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谣言蛊惑了谁

2021-12-04 05:45王冰洁
晚晴 2021年6期
关键词:热点话题转基因谣言

文 -- 王冰洁

“近年来,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所改善,但仍不够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季建林表示,健康领域尤其是医疗领域的专业性极强,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存在一定距离,易被谣言钻空子。公众无法辨别真伪时,常有“不敢不信”的顾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戴幸平表示,面对谣言,不少人存在“从众心理”,即使质疑谣言的真实性,但也倾向于顺从多数人的观点。

几类人易上当

女性传播性更强。从生物学来讲,女性更容易被“暗示”,面对不了解的新信息,更乐于分享。

老年人群易轻信。老年人普遍惧怕衰老和生病,具有较强烈的焦虑、恐惧心理,更倾向搜索与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相关的信息,这恰好也是谣言泛滥地带。即使是高文化水平的老年人,也免不了被谣言蒙骗。季建林表示,这类人群更容易凭借自身经验,相信符合自己认知的内容,并为此强行找“证据”。

慢病人群求知心切。比起老年人,慢病人群对健康信息的需求更强烈。当专业发声不足、获取渠道单一时,他们更易“病急乱投医”,相信谣言。

另外,由于缺乏经验或健康知识,低学历人群、青少年对虚假信息的鉴别、处理能力不足,更易被“操控”。还有对卫生系统不信任、对非正统疗法感兴趣的人也是谣言易感人群。

认清谣言的套路

标题营造恐慌。一些谣言标题则会选用危言耸听、夸大其词、故弄玄虚的表述,比如“癌症前兆”“死亡率”等,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进行暗示。

披着科学外衣。近些年,也有谣言向科普“看齐”,打出“研究发现”“权威专家”的旗号,甚至使用晦涩的“专业术语”混淆视听。

旧事改头换面。篡改老旧谣言,比如每逢蔬果大量上市时,“草莓和西瓜不能一起吃”等食物相克的谣言就会应声而起。

视频图片加持。不少谣言打着“有图有真相”的旗号传播,造谣者利用合成图片、加工视频、拼凑文字等方式制造谣言,让公众感觉事实确凿。

紧贴热点话题。一些谣言凭借新闻本身的高关注度获得流量,比如当“转基因食物”成为热点话题时,“小番茄、紫薯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影响子孙后代”等谣言就会甚嚣尘上。

猜你喜欢
热点话题转基因谣言
转基因,你吃了吗?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美国首次释放转基因蚊子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读者来信
园宝 风采Show
园宝 风采Show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玩转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