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根
(江西省新余市农业农村局,江西新余 338000)
2015年以前,虽然中国动物防疫法中有规定,猪场建设必须符合养殖基本条件,但是由于监督不够到位,猪场的建设比较随意,只要自己有条件,就可以建设,小型的猪场建好就养,规模大的猪场,也只是在建设好了之后在政府相关部门备案。所以中国猪场的数量很多,大小不一,猪场建设规格差异大,养殖水平有高有低,养殖户只重视养殖效益,而忽略了环境污染,2015年6月1日起执行的新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规定,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必须经相关部门环评合格,并出具环境评估报告。这就明确提出了,既要发展生猪养殖,也要保护环境,必须发展生态养殖,养殖才可能持续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才更有保障。
生猪养殖,不是做生意,做生意或许可以投机,但生猪养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资金、人才,而且有长远规划。生猪养殖效益受生猪市场价格、饲料及原料价格、疾病防控、生产管理、资金等影响,而有些人只看到市场价格,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因素,这样进军生猪养殖行业,或许偶然获利,但最终肯定是失败。
非瘟发生后,国家及时做了发病防控引导,很多生猪养殖场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防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针对非瘟,国家要求全场扑杀销毁,疫病防控,不是一个场做好,或是几个场做好就行,必须是所有的生猪养殖场及相关企业都做好,整个行业共同做好,这样才有可能把疫病防控住,疫情防控,要么做到100%,要么是零,也就是说做到了99.99%,和零也是一样。所以要做好非瘟防控,一是必须上下一致,各养殖场必须严格按照政府部门要求,保证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必须左右联合,各个养殖场及生猪养殖相关企业,共同采取措施,互相支持、互相协助,并加强监督,保证防控无漏洞,无死角。非瘟防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设备,规模场可以保障投入,但部分中小养殖场却没有这样的人力物力,比如消杀中心、检测设备等,这需要得到相关部门支持,更需要得到各规模企业的支持,否则中小场是无法完全做好非瘟防控。中小场做不好,那疫情就无法完全消除。
中国生猪的养殖量与消费量占到全球的50%以上,但是中国母猪PSY与欧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很大,中国整体生猪养殖技术水平还是比较低。中国生猪养殖户中,以中小养殖户居多,2018年前,能繁母猪50头以下的非规模化养殖户占养殖户总数的95%,PSY在20左右;规模场的PSY稍高,平均在24-26。但中国规模化养猪企业占的比例很低,全国前20强生猪养殖企业,能繁母猪占有量与商品猪出栏量不到15%。生猪养殖水平的提升,关键是四个阶段:种猪、哺乳、保育、育肥。种猪阶段的技术含量高,提升需要有大量的投入,特别是母猪繁殖性能的提升,需要科技的不断研发与应用,这需要规模企业去完成,中小养殖场由于资金不足、技术人才少、设备不够先进等,是无法做到的。中小生猪养殖场,特别是微小型猪场,一条龙生猪养殖模式已经没有太大的竞争力,而且风险大。种猪与哺乳阶段应该是由规模企业完成,小型及微小型养殖场,可以考虑与规模企业合作,加入到公司+农户行列,只做保育阶段和育肥阶段养殖,投入少,风险低,养殖效益也更能保障,同时有利于生猪养殖行业持续发展。
观念影响思维,思维决定格局,格局决定成败!非瘟防控,提升技术是必须的,转变观念,更是关键。现在广大养殖企业对于技术革新与应用已经比较重视,但对于养殖观念方面意识还不够。各生猪养殖企业,在加大科技技术投入的同时,更需要转变养殖观念,只有科技与观念双管齐下,才能把防控工作做到位,生猪养殖才安全,效益也才能保障,中国的生猪养殖才能健康、持续发展。