、库尔勒香梨产业集群2个,墨玉县萨依巴格乡等农业产业示范强镇21个,和田昆仑尼雅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14个。累计投入扶持资金近5.3亿元,着力打造以农业联合体为“点”、以产业强镇为“线”、以产业集群为“面”的加工业发展一体新格局。二是国家级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明显增强。4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85.5%,27家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加工转化率达85.6%,国家级龙头企业加工转换指标已高于全国平均转化水平(68%)。三是部分精深加工设备逐步迈向行业领先。29家国家级龙头企业的35类设备达到国际国内行业领先,如,旺源驼奶开发的“低温冷冻干燥技术”等设备,企业精深加工产值从2017年的8000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5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接近80%。

1.3 抓品牌,产业发展优势逐步突显

一是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家和自治区认定的高新科技企业超过30家。龙头企业科技研发投入1.3亿元,309家龙头企业建有专门的质检机构,297家企业获得了ISO2000、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二是农业园区稳步发展。昌吉国家农业高新产业区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园区前列。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2万余个,巩固提升205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三是品牌创建卓有成效。4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中有24家企业的14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商标704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3枚,中国著名品牌2枚。全国名优特新产品5件。南疆薄皮核桃产业集群年产值已超100亿元,库尔勒香梨产业集群的品牌价值超80亿元。

1.4 抓融合,产业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

一是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编印发布60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新疆农产品进景区产品名录》,17个县(市)的37精品点被纳入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推介活动目录。全区各类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组织达6600家以上,总营收37.08亿元,累计接待游客3242.79万人次、带动农户11.22万户。二是乡村产业形态不断丰富。在南北疆建设果蔬热风烘干房和冷藏保鲜库。以馕产业为重点的主食加工业快速发展。全区累计认定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75个(其中示范村58、示范镇17个)。三是乡村产业集聚发展势头不断加快。强化财政、金融扶持,营造乡村产业加快发展的环境条件,和田地区在县乡村初步构建起“十万”级规模的驴产业、“百万”级规模的羊产业、“千万”级规模的鸡鸭鹅兔鸽产业、“亿”级规模的食用菌产业,实现产值35.7亿元。

1.5 抓市场开拓,产业发展竞争力有效提升

一是农产品购销“两张网”建设取得新进展。以新疆果业集团为龙头,在和田、阿克苏等南疆林果主产区布局建设了9个仓储加工交易集配中心,实现收入总额80亿元,预计今年销售收入总额突破100亿元。二是产销对接扎实有效。落实农产品销售领导责任制,建立托市收购基金,实行南疆特色果品保护价收购政策。连续十一年举办新疆名优特农产品北京、广州交易会,连续三年举办新疆馕产业推介会,举办14期新疆农产品进景区活动。今年首次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第三届新疆馕产业推介会,签约金额突破23亿元。三是“一带一路”外向型农产品贸易稳步增长。新疆口岸农产品进出口量174.7万t,与2016年相比增长79.9%,贸易额118.7亿元,同比增长142.6%,进出口农产品种类日趋丰富,销往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以及俄罗斯、沙特、欧洲、东南亚等国,形成了区域特色农产品“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格局。

2 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机遇

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农业产业化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与中东部省份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龙头企业规模还不大。目前,全区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仅有5家,上市企业数量也较少,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体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二是精深加工水平还需一步提高。目前,全区农产品加工仍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程度较低,对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总量明显不足。2019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仅为1.5∶1,明显低于全国2.2∶1的平均水平,特色农产品加工率只有40%左右,二次以上深加工仅20%左右,转换增值空间十分有限。三是产品外销能力还不强。由于新疆远离内地主消费市场,铁路、公路、航空混联物流的现代冷链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多数生鲜农产品运输损耗严重,生鲜瓜果保鲜量不到10%,远低于全国19%的平均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形成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着中央“三农”工作重心将全面转向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发展也迎来了有利时机。一是政策驱动力增强。中央明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步伐,特别是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的构建,将带动乡村设施条件改善,土地、资金、人才、产品等资源要素将向乡村汇聚,广阔农村将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朝气、充满生机的新天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深耕农业、植根农村,以农业为“根据地”,以农村为“大后方”,必将成为优先受益对象。二是市场驱动力增强。近年来伴随着农产品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农产品市场上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都不再存在短缺的问题,几乎找不到短缺的产品,市场饱和成为现阶段市场的基本特征,已经进入“小康+健康”阶段,健康性、营养性、便利性消费大幅增加。中产阶层消费升级,为农业产业化发展适应消费、引领消费、创造消费提供发展机会。三是技术驱动力增强。现代新技术、新装备快速发展,5G、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技术,以及智能制造、生物合成、3D打印等技术与农产品加工业交互联动,提高了加工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水平。

3 做好新疆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应下大力气支持新疆特别是南疆四地州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坚持一产上水平,按照“稳粮、优棉、促畜、强果、兴特色”的要求,调优调顺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质量。在稳粮方面,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支持粮食主产县推进小麦优质高效粮田建设,调减小麦低产区种植规模,积极推广强筋型、弱筋型、高蛋白型专用小麦品种以及高赖氨酸饲料玉米品种、高含油玉米品种和高含糖率食用玉米品种,加大适宜各地的杂粮、杂豆等种植。在优棉方面,优化棉花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结合“退棉减水”计划,退出次宜棉区、风险棉区。统一各地棉花种植品种,减少棉花种植品种数量,推广优质高产抗病品种,特别是南疆棉区机采棉推广,形成标准化生产模式和加工模式。在促畜方面,加快传统畜牧业改造提升,推进品种改良、动物疫病防控、高标准饲草料基地建设和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促进牧区繁育,农区育肥,稳步扩大牛羊生产,做大做强乳业,发展特色畜禽养殖业,大力发展马产业,提升现代畜牧业。在强果方面,完善林果产品管理机制,提高套种技术,加强林果病虫害防控,创新服务机制,实施特色林果名牌战略,加快完善林果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优势树种向适宜区集中,强化南疆林果主产区和吐哈盆地、伊犁河谷、天山北坡特色林果基地建设。在兴特色方面,优先发展哈密瓜、加工番茄、加工辣椒、酿酒葡萄、籽用瓜、马铃薯、花生、芳香类作物等竞争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产品,按照品牌宜精不宜多原则,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逐步实现一乡一业、一县一品的发展格局。

3.2 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一是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支持建设产地储藏、保鲜、烘干、分选分级等初加工的设施设备,提升农产品商品化处理水平和能力,减少产地损失。二是进一步创新融合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创建工作。积极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更好地带动农户。三是进一步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探索二次利润返还、“保底+分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利益联结方式,让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劳动力、资产入股,形成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

3.3 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加强对龙头企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和创设力度。在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立项批复、建设用地、水电配套、资金筹措、专项扶持等方面采取更加倾斜的政策;对新疆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疆均享受“绿色通道”政策,免收车辆通行费,出疆给予运费补贴。完善就业帮扶政策,对龙头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参与脱贫攻坚等工作予以支持;培育指导具备上市潜力的龙头企业成长,帮助其通过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做大做强。二是加快市场开拓步伐。充分发挥援疆机制,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加农产品交易会、成果展示会,推广阿克苏“十城百店”、宁波“新疆库车馆”工程项目成功案例,鼓励对口援疆省市在各地级市设立新疆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店面,完善新疆农副产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完整体系。三是增强品牌营销能力。加大相关地标、商标、名牌的宣传力度,集中力量整合优质、特色农产品资源,集中宣传推介名优特及精深加工农产品,使其成为新疆靓丽名片。构建批发市场、商超、中小型社区便利店和网络销售为一体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多元化的销售平台。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产业化新疆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11-26 07:00:56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宝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1:34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9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新疆多怪
丝绸之路(2014年9期)2015-01-22 04:24:46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